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学检验重点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临床免疫学检验重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一:名词解释

1免疫学(immunology):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并通过对其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免疫保护与免疫损伤机制的研究,探讨有效的免疫措施,实现以防病,治病为目的的一门现代医学科学。

2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是B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血清等液体中,约占血浆蛋白总量的20%,IgG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执行体液免疫功能。

3补体(complement):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一组经活代后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称为补体系统。

4细胞因子(cytokine):是由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物质的总称。大多数细胞因子是低分子量的蛋白或糖蛋白。

5临床免疫学(clinical immunology):是将免疫学基础理论,临床疾病与免疫学技术相结合,用于研究疾病的免疫病理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评价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的多个分支学科的总称。

6亲和性(affinity):是指抗体分子上的一个抗原结合点与一个相应抗原表位之间的结合强度,抗原抗体的亲和性取决于两者空间构型的互补的程度。

7亲和力(avidity):是指一个完整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部位与若干相应抗原表位之间的结合强度,亲和力与亲和性,抗体的结合价,抗原的有效抗原表位数目有关。 8免疫原(immunogen):是指能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抗原。 9半抗原(hapten):是指仅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10免疫佐剂(immunoadjuvant):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简称佐剂。 11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 reaction):是指细菌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表面包被可溶性抗原的颗粒性载机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后,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12直接凝集反应:在适当电解质下,细菌,螺旋体和红细胞等颗粒抗原直接与相应抗原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称为直接凝集反应。

13间接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先吸附于适当大小的颗粒型载体的表面,然后与相应抗体作用,在事宜的电解质存在条件下出现特异性凝集现象,称间接凝集反应。 14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 reaction):是指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出现可见的沉淀现象。

15比放射活性:是指单位质量标记物中所含的放射性强度,也可理解为每分子抗原平均所结合放射性原子数目,常用Ci/g或Ci/mmol表示。

16荧光效率:荧光物质分子将吸收的光能转变成荧光的百分率。

17荧光淬灭:荧光物质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发射荧光减弱甚至消退的现象。

18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是以镧系元素标记抗原或抗体,并与时间分辨测定计数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非放射性微量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发光稳定,荧光寿命长,自然荧光干扰少,标准曲线范围宽等特点。

19包被(coating):将抗体或抗原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过程称为包被。 20封闭(blocking):包被过程中产生非特异性显色导致测定本底偏高,在这种情况下,需用1%~5%的牛血清白蛋白或5%~20%小牛血清再包被一次,消除此干扰,此过程称为封闭。 21固相膜免疫分析技术:是以微孔作为固相载体,利用液体可以流过微孔膜也可以通过毛细血管作用在膜上向前移行的特征,以酶标记或各种有色微粒子标记抗体或抗原作为标记物,通过抗原抗体反应进行抗原或抗体检测的快速检验方法。

22胶体金免疫记数: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记物或显色剂,应用于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种标

记免疫测定技术。

23胶体金:也称为金溶胶,是金盐被还原成金原子后形成的金颗粒悬液。 24单克隆抗体(McAb):每一个杂交瘤细胞仅由一个B细胞参与融合而成,该B细胞克隆仅识别一种抗原表位,将单个B细胞参与融合形成的单个杂交瘤细胞分离,经克隆化,产生针对单一表位,结构相同,功能均一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25生物素(biotin):即维生素H,是一种碱性蛋白,结构简单。 26亲和素(avidin):也被称为抗生物素,它是由4个相同亚基组成的大分子糖蛋白,具有4个与生物素亲和力极高的结合位点。 27趋氏因子(chemokine):是指一组分子量为8~12KD的小分子蛋白,蛋白质结构中均含有半胱氨酸。

28流式细胞术(FCM):是以流式细胞仅为检测手段的一项能快速,精确的对单个细胞理化特性进行多参数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新技术。

29同型对照(isotype control):即与检测荧光抗体具有相同组织源性的免疫球蛋白亚型,标记相同荧光素的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表明细胞标记过程中非特异性结合水平。 30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是指集体接触到某种抗原并且致敏后,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表现出的增高的敏感性和增强的反应性。

31变应原(allergens):是指引起速发型超敏反应的抗原,其经吸入或食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能引起IgE类抗体产生并导致变态反应,通常是环境中常见的蛋白质和化学物质。 32抗核抗体(ANA):是一组将自身各种细胞核成分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总称。 33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集体免疫系统接受抗原刺激发生一系列反应,并以排出或分解该抗原为目的的过程。分为识别阶段,活化阶段和效应阶段。

34放射免疫分析(RIA):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抗原与非标记抗原,同时和限量特异性抗体进行竞争结合反映,通过测定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原与抗体复合物的放射性活度,经相应的数学函数关系推算待测抗原的含量。 35免疫放射分析(IRMA):是一种非竞争性免疫分析,将放射性核素125I标记在抗体分子上,以过量125I标记抗体与待测抗原进行非竞争性免疫结合反映,采用固相免疫吸附方式对B或F进行分离。

36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又称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是指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在组织细胞原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对相应的抗原进行定性,定位,定量测定的一切免疫检测方法。

37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利用荧光素标记的已知抗体作为探针,检测待测组织,细胞标本中的靶抗原,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上带有荧光素,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分辨出抗原所在位置及性质,并且利用荧光定量技术计算其含量,以实现抗原定位,定性和定量的目的。 38荧光免疫技术:是将抗原抗体反应与荧光相结合而建立的一种免疫标记技术,具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和直观性。 二:填空题

1、免疫原分为颗粒性抗原和可溶性抗原或完全抗原或半抗原

2、载体有蛋白质、多肽聚合物、大分子聚合物等

3、佐剂分为化合物和生物制剂(最常用的是弗式制剂,弗式不完全制剂加卡介苗即为弗式完全制剂)

4、直接凝集反应与间接凝集反应的区别:间接凝集反应需要载体 5、SPA具有与IgG的Fc段结合的特性

6、荧光色素:异硫氰酸荧光素、四乙基罗丹明、藻红蛋白,镧系螯合物 7、免疫组化标本的来源:活体组织、各种体液和穿刺液、培养细胞

8、对照的设立: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其他(空白、代替等)

9、前向散射光是用于检测细胞或其他粒子物体的表面属性。

侧向散射光:用于检测细胞内部结构属性,可获得有关细胞内超微结构和颗粒性质的参数 10、三大经典标记技术:酶免疫技术、放射免疫技术、发光免疫技术

11、抗原抗体反应特点有四点,分别是特异性、比例性、可逆性和阶段性。

12单克隆抗体的特性:高度特异性,高均一性和可重复性,对环境的高度敏感性,弱凝集反应和不呈现沉淀反应。

13双向扩散试验的应用:①判断抗原或抗体的存在以及估计相对含量②分析抗原或抗体相对分子量③分析抗原的性质

14放射免疫技术的临床应用:激素水平测定,病原体抗原或抗体测定,肿瘤标志物测定,药物测定。

15酶免疫技术中常用的酶: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β-半乳糖苷酶 16免疫具有的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问,免疫监视 17免疫应答分为识别阶段,活化阶段,效应阶段

18抗原抗体结合力:静电引力,范德华引力,氢键,疏水作用 19抗血清分为R型H型

20佐剂:最常用于动物的佐剂为福氏佐剂,分福氏不完全佐剂(由油剂和乳化剂混合而成)和福氏完全佐剂(卡介苗加福氏不完全佐剂)

21生物素-亲合素系统的特点: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稳定性强,实用性强。

22生物素-亲合素比例:4:1

23淋巴细胞再循环与归巢:淋巴细胞在体内依靠归巢受体由定居地经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不断地往返于外周免疫器官,二级淋巴组织及全身器官组织,淋巴循环汇集于胸导管,经上腔静脉进入血液循环。血液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及各类免疫细胞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越高壁内皮细胞,进入淋巴组织及淋巴器官,再次进入淋巴循环。 三:简答题

1.酶免疫技术1、常用酶: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2、常用底物:四甲基联苯胺TMB-经HRP作用后变成蓝色,加入硫酸终止反应后变成黄色,最大吸收峰波长为450nm。3、原理: 酶标抗体(抗原)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 酶对底物的显色反应 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位、定性或定量的测定分析 4、特点: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性好 ,酶标记试剂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稳定,操作简便、对环境没有污染。易与其它技术偶联衍生出适用范围更广的新方法。5、标记酶的要求:活性高, 性质稳定, 专一性强,酶催化底物的显色信号易于判断和测量,方法敏感,重复性好,简单易行,酶的底物易于配制保存,酶及底物价廉 6、包被coating:将抗原或抗体结合于固相载体 封闭blocking:用1%~5%的牛血清白蛋白或5%~20%小牛血清消除固相载体表面未结合的位点,消除非特异性吸附7、双抗体夹心法 方法:用已知抗体包被,加入待检血清,再加酶标抗体,加底物显色 应用:二价或二价以上的较大分子抗原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甲胎蛋白、HCG等8、竞争法 方法:用已知抗体包被,加入待测血清,再加酶标抗原,酶标抗原与待检物竞争与包被物结合。加底物显色。 应用:用于只有一个抗原决定簇的小分子半抗原(药物、激素等)9、间接法 方法: 用已知抗原包被,加入待测血清,再加酶标的抗人IgG(抗抗体或二抗)加底物显色。优点 :一种酶标抗抗体检测各种与抗原相应的抗体应用 常用于HCV抗体、HIV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等的测定

2、50%溶血标准管 取2%绵羊红细胞悬液0.5ml,加2.0蒸馏水,将SRBC全部溶解;再加入1.8%NaCl溶液2.0ml校正为等渗溶液;最后加入2%SRBC悬液0.5ml,即为50%溶血悬液;混匀后取此液2.3ml,随试验一起温育。

3、IFA与ICA的比较 IFA 渗透 ICA层析 试剂形式 试剂保存 操作步骤 观察时间

渗滤装置及附加试剂 试剂条

4~8℃ 6个月 室温一年 3~5 1

3 min 3~20 min

阳性反应颜色浓度 操作结束颜色不变 颜色逐渐加深

4、MTT比色法 该法是一种不使用放射性核素,以细胞代谢变化作为增值指征来检测细胞因子生物活性的测定方法。接受细胞因子作用的指示细胞,其增殖情况与线粒体代谢活性相关。MTT在细胞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被还原成蓝黑色的MTT-甲赞结晶物,其量与细胞增殖程度成正比。MTT-甲赞结晶物溶于去垢剂溶液,可使用酶标仪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判断此结晶物的量。

5、R型、H型抗体比较R型:是指以家兔为代表的小型动物被注射抗原免疫后制备的抗血清,这类抗血清的特点亲和力较强,抗原抗体结合后不易发生解离。抗体谱宽,用于免疫诊断。 H型:是指以马为代表的大型动物注射抗原后制备的抗血清,这类抗血清的亲和力弱,抗原抗体结合后极易解离。抗体谱窄,用于免疫治疗。

6、T免疫细胞检测原理原理:T细胞在体外受到有丝分裂原或抗原的刺激后,细胞的性质和形态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胞质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增加,发生一系列增殖反应,如细胞变大,胞质变多,胞质内出现空泡,核染色质疏松,核仁明显,并转化为淋巴母细胞。 7、 单克隆与多克隆

McAb PcAb

抗原要求 可以不纯 纯度高 得量 特异性 稳定 沉淀反应

高 高 低 无

低 高 有

成本 高 低 8、放免与免放的区别

RIA 放 IRMA免 标记物 抗原 抗体 原理 竞争性结合 非竞争性结合 反应体系 Ag*、Ag、Ab 固相Ab、Ab*、Ag 反应动力学 慢 快

灵敏度 相对低 高

检测范围 窄 宽1—2数量级 特异性 差(PcAb) 优(McAb) 标准曲线 结合率与测值成反比 结合率与测值成正比 待测抗原 大小分子 二抗原决定簇

9、抗球蛋白试验 Coombs在输血上的应用:血型抗原抗体的检查 对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性疾病的诊断 对溶血性贫血的研究 对细菌或立克次体的不完全抗体检查

10、抗血清的保存方法1、2—8度保存:用于短期保存。2、冷动保存:是常用的抗体保存方法。将抗体分为小包装,在-20度——-80度保存,一般可保存5年,效价不会明显下降,但应避免反复冻融;3、真空干燥保存:用真空冻干机进行干燥,使水分《0.2%,封闭后可长期保存,一般在冰箱中可保存5—10年。

11、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抗原与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是基于抗原决定簇(表位)和抗体超变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