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2.1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讲)(含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2.1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讲)(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B.《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提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抱朴子》中“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升华和凝华过程 D.《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涉及的实验操作是蒸馏 【答案】D

【解析】A.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麻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故A错误;B.青蒿素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升华属于物理变化,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HgS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银,此过程为化学变化,不属于升华,故C错误;D.白酒的烧制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为蒸馏操作,故D正确。

知识点四 分散系、胶体 1、分散系

(1)概念: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质,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为分散剂。

(2)分类:

①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②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

如烟属于气固分散系;雾属于气液分散系;悬浊液属于液固分散系;合金属于固固分散系。 2、胶体

(1)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2)Fe(OH)3胶体的制备 ①制备原理: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②具体操作:用烧杯取少量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适量的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得Fe(OH)3胶体。 (3)胶体的应用 ①工业除杂、除尘 ②土壤的保肥作用 ③豆腐的制作原理 ④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 ⑤明矾的净水作用。 3、三种分散系比较

分散系 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 分散质微粒成分 溶液 <1_nm 胶体 1~100_nm 大分子或离子集合体 均匀、透明或半透明 较稳定 浊液 >100_nm 巨大分子或离子集合体 不均匀、不透明 不稳定,静置有沉淀 不能 离子或小分子 外观特征 均匀、透明 稳定,静置无沉淀 能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食盐水、蔗糖溶液 稳定性 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 分类 能 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 Fe(OH)3胶体 悬浊液、乳浊液 实例

【易错警示】

泥水 1.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快速鉴别溶液与胶体,但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而不是丁达尔效应。

2.胶体不带电荷,胶体粒子(分散质)带电荷,但淀粉胶体的胶体粒子也不带电荷。

【典例3】(广西桂林市、贺州市、崇左市2019届高三3月联合调研考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CnH2n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3nNA B.依据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C.钢管和铜管堆放在一起,可以减缓钢管的生锈速率 D.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一定伴随着电子转移和能量变化 【答案】A

【解析】A.分子式为CnH2n分子中C原子之间含n个共用电子对,2n个C-H键,则1 molCnH2n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3nNA,A正确;B.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而丁达尔现象为胶体特有的性质,B错误;C.钢管和铜管堆放在一起,构成原电池时Fe比Cu活泼,Fe为负极,会加快Fe的腐蚀速率,C错误;D.化学键形成释放能量,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因此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但不一定有电子转移,如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但无电子转移,D错误。

【变式3】(浙江省学军中学2019届高三4月选考模拟冲刺)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 Na2SiO3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制备硅酸凝胶 B.静电除尘、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聚沉的性质

C.液态植物油与氢气加成后可以得到像动物脂肪一样的固态物质,称为人造脂肪 D.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溶于雨水形成 pH 小于 5.6 的酸雨,具有很大危害 【答案】B

【解析】A、向Na2Si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反应生成硅酸,硅酸是白色胶状物,选项A正确;B. 静电除尘是利用胶体的电泳的性质,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渗析的性质,选项B不正确;C.液态植物油的烃基部分含有不饱和的碳碳X键,与氢气加成后变为饱和的经基,就由液态的植物油变为像动物脂肪一样的固态物质,称为人造脂肪,选项C正确;D、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溶于雨水形成pH小于5.6的酸雨,能够使土壤酸化,破坏建筑物、腐蚀文物等,具有很大危害,选项D正确。

考点一 几组概念的辨析 1、组成物质的的微粒

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 (正确)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 (错误,在化学变化中复合离子如NH4等可以再分)

③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正确)

④原子与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相对原子质量几乎相等。 (正确)

⑤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错误,金刚石、石墨均是由C元素组成,但不是同一种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⑥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错误,如Fe是由原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由铁原子保持) ⑦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 (错误,如N2和CO) 2、氧化物概念辨析

①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错误,如NO、CO是不成盐氧化物) 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正确)

③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错误,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正确)

⑤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

(错误,Na2O2与H2O反应除生成NaOH外,还生成O2,不符合碱性氧化物的定义) ⑥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错误,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

⑦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错误,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 3、解决物质性质与变化的注意事项

(1)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为化学变化,如O3与O2间的转化。

(2)不同原子间的转化不属于化学变化,其对应的反应也不属于化学反应,而属于核反应,

232

92U→ 90Th+2He。

2284

(3)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金属熔化、HCl溶于水均属于物理变化。

【典例4】(陕西省咸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胶体:分散质颗粒直径1﹣100mm的分散系 B.弱电解质:HClO、NH3?H2O、AgCl、NH4NO3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