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2019年精选文档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2019年精选文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下面通过一个教学案例谈谈反思。

一、传统高中数学课堂的案例分析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椭圆的哪些知识? 生:学习了定义和标准方程。 师:你还记得标准方程吗?

师:这节课就以 例来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个椭圆方程,怎么求 出 的范围呢?

(有学生怯怯地说,画图可以看出。老师没有理会,仍充满期待地望着学生,而这学生见老师不予理会,也不再做声了。) 生:可以结合不等式得到x2≤a2,y2≤b2,则有a≤x≤a,b≤y≤b。

师:好!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椭圆应该是在由x=±a,y=±b

围成的矩形区域内的图形。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

师:如果我们把椭圆方程写成 生:(这时有学生举手了)可以利用三角换元,令

,再由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就可以得到范围。

师:很好!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我们后面要学到的椭圆方程的另一种形式。

(教师板书椭圆的第一条性质:范围)

(很可惜,教师跳过了学生自主作答的时机,硬是将学生拉到自己预设的轨道上去,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没有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定问题,可见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应变能力) 师:下面我们再来观察这个方程。我们以前学过函数y=x2,知道它的图像是关于y轴对称的,图像上的点有什么特点? 生:点(-x,y),(x,y)都在函数图像上。 师:那么类比到椭圆方程,我们能得到什么?

生:(经过讨论)我们将点(-x,y),(x,-y)分别代入椭圆方程后,方程都不变,所以椭圆关于x 轴、y轴对称。 师:很好!只关于x轴、y轴对称吗?

生:还关于原点对称,因为我们将点(-x,-y)代入椭圆方程后,方程也不变。

师:非常好!这就是椭圆的第二条性质(教师板书:对称性)。知道了椭圆的这两条性质后,我们就能比较准确地画出椭圆的草

图了。

生:先画出第一象限里的图像,再根据对称作出其它部分。 师:对的。但是我们也不能随便画几个点吧!

生:我们可以找出椭圆和坐标轴的交点:(a,0),(0,b)。 师:对的,这样我们就得到椭圆和坐标轴的四个交点:A1(-a,0),A2(a,0),B1(0,-b),B2(0,b),这四个点叫椭圆的顶点。

(教师板书顶点,并介绍椭圆的长、短轴焦距等概念) 师:这样我们就可以比较准确地画出椭圆的草图了。(教师示范画草图,这里教师并没有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以体验刚才学到的知识,错过了一个动手实践的机会) 师:那么椭圆的形状跟什么相关呢?

生:与 和 有关。(教师与学生是你知我知的情形,都不问知识的来源)

师:是的,我们定义这两个量的比值为椭圆的离心率 ,用它来刻画椭圆的圆扁程度。

生: 越大,椭圆越扁; 越小,椭圆越圆。(这是椭圆的性质里最有探讨价值的一个知识点,但教师却没有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而是利用我问你答的方式仓促结束了,学生心安理得地接受知识,教师也“顺利”完成了任务。但是这样的学习过程在学生的脑海里只能形成很浅显的表象,很快就会被遗忘)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有几点是值得肯定的:①按时完成了课堂教学目标;②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基本上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了;③师生情感交流畅通。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这已经算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了。但听课者总觉得有点不自然,总觉得是被牵着鼻子走,即便有学生积极参与,即使教师进行了深入浅出地引导,但只限于教师自得其乐,没有顾及到学生的情绪和反应,更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学生只动口,没有动手的机会;并且学生也多是被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基本没有主动探究的过程。

二、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案例分析

经过以上反思,笔者在自己班上讲的时候是按以下的过程进行的:

师:请大家观察椭圆 的图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1:对称的。 师:关于什么对称?

生1:都对称。(同学们笑了) 师:你能说得完整一点吗? 生1: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 师:很好!能从理论上加以证明吗?

生1:可以将(-x,y),(x,-y),(-x,-y)分别代入椭圆方程,化简后的方程形式不变。

师:好!对于标准方程 这个结论也成立吗?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