南京林业大学考研植物学历年真题附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南京林业大学考研植物学历年真题附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最新形成的木栓形成层以外的真正的树皮,而另一部分则是形成层以外包括整个生活的韧皮部。 木栓形成层进行平周分裂形成周皮和皮孔,成为具增粗生长的次生保护组织。当木栓形成层死之后,皮层深处的薄壁组织又产生新的木栓形成层。由于木栓层细胞的胞壁栓化,木栓层外方的组织被新形成的木栓层所隔断,得不到水分、养分而死亡。这些死亡的组织包括其外方的多次周皮,称为树皮。由于新的木栓形成层每次都自更深处直到韧皮部的细胞产生,因此,树皮所包括的组织愈来愈多,树皮也愈来愈厚。

3.禾本科植物有何主要特征?

禾本科: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少亦有木本。茎常称为禾秆,圆柱形,节与节间区别明显,节间常中空。常于基部分枝,称为分蘖。单叶互生,成2列,叶鞘包围秆,边缘常分离而覆盖,少有闭合。叶舌膜质或退化为一圈毛状物,很少没有。叶耳位于叶片基部的两侧或没有。叶片常狭长,叶脉平行。花序由多数小穗组成。

4.含羞草科,苏木科及蝶形花科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均为豆科植物。豆科3亚科的共同特点:

(1)木本或草本,常有根瘤;单叶或复叶,互生,有托叶,叶枕发达;

(2)花两性,5基数;花萼5,结合;花瓣5,辐射对称至两侧对称;雄蕊多数至定数,常10个往往成二体;雌蕊1心皮,1室,含多数胚珠;

(3)荚果,种子无胚乳。

5.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有何区别: 双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直根系 须根系 茎内维管束环状排列, 茎内维管束散生 有形成层 无形成层 网状脉 平行脉或弧形脉 花为5或4基数,极少 花为3基数,极少4 3基数 基数 胚常具2枚子叶 胚常具1枚子叶 花粉具3个萌发孔 花粉具1个萌发孔 6.写出葫芦藓的生活史。

属于苔藓植物门,见笔记上苔藓植物生活史。

7.举例说明植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1)植物从水生生活到陆生生活,从而摆脱了水的环境是植物界进化的主导因素。最早植物体全部浸没于水中,如低等的各种藻类,以后逐渐移居于阴湿地区,如一些苔藓植物,最后变成能在干燥地面生长的陆地植物,如绝大多数的种子植物。

(2)植物形态结构的演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细胞到群体再到多细胞的个体,如某些蓝藻,在一个细胞内执行着所有的生理机能而独立生存。苔藓植物在形态上有了茎、叶、和假根的构造,但组织简单,没有维管束和中柱,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不但在外形上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内部有维管束和中柱,细胞有了精密的分工和进一步分化成各种组织,形态结构完善。

(3)个体生活史的演化表现在世代交替过程中,进化的趋势是由配子体世代占优势到孢子体世代占优势,它体现了植物从水生到陆生的重大发展。例如苔藓植物配子体发达,孢子体寄生,而蕨类植物的配子体退化,孢子体逐渐发达,但两者均独立生活,再到种子植物的孢子体更加发达,配子体缩小,退化并寄生于孢子体上,种子植物的孢子体具有完全的

- 5 -

组织分化和器官分化。

(4)植物在生殖方式和生殖器官的演变也是植物界进化的重要方面。低等植物的生殖器官绝大多数为单细胞,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合子后即脱离母体进行发育,不形成胚而直接发展为新个体。高等植物的生殖器官则由多细胞组成,合子在母体内发育,形成胚,再由胚发育成为新个体。藻类植物产生游动精子,受精过程必须依赖于水,而种子植物产生花粉管,受精过程不再依赖于水。

2006年植物学 名词解释

1.不定根:由茎、叶、老根和胚轴上伸出的根。

2.卵式生殖:是指由两个形态、结构、大小和运动能力都不相同的生殖细胞,即精子和卵细胞相结合的有性生殖方式。 3.异型世代交替:植物世代交替中,孢子体和配子体形态结构差别很大的称为异型世代交替。 4.原核细胞:(2002) 5.真果:(2004) 6.下位花:子房生于花托的上面,花托多少凸起或稍呈圆锥状,雄蕊群、花冠、花萼依次生于子房的下方,又叫子房上位。 7.完全花:指一朵花中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均具有的,如桃花。

8.单体雄蕊:雄蕊多数,花药分离,花丝彼此联合成一束或管状,这样的雄蕊群称为单体雄蕊。单体雄蕊是锦葵科的主要特征之一。 9.花序:(2005)

10.四强雄蕊:一朵花中具六枚离生雄蕊,两轮着生。外轮两枚花丝较短,内轮四枚花丝较长,这种四长二短的雄蕊称为四强雄蕊,如十字花科植物的雄蕊。

问答题

1.后囊蕨纲,原始薄囊蕨纲,薄囊蕨纲的区别是什么? 同属真蕨亚门 (见方炎明《植物学》P263.)

2.松、杉、柏科的主要区别。

松、杉、柏科同属于松柏纲,所以它们具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特征:茎多分枝,常有长、短枝之分;茎的髓部小,次生木质部发达,维管束内无导管和伴胞,具树脂道;叶的表皮通常具较厚的角质层及下陷的气孔;孢子叶球单性,同株或异株,孢子叶常排列成球果状,因此称为球果植物。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 特征 叶形 叶及种鳞排列方式 种鳞与苞鳞离合情况 每种鳞具种子数 代表植物 松科 针形或条形 螺旋状 离生 2 油松 杉科 披针形、钻形、条形或鳞状 螺旋状排列(水杉例外) 半合生 2~9 水杉 柏科 鳞形或刺形 交互对生或轮生 完全合生 1至多个 侧柏 3.什么是高等植物?

指个体发育过程中具有胚胎时期的植物,包括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它们与低等植物的区别是:除了有胚外,一般还有根、茎、叶的分化以及具有由多细胞构成的雌性生殖器官。

4.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有何区别? 被子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生活。

(1)有真正的花,更有利于传粉和受精。 (2)有了果实,种子包被于果皮中,使种子受到更好的保护,能更好地繁衍后代。

(3)维管组织中有导管和筛管的分化,输导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效率更高。

(4)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出现了双受精现象,这是植物界最进化的受精方式。双受精产生三倍体的胚乳,作为后代的营养,不仅有利于后代的发育,而且使后代的适应能力更强。 (5)配子体更加简化。雄配子体仅由2~3个细胞组成;雌配子体简化成7个细胞,这种简化在生物学上具有进化的意义。

(6)植物种类丰富,类型更加复杂多样,适应性更广。

5.在克朗奎斯特被子植物分类系统中,木兰科和百合科植物有何区别?

(见2005,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区别。)

2007年 名词解释 1.接合生殖:藻类和菌类植物中由两个同形配子囊结合的有性生殖方式,称为接合生殖。 2.合轴分枝:(2001,问答题2) 3.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4.胞间连丝:细胞间穿过细胞壁和胞间层的原生质细丝。 5.细胞内含物:内含物是植物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细胞质中的一些非原生质物质,它包括植物细胞储藏物质,中间产物及其代谢的废物等。内含物种类有淀粉、蛋白质、脂类、晶体、单宁、色素。 6.细胞周期:(2004) 7.高尔基体:(2000) 8.表征分类系统:指依照特征相似程度或定量特征建立的分类系统。 问答

1.内含物有哪几种?

内含物是植物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细胞质中的一些非原生质物质,它包括植物细胞储藏物质,中间产物及其代谢的废物等。内含物种类有淀粉、蛋白质、脂类、晶体、单宁、色素。

①淀粉:是细胞内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储存形式,在细胞中以颗粒状态存在,称为淀粉粒。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淀粉粒的脐和轮纹。淀粉粒分为单粒、复粒、半复粒三种类型。淀粉粒的形状大小可作为鉴定植物种类的依据。淀粉遇碘呈蓝色反应。

②蛋白质:细胞中的储藏蛋白呈固体状态,生理活性稳定。储藏蛋白在细胞中可以是结晶的或无定形的,无定形的蛋白质常被一层膜包被成圆球状的颗粒,称为糊粉粒,有时它们集中分布在某些特殊的细胞层,称为糊粉层。储藏蛋白遇碘呈黄色反应。

③脂类:常温下,固态称脂肪,液态称油,含热量高,主要存在于油料植物的胚、胚乳、花粉及一些储藏细胞中。脂类遇苏丹Ⅲ或苏丹Ⅳ呈红色。

④晶体:在植物细胞中,无机盐常形成各种结晶体(单晶、簇晶、针晶等)沉淀于液泡中。常见的为草酸钙结晶,少数植物也有碳酸钙晶体和二氧化硅晶体。

⑤单宁:是酚类化合物的衍生物,呈黄、红、棕色颗粒。 ⑥色素:植物细胞中的色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光合色素,包括存在于质体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另一类是类黄酮醇色素,包括存在于液泡中的一类水溶性色素。

2.图示花粉粒形成到受精的过程。

3.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2001)

- 6 -

4.鹅掌楸的科名及所在科的科名。

马褂木,是木兰科植物。

5.银杏科的特点,资源利用,经济价值及利用价值。

落叶乔木,叶扇形。雌雄异株,小孢子叶球柔荑花序状,每个小孢子叶有2个小孢子囊,大孢子叶球有2个球形的大孢子叶,其上各有1直生胚珠。珠被仅1层,珠心中央凹陷为花粉室。雌配子体发育极似苏铁,精子具纤毛,是受精是需水的遗迹,这是苏铁与银杏共有的原始性状。

银杏为中生代孑遗的、我国特有的活化石树种。为珍贵用材树种,边缘淡黄色,心材淡黄褐色,结构细,质轻软,富弹性,易加工,不易开裂,为优良木材。种子供食用及药用。叶可作药用及制杀虫剂。种子肉质外种皮有毒。树形优美,春夏季叶色嫩绿,秋季变成黄色,颇为美观,可作庭院树或绿化树。

6.裂果是什么,裂果有哪几种形式,并分别作出解释。

果实成熟后果皮开裂,依心皮数目和开裂方式不同,分为下列几种:

蓇葖果:由单雌蕊(1心皮)的子房发育而成,成熟时沿背缝线或腹缝线一边开裂,如飞燕草的果实。

荚果:由单雌蕊的子房发育而成,成熟后果实沿背缝线或腹缝两边开裂,如豆科植物的果实。

角果:由两个心皮的复雌蕊子房发育而成,果实中央有一片由侧膜胎座面内延伸形成的假隔膜,成熟时果皮由下而上两边开裂,如十字花科植物的果实。

蒴果: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心皮的复雌蕊子房形成,成熟时以多种方式开裂。如罂粟。

7.图示松属的检索表。(见方炎明《植物学》P275)

8.松属的生殖过程。(见松的生活史)

9.说出幼根和幼茎的内部结构的区别。 表皮 皮层 维管柱 根 具根毛,无气孔,角质层薄 有内皮层,其上具凯氏带 具中柱鞘 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相间排列 初生木质部发育方式为外始式 一般不具髓 茎 不具根毛,具气孔,角质层厚 无内皮层,无凯氏带 不具中柱鞘 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相对排列 初生木质部发育方式为内始式 一般具髓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