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时例4、例5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时例4、例5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四课时: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书10~12页例4、例5 教学目标:

1.了解小括号的作用,掌握含两级运算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总结四则运算的顺序。

2.会列综合算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3.在有括号和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比较中,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一步体会比较的思想。

4.经历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探究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会解答用两步、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课件、主题图 学具准备: 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两级运算,为学习有小括号的运算做准备 口算: 150-40×2 30×7+150÷2 要求:读算式说得数

学困生:如果学生读错,或得数错,要集体讨论运算的顺序。

【设计意图】口算训练,提升速度,并且练习了不含小括号的的四则运算顺序。 二、解决问题,探索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

1.创设情境:大年初五,爸爸妈妈带丽丽去看冰雕。(课件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看图。)

2.提出问题: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

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3.提出研讨要求(审题):先读题,然后思考你知道哪些信息,每条信息什么意思?那两条信息有关系,有什么关系?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逐步引导学生独立审题,形成用画图的方式分析数量关系的意识。 教师监控,收集清晰的、不清晰的学生资源。 4.暴露资源

(1)交流每条信息的含义,侧重理解“每30位游人需要派一位保洁员”的意思。

预设:游人数与保洁员人数之间的关系,游人越多,派出的保洁员越多;上午和下午派保洁员的标准一样,都是按每30位游人派以位保洁员。

引导学困生:根据30位游客需要1名保洁员,那么60位? 90位?

(2)用线段图表示信息之间的关系。(展示比较清晰的,再指导学生完善)

5.交流研讨:

(1)对照线段图(思路一),说一说要求下午比上午多派几位保洁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逐步形成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的意识,同时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与交流能力。

提问:还有不同的的解法吗?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思路二)

学困生:如果学生想不出第二种解答方法,教师启发:下午比上午多多少位游人?每多30位游人就得多派一位保洁员,要是想求多派几名就看多的游人里有几个30人。

(2)请大家把以上两种不同的解答方法列成综合算式进行解答,并比较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预设:如果学生对它们之间的不同点说得不够完整,教师启发学生比较它们之间计算顺序的不同。

追问:第二种方法为什么要用小括号?小括号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对两种不同解答方法的比较,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列出的算式也不同,计算的步骤和计算的顺序也分别不同。再一次认识并理解小括号的作用。 6.总结提升

观察这两个综合算式,计算的顺序有什么不同?再遇到这样的混合运算算式,我们到底要按什么顺序计算?

三、通过对比,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

这里有两道计算题,请大家再算一算,并独立思考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出示:例5 (1)42+6×(12-4) (2)42+6×12-4

1.研讨要求:(1)独立解答,标出运算顺序。(2)与小组里的同伴说一说这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准备全班交流。 2.暴露资源

3.交流研讨:符号相同,结果为什么不同?

4.提升认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混合运算。四则混合运算里,分为没有括号和有括号两种情况。分别说说这两种情况的运算顺序?学生总结运算顺序,老师补充并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这里学生独立思考,再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中研讨。 四、巩固练习

1.训练使用小括号的题型

(1)在算式上添加括号,成为一道新的三步式题。 75+360÷20-5 72-4×6÷3

(2)书P14.1、4:读算式,同时说每步计算的结果,再说得数。(比较异同点) 75+360÷(20-5) (72-4)×6÷3 (75+360)÷(20-5) (72-4)×(6÷3)

【设计意图】增加这样的对比练习,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巩固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 2.训练借助线段图解决问题 (1)出示问题:

①P11.做一做:妈妈用100元,先给玲玲买了一件冬衣(54元),又给他买了一副手套(6元),还剩多少钱?

②P12.2:学校食堂买来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③P14.3:王老师要批改48篇作文,已经批改了12篇。如果每小时批改9篇,还要几小时能批改完?

(2)要求:先画图表示数量关系,然后列综合算式解答。 学困生:可以先列分步算式,再转化成综合算式。 鼓励想出一种方法的学生,再想有没有第二种方法。

(3)交流研讨:同学们对照自己的图和算式介绍思路,说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4)提升认识:我们看到,同一个问题,有时不只一个思路,思路不同,什么就不同? 解决问题后,再说一说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中研讨。将探究解题思路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

五、总结:这节课学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分步:270÷30=9 270-180=90 180÷30=6 90÷30=3 9-6=3

270÷30-180÷30 (270-180)÷30 =9-6 =90÷30 =3(名) =3(名)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含有小括号的两步、三步混合运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运算的顺序,会正确的计算。学生因为有含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所以对本节课的理解问题不是太大。在教学时主要是让学生将今天学的知识和以前的知识进行对比,进一步明确混合运算中有小括号一定要先算括号里的。在练习中学生对于混合算式的运算掌握的较好,但在解决问题中,部分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较差。一方面是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不准,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还较差导致的。现在采取的方法,一是继续加强学生独体身体的训练,通过画关键词、找重点句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读题、审题;二是针对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较差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先分步列式,在根据分步的式子列出综合算式。

课堂检测:

1.计算670-(12+28)×14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计算35×(30-400÷25)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2.先说出各题的计算顺序,再计算。(数学书P12.1) 3.P14.2计算下面各题。

4.市政修路队要修一条长1300米的马路,前6天修了600米,如果这条路要11天修完,剩下的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

5.一家快餐店,中午有60位客人吃饭,共消费1800元,晚上的客人和中午的客人人数相等,共消费1500元,晚上平均每位客人比中午平均每位客人少消费多少元?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