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1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教案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图形很特殊?

9、 在第21页的点阵图上画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

10、 第21页填一填,找一找,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 在这些平行四边形中,你觉得哪个比较特殊?特殊在哪儿?

如果用一个圈把平行四边形都放在里面的话,请你也画一个圈来表示长方形、正方形。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外面再画一个圈,你觉得这应该是什么?再用一个圈画出梯形的地盘,应该怎么画?试试看。 板书设计

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 教学反思

先从图中找出认识的图形。分类——为什么这样分类——找出这类图形的共同点——探索出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定义。这样课的结构好,让学生在理解与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的方法,学会学习。

课题 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 课时 第十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特性

看,老师带来了几根小棒,可以作为图形的边,请你挑选合适的小棒,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二、自主探究,形成数学模型 1、你打算挑选什么的小棒?

用螺丝固定后:拉拉看,你发现看来随便玩一玩都能发现好多数学的问题。 生活中你见过运用平行四边形的这个特性的情况吗? 2、 如果是其它图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性呢? 试一试梯形、三角形。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 了什么?

三、总结。你对这几种图形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1) 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容易变形; (2) 变来变去还是平行四边形。

再来拉拉看,指令:变小,变大,变得最大。原来就是长方形。 三角形有稳固性。

生活中见过运用这样的特性的情况吗?

分析怎样利用这两种图形特性的优势,避免这样的缺点。

2、 我们再来看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可以拉动吗?为什么不可以了?

不过我们也可以来研究它。拿出平行四边形的纸片,你能剪出两个平行四边形吗?还能剪出什么?能剪出两个三角形吗?看一看这两个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怎么样? 一张三角形的纸片,能剪出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吗?

3、 第23页。第2题。(1)下面哪两个图形能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剪下附页1图形1中的图形试一试。

(2)下面哪些图形可以看成是由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拼成的?

5、如果把一个梯形,一条边不断地变小,一直小到一个点,就是什么形状?一直大到和下底相等,就是什么形状? 板书设计

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 三角形有稳固性

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 教学反思

课题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高 课时 第十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做成一个长方形,找到高,体验高的基本特征。 2、会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3、根据图形的高和底画图形。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动手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做成一个长方形,找到高,体验高的基本特征。 会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根据图形的高和底画图形。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 一、创设情境

1、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版,想做成一个最大的长方形桌面。可以拼,该从哪里锯开呢? 二、动手操作

11、 你认为应该沿着什么样的线条剪?还可以怎样剪?

12、 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请你做一下设计师,用图形来表示设计意图。 这条线是怎样画出来的?(从两条对边之间画垂直线段。) 三、数学概念

1、 这条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边就叫做底。发现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垂直)还有哪条边和这条高也垂直吗?(也是底。) 2、 你还能画出一条高吗?(检查三角板的摆放)

3、 三角形也有高,你觉得三角形的高指的是什么?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新课 标第 一网 四、总结。

动手剪下附页1图2中的图形

梯形也有高,判断:下面哪条是梯形的高?必须是从平行的那组对边之间画的? 练习:第25页第1题。 三、运用概念

1、 第25页练一练第1题。 2、 第2、3题。

3、 可以画指定底与高的图形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动手做一做对于孩子掌握高的概念,形成高的表象非常有效,他们很容易就能掌握高的特点——垂直。帮助他们总结高的概念,可以总结一些关键词语,比如:垂直(重合)、对面(边或顶点)。

注重孩子画高方法的培训,让他们熟练地画高。 课题 三角形分类 课时 第十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 2、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 一、创设情境

1、 笑笑和淘气来到一个神秘的王国,他们很想了解这个神秘的王国,你们想一起去吗?那就帮他们打开这个神秘王国的大门吧,密码是——一个谜语:提示语:红领巾、图形、杨辉、稳固性。

2、 谜底:三角形。能解释一下吗?知道杨辉与三角形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吗?等会可以为大家提供资料。就让我们先进入三角形的王国吧。它们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来迎接我们。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哟,它们长得很相似的,找找它们有哪些共同点?新 课 标第一 网

2、有这么多共同点,笑笑和淘气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还是有区别的,你们发现了吗? 3、 看着这些长得相似,但实际上大大小小、形状各异、零零乱乱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板书:三角形分类。

4、 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四、总结,拓展

在这节课的探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想研究些什么? 拓展:维恩图。

5、 从角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讲解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斜边。从边分:等腰三角形和没有相等的边的三角形。讲解: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没有三条边都相等的?(等边三角形)交流成功经验。 三、巩固与应用 i. 第28页第1题。 ii. 猜三角形。 3、画三角形。 1. 画一个直角三角形; 2. 画一个钝角三角形; 3. 画一个锐角三角形; 4. 画一个等腰三角形;

5. 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是3厘米,一条直角边是4厘米; 6. 一个钝角三角形,但又是等腰三角形; 7. 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直角。 板书设计 三角形分类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教学反思

课题 探索与发现(一)三角形内角和 课时 第十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 2、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学重点难点 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经历三角形内角和的研究方法,感受数学研究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四、 一、创设问题情境

大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所以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大。”小三角形很不甘心地说:“是这样的吗?”我们来做一回裁判。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分小组测量,比较。寻找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填在书上。 2、你发现了什么?

3、那如果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应该很接近平角了? 这是三角形的一个很隐秘的特征,你记得了吗? 四、总结与拓展。 这节课你了解到了什么?

等腰三角形是对称图形吗?如果知道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只知道其中一个底角是50°,你能知道其它两个角的大小吗? 三、巩固与应用

1、那如果知道三角形三个角中的两个角,就应该可以知道另一个角的大小了。第31页试一试。

2、第32页练一练1。 3、第2题。 4、实践活动。 板书设计 三角形内角和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 教学反思

学生在量三角形各个角的时候容易产生比较大的误差,但他们中许多是“先知先觉”者,容易产生冲突,可以引导他们分析其中的原因,用撕、拼的方法进行验证,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他们能自觉地认识到测量的误差的存在。

应该加强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规律进行的计算练习。

课题 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课时 第十四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