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实践参考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实践参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实践参考

一、三岁前儿童动作发展的实验 二、三岁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实验 三、幼儿在游戏中心理发展的特点 四、儿童观察发展的实验

五、幼儿的受暗示性和模仿性的实验 六、儿童的无意记忆与有意记忆的实验 七、幼儿记忆广度的实验

八、儿童的意义记忆、词的记忆的发展 九、记忆恢复现象的实验

十、用作品分析法了解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十一、三、四岁儿童数学概念发展的实验 十二、幼儿掌握实物概念类型和特点的实验 十三、沉浮试验 十四、守恒试验

十五、幼儿概括能力发展的实验 十六、社会性—同伴关系测量研究 十七、幼儿的智力测验

一、 三岁前儿童动作发展的实验

(一) 目的要求

通过观察儿童手的动作和行走动作的发展,了解三岁前儿童动作发展的特点。 (二) 对象和材料

对象:二、四、六、八、十个月、及一岁、二岁、三岁儿童(一岁以内的月龄以±3天计;1岁后的年龄按±1个月计)

材料:大小粗细不同的物品几种:大小积木、娃娃、铅笔、细绳。 (三) 步骤与方法

1、 在儿童面前呈现各种物品,让儿童拿取。如儿童不会拿,可将物品放在他

的手中。放两个物体在儿童面前,让儿童拿取。要求儿童将一个物体从一只手递到另一只手。要儿童用笔模仿画直线和圆。

2、 观察儿童从什么年龄开始抬头(俯卧抬头)、翻身,自行做起、爬行、扶

着站、独立站、扶着走、独立走、跑和跳。

3、 观察儿童在动作过程中感知、主义、思维等的发展特点。 (四)结果

表一 手的动作的发展

注:表一中每项可按下列几种可能的情况填写。

物体接触手心:(1)抓握反射;(2)抓得不牢;(3)抓得牢

玩具放在面前:(1)眼注视或高兴地笑,并无拿的企图;(2)注视,并企图拿取,但拿不到或偶然拿到;(3)注视并能随意拿取。

拿取大小物体:(1)一把抓;(2)五指分化,拇指与四指相对;(3)指尖拿取。 拿取两样物体:(1)只拿一个,不管第二个;(2)一只手拿一个,拿第二个时丢掉第一个;(3)两手同时拿,一手一个。

传递:(1)不能传递;(2)传递不灵活;(3)灵活传递。

画直线:(1)乱涂乱画不成直线;(2)画成一条直线但不直;(3)能较直地画成一条直线。

画圆:(1)乱涂乱画不成形;(2)画成不闭合的圆;(3)画成闭合的圆。

根据表一材料,要学生自己将手的动作发展顺序排列成表二。

表二 儿童行走动作的发展(出现时打√)

(五) 分析讨论

1、 从实验结果能否看出动作发展的规律? 2、 手的动作与行走动作的发展有何关系?

3、 根据结果分析三岁前儿童感知、注意、思维等发展的特点及其与动作发展的

关系。

二、三岁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实验

(一)目的要求

通过不同方式引起三岁前儿童发音或说话,并观察他们对言语的反应,以了解三岁前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 (二)对象和材料

对象:二、六、九个月、及一岁、二岁、三岁儿童(一岁以内的月龄以±3天计;1岁后的年龄按±1个月计)

材料:适合于三岁前儿童水平的画片一张,积木一盒。

(三) 步骤与方法

用个别测查的方法,测查内容岁年龄而异。 1、 二个月到一岁

(1)在婴儿面前摆弄玩具或成人对婴儿说话,逗婴儿发音

(2) 成人说出婴儿近旁他所熟悉的人或物的名称,让他寻找(如妈妈呢?灯

呢?)或让婴儿做一个它所熟悉的动作(如拍手、再见)(九个月、一岁的婴儿)

(3)成人发一些音或词,令婴儿模仿发音(九个月、一岁婴儿)。 (4) 给婴儿指出它所熟悉的东西,看能否说出名称来(九个月、一岁)。 详细记录儿童的发音和反应(有条件可用录音机)。 2、 一岁半到三岁

(1)看图说话

将图片给儿童看,问他:“这张图片好看吗?”“图片上有些什么?”

“他们是怎么的?”“他们在干什么?”等。如儿童不能回答,可作进一步启发,或教儿童模仿成人的回答。记录儿童的回答。

(2) 执行指示

①令儿童用积木排队、搭房子(或汽车、桥等),打完后问他搭的是什么。 ②拿一块积木给某人。

记录儿童对言语指示的反应(一般有四种情况,言语指示不起作用;按指示开始动作,担任意进行;按指示进行,但完成得不好;按指示进行,完成得好。)

(四)结果

将各项测试的结果,按年龄整理。 (五) 分析讨论

分析三岁前不同年龄儿童在发音、词汇、句子掌握、言语模仿能力,对言语的理解和对言语指示的执行等方面的发展,看三岁前儿童的言语是怎样发展的,有何规律?

三、幼儿在游戏中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目的要求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