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常州市教育学会学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2017届高三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四百多年里,它 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 ▲ 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 ,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 得自在坦荡。(史铁生《我与地坛》) A.剥落 耀眼 玉砌雕栏 生长 B.剥蚀 炫耀 玉砌雕栏 茂盛 C。剥蚀 炫耀 雕栏玉砌 生长 D.剥落 炫目 雕栏玉砌 茂盛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C

A.应对考场写作这样的特定任务,一个人写作水平的高低既取决于思维的敏捷深刻,更取决于丰厚的阅读积累和对生活的深切体悟。

B.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加上签证的便捷,使得出境旅游成为许多中国公民度假时的首选,自助游得到年轻人的青睐。

C.除非一个国家愿意放弃互联网商业带来的巨大红利,彻底禁止智能手机的应用,否则它就不可能真正地回避新媒体传播所带来的问题。

D.精确快捷是卫星手机导航风行的重要原因,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告诉你在地图中所在的位置,并在所在位置和目的地之间选择最佳路线。 答案:C

3.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D

乐观与悲观的“观”字,代表一种对世界和人生的总看法,也代表决定行为的方向和做人的态度的根本看法。

①假如看法错误,行为自然也随之错误。假如见解正确,行为必然也趋于正轨。 ②这其中当然包含有知识和见解的成分。 ③这种看法普通多叫做“直观”或“洞见”。

④一个人的任何行为,都是以知识为主宰,以见解为指导。 ⑤观与行或知与行是永远合一而不能分的。

A ①③②⑤④ B①⑤③②④ C.③①②④⑤ D.③②④①⑤ 答案:D

4.下面的歌词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足(3分)A

A.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夜空中最亮的星》)

B.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地仰望(《蜗牛》)

C.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一层地剥开我的心/你会鼻酸你会流泪/只要你能听到我看到我的全心全意(《洋葱》)

D.想逃离你布下的陷阱/却陷入了另一个困境/我没有决定输赢的勇气/也没有逃脱的幸运(《棋子》)

2017.01

答案:A

5.在言谈书写中恰当地赞美对方,除了能给对方留下良好印象,也有助于达成交际目的。”下列叙述选用这种技巧的是(3分)D 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退秦师》) B.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所不取也!(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C.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李密《陈情表》) D.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答案:D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李衡,字彦平,江都人。衡幼善博诵,为文操笔立就。登进士第,授吴江主簿。有部使者怙势作威,侵刻下民,衡不忍以敲扑迎合,投劾于府,拂衣而归。后知溧阳县,专以诚意化民,民莫不敬。夏秋二税,以期日榜县门,乡无府吏迹,而输送先他邑办。因任历四年,狱户未尝系一重囚。

李衡,字彦平,江都人。李衡幼年喜欢大量诵读,写文章一挥而就。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吴江主簿。有一个中央衙署下派的官吏依仗权势横行霸道,欺凌掠夺百姓,李衡不忍心用酷烈的刑罚对付百姓来迎合他,向官府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古代弃官的一种方式),拂袖回家。后来任溧阳县令,一心用诚意教化百姓,百姓没有不敬重他的。夏秋二季的赋税(征收),(只是)把预定缴纳的期限在县衙前公布出来,乡里看不到官吏(催缴赋税)的踪迹,可是老百姓上缴赋税却比其它县先完成。因而任职长达四年,狱中未尝关押一个重罪犯人。 隆兴二年,金犯淮堧,人相惊日:“寇深矣!”官沿江者多送其孥,衡独自浙右移家入县,民心大安。盗猬起旁境,而溧阳靖晏自如。帅汪澈、转运使韩元吉等列上治状,诏进一秩,寻召入为监察御史。历司封郎中、枢密院检详,出知温、婺、台三州,惟婺尝莅其治。加直秘阁,而衡引年乞身,恳恳不休,上累却其奏,除秘阁修撰致仕。上思其朴忠,旋召落致仕,除侍御史,以老固辞,不获命。差同知贡举。会外戚张说以节度使掌兵柄,衡力疏其事,谓“不当以母后肺腑为人择官”,廷争移时。改除起居郎,衡日:“与其进而负于君,孰若退而合于道。”章五上,请老愈力,上知不可夺。仍以秘撰致仕。衡后定居昆山,结茅别墅,杖屦徜徉,左右惟二苍头,聚书逾万卷,号日“乐庵”,卒,年七十九。 隆兴二年,金兵进犯至淮河沿岸,人们纷纷惊恐说:“贼兵进入到腹地了。”沿江的官员大多把妻子儿女送(到外地),唯独李衡把家从浙东搬到溧阳县,百姓人心安定。盗贼像刺猬竖起硬刺般在邻近的县内涌起,但溧阳县太平无事。元帅汪澈、转运使韩元吉等人把李衡评为上等治理上报,皇上下诏给他加官一级,不久召入朝中任监察御史。曾任职司封郎中、枢密院检详,出任温、婺、台三州知州,只有婺州曾亲自到任。加官直秘阁,李衡以年老为由请求辞官,诚挚殷切,皇上多次退回他的上奏,(最后)授予秘阁修撰的职衔让他退休。皇上感念他淳朴忠厚,不久又征召他复出,让他任侍御史,(他)以年老为理由坚决推辞,但没能得到皇上恩准。命他参与主持选拔推荐官员。正逢外戚张说以节度使的身份掌握兵权,李衡极力上疏(弹劾)这件事,说“不应该因为他是母后的亲人就任以高官”,在朝堂上争论了很长时间。改官任起居郎,李衡说:“与其任官而有负于国君,不如辞官而合乎道义。”五次呈上奏章,极力以年老为由请求退休,皇上知道无法改变他的决定,仍然让他以秘阁修撰官职退休。一李衡后来定居昆山,建茅草别墅,拄着拐杖,穿着麻鞋,安闲自在,身边只有二个奴仆,收藏的书超过万卷,自号叫“乐庵”,死时年七十九。

衡自宣和间入辟雍,同舍有赵孝孙者,其父实师程颐,家学有源,劝衡读《论语》日:“学非记诵辞章之谓,所以学圣贤也,不可有丝毫伪实处,方可以言学。”衡心佩其训,虽博通群书而以《论语》为根本。临没,沐浴冠栉,翛然而逝。翰林周必大闻之日:“世谓潜心释氏,乃能达死生,衡非逃儒入释者,而临终超然如此,殆几孔门所谓闻道者欤。”

李衡从宣和年

间进入太学,同学中有一位名叫赵孝孙的,他的父亲赵实师从程颐,可谓家学渊源,鼓励李衡读<论语)》:“学习不是记忆背诵文章,是为了向圣贤学习,不可以有一丝一毫的虚伪之处,这样才可以达成学习的基础。”李衡内心很佩服赵孝孙的教导,虽然博览群书但还是把《论语》作为学问的根基。临终前,沐浴更衣,很平静地离开。周必大听说闻这件事后说:“世人认为潜心佛教的人,才能参透死生,李衡并不是从学儒转而学佛的人,却能在临终时如此超脱,大概接近孔子儒学所说的闻道者的境界了吧。”

(《宋史》列传一百四十九)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诏进一秩 秩:品级 .B.上累却其奏 却:退回 .C.衡力疏其事 疏:疏通 .D.殆几孔门所谓闯道者欤 几:接近 .

答案:C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李衡担任吴江主簿时,不愿迎合部使者欺凌压榨百姓,呈上弹劾自己的状文,弃官回家。 B.金兵进犯,沿江的官员把妻子儿女送走,李衡却把家从浙东搬到溧阳,使民心得到安定。 C.李衡的父亲师从程颐,可谓家学渊源,他虽然博览群书但一直把《论语》作为学问的根基。

D.周必大认为李衡并没有从学儒转而学佛,却能参透生死,超然离世,高度赞扬他的修为。 答案:C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汉语。(10分)

(1)以期日榜县门,乡无府吏迹,而输送先他邑办。

8.答案:(1)把预定(缴纳)的时间在县衙前公布(张贴)出来,乡里看不到官吏(催缴赋税)的踪迹,可是老百姓缴纳赋税却比其它县先完成。(“期”“榜”各1分,后两句句意各1分) (2)盗猬起旁境,而溧阳靖晏自如。

答案:(2)盗贼像刺猬竖起硬刺般在邻近的县内涌起,但溧阳县太平无事。(3分) (3)章五上,请老愈力,上知不可夺。

答案:(3)(李衡)五次呈上奏章,极力以年老为由请求退休,皇上知道无法改变他的决定。 (3分)

9.根据文中李衡的为官经历,概括他的主要品质?(3分)

9.答案:刚直不阿(正直),忠勤爱民(忠于职守)。(写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2题。

送李侍郎赴常州 贾 至

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10.首句的写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10.答案:点明时令气候,营造了空阔寂寥的氛围;以“北风寒”烘托别时悲凉的心情。(4分,每点2分) 11.“楚水吴山道路难”暗含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分)

11.答案:道路遥远难行,表达对友人此去的关切担忧;山川阻隔,后会难期,抒发离愁的沉重。(4分,每点2分)

12.三四两句与王维《渭城曲》中的哪两句诗意相似?(2分) 12.答案: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分)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我腾跃而上, ▲ , ▲ ,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 (2)其间旦暮闻何物? 。(自居易《琵琶行》)

(3) ,亦使后入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4)其西南诸峰, ▲ , ▲ ,琅琊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不应有恨, ▲ ?(苏轼《水调歌头》)

(6) ,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13答案:.(1)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2)市士鹃啼血猿哀吗(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

黄昏里的男孩 余华

这天下午,秋天的阳光照耀着这个男孩,他的双手被反绑到了身后,绳子从他的脖子上勒过去,使他没法低下头去,他只能仰着头看着前面的路,他的身旁是他渴望中的水果,可是他现在就是低头望一眼都不可能了,因为他的脖子被勒住了。只要有人过来,就是顺路走过,孙福都要他喊叫: “我是小偷。”

孙福坐在水果摊位的后面,坐在一把有靠背的小椅子里,心满意足地看着这个男孩。他不再为自己失去一只苹果而恼怒了,他开始满意自己了,因为他抓住了这个偷他苹果的男孩,也惩罚了这个男孩,而且惩罚还在进行中。他让他喊叫,只要有人走过来,他就让他高声喊叫,正是有了这个男孩的喊叫,他发现水果摊前变得行人不绝了。

很多人都好奇地看着这个喊叫中的男孩,这个被捆绑起来的男孩在喊叫“我是小偷”时如此卖力,他们感到好奇。于是孙福就告诉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他们,他偷了他的苹果,他又如何抓住了他。如何惩罚了他,最后孙福对他们说: “我也是为他好。”

孙福这样解释自己的话:“我这是要让他知道,以后再不能偷东西。” 说到这里,孙福响亮地问男孩:“你以后还偷不偷?”

男孩使劲地摇起了头,由于他的脖子被勒住了,他摇头的幅度很小,速度却很快。 “你们都看到了吧?”孙福得意地对他们说。

这一天的下午,男孩不停地喊叫着,他的嘴唇在阳光里干裂了,他的嗓音也沙哑了。到了黄昏的时候,男孩已经喊叫不出声音了,只有咝咝的摩擦似的声音,可是他仍然在喊叫着:

“我是小偷。”

走过的人已经听不清他在喊些什么了,孙福就告诉他们: “他是在喊‘我是小偷’。”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