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训练第26题1-27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初中数学训练第26题1-27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请说明理由.

2013年中考数学第26题突击训练试题

1、已知:在梯形ABCD中,CD∥AB,AD=DC=BC=2,AB=4.点N从A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点B运动;点M从点C出发,沿C→D→A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点A运动,若M、N同时出发,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过点M作MQ⊥CD交AC于点Q. (1) 设△ANQ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 (2) 在梯形ABCD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D为直角三角形?若存 在,求点P到AB的距离;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 在点M、N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t值,使△AN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 在,求出t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 如图,四边形OABC为正方形,点A在x轴上,点C在y轴上,点B(8,8),点P在边OC上,点M在边AB上.把四边形OAMP沿PM对折,PM为折痕,使点O落在BC边上的点Q处.动点E从点O出发,沿OA边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A运动,运动时间为t,同时动点F从点O出发,沿OC边以相同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当点E到达点A时,E、F同时停止运动. (1) 若点Q为线段BC边中点,直接写出点P、点M的坐标;

(2) 在(1)的条件下,设△OEF与四边形OAMP重叠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 (3) 在(1)的条件下,在正方形OABC边上,是否存在点H,使△PMH为等腰三角形,若 存在,求出点H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 若点Q为线段BC上任一点(不与点B、C重合),△BNQ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若不 发生变化,求出其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3、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D=3,DC=5,AB?42,∠B=45°,动点M从点B出发,沿线段BC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动点N同时从C点出发,沿C→D→A,以同样速度向终点A运动,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1) 求线段BC的长度;

(2) 求在运动过程中形成的△MCN的面积S与运动的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并求出当t为何值时,△MCN的面积S最大,并 求出最大面积;

(3) 试探索:当M,N在运动过程中,△MCN是否可能为等腰三角形?若可能, 则求出相应的t值;若不可能,说明理由.

4、已知,如图1,抛物线y?ax2?bx过点A(6,3),且对称轴为直线x?上一动点,点B的横坐标为m。 (1) 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若△OAB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 (3) 如图2,过点B作直线BC∥y轴,交线段OA于点C,在抛物线的对称 轴上是否存在点D,使△BCD是以D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 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B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5、 如图,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的左侧,A坐标为(﹣1,0)与y轴交于点C(0,3)△ABC的面积为6.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BC相交于点M,点N为x轴上一点,当以 M,N,B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时,请你求出BN的长度; (3) 设抛物线的顶点为D,在线段BC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 △PDC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

6、 已知:Rt△ABC与Rt△DEF中,∠ACB=∠EDF=90°,∠DEF=45°,EF=8cm,AC=16cm,BC=12cm.现将Rt△ABC和Rt△DEF按图1的方式摆放,使点C与点E重合,点B、C(E)、F在同一条直线上,并按如下方式运动. 运动一:如图2,△ABC从图1的位置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EF方向向右匀速运动,DE与AC相交于点Q,当点Q与点D重合时暂停运动;

运动二:在运动一的基础上,如图3,Rt△ABC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CA与DF交于点Q,CB与DE交于点P,此时点Q在DF上匀速运动,速度为2cm/s,当QC⊥DF时暂停旋转;

运动三:在运动二的基础上,如图4,Rt△ABC以1cm/s的速度沿EF向终点F匀速运动,直到点C与点F重合时为止。

设运动时间为t(s),中间的暂停不计时, 解答下列问题

(1) 在Rt△ABC从运动一到最后运动三结束时,整个过程共耗时________s;

(2)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设Rt△ABC与Rt△DEF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cm2),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点Q正好在线段AB的中垂线上,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7、 已知:m、n是方程x2?6x?5?0的两个实数根,且m<n,抛物线y??x2?bx?c的图象经过点A(m,0)、B(0,n)

(1) 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设(1)中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C,抛物线的顶点为D, 试求出点C、D的坐标和△BCD的面积;

(3) P是线段OC上的一点,过点P作PH⊥x轴,与抛物线交于 H点,若直线BC把△PCH分成面积之比为2:3的两部分,请求 出P点的坐标.

5.点B为直线OA下方的抛物线2 8、 已知,在Rt△OAB中,∠OAB=90°,∠BOA=30°,AB=2.若以O为坐标原点,OA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点B在第一象限内.将Rt△OAB沿OB折叠后,点A落在第一象限内的点C处. (1) 求点C的坐标;

(2) 若抛物线y?ax2?bx(a?0)经过C、A两点,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3) 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与OB交于点D,点P为线段DB上一点,过P作y 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四边形CDPM 为等腰梯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9、[2012·安徽] 如图X9-1,排球运动员站在点O处练习发球,将球从O点正上方2 m的A处发出,把球看成点,其运行的高度y(m)与运行的水平距离x(m)满足关系式y=a(x-6)2+h.已知球网与O点的水平距离为9 m,高度为2.43 m,球场的边界距O点的水平距离为18 m.

(1)当h=2.6时,求y与x的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当h=2.6时,球能否越过球网?球会不会出界?请说明理由; (3)若球一定能越过球网,又不出边界,求h的取值范围.

物线上的一动点,直线NQ交x轴于点G,当Q点在抛物线上运动时,是否存在 点Q,使△ANG与△ADM相似?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直线QG的解析式;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4、如图,以Rt△ABO的直角顶点O为原点,OA所在的直线为x轴,OB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OA=4,OB=3,一动点P从O出发沿OA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A点匀速运动,到达A点后立即以原速沿AO返回;点Q从A点出发沿AB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当Q到达B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P、Q运动的时间为t秒(t?0) (1) 试求出△APQ的面积S与运动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图X9-1 图X9-2

(2) 在某一时刻将△APQ沿着PQ翻折,使得点A恰好落在AB边的点D处,如图1.求出此时△APQ的面积; (3) 在点P从O向A运动的过程中,在y轴上是否存在着点E使得四边形PQBE为等腰梯形?若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 伴随着P、Q两点的运动,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DF交PQ于点D,交折线QB﹣BO﹣OP于点F,当DF经过原点O时,请直接写出t的值。

10、[2011·安徽] 如图X9-2,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四条平行线l1、l2、l3、l4上,这四条直线

中相邻两条之间的距离依次为h1、h2、h3(h1>0,h2>0,h3>0).

32

(1)求证h1=h3; (2)设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S,求证:S=(h1+h2)2+h1; (3)若h1+h2=1,当h1变

2化时,说明正方形ABCD的面积S随h1的变化情况.

11、[2012·河北] 如图X9-3①和图X9-3②,在△ABC中,AB=13,BC=14,cos∠ABC=

5

. 13

探究:如图X9-3①,AH⊥BC于点H,则AH=________,AC=________,△ABC的面积S△ABC=________. 拓展:在图X9-3②中,点D在AC上(可以与点A、C重合),分别过点A,C作直线BD的垂线,垂足为E、F,设BD=x,AE=m,CF=n,(当点D与点A重合时,我们认为S△ABD=0) (1)用含x,m或n的代数式表示S△ABD及S△CBD;

(2)求(m+n)与x的函数解析式,并求(m+n)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对给定的一个x值,有时只能确定唯一的点D,指出这样的x的取值范围.

发现:请你确定一条直线,使得A、B、C三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之和最小(不必写出过程),并写出这个最小值.

15、将一张矩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张三角形纸片△ABC、△DEF,量得他们的斜边长为6cm,较小锐角为30°,再将这两张三角纸片摆成如图1的形状,且点A、C、E、F在同一条直线上,点C与点E重合.△ABC保持不动,OB为△ABC的中线.现对△DEF纸片进行如下操作时遇到了三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1) 将图1中的△DEF沿CA向右平移,直到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为止.设平移距离CE为x(即CE的长),求平移过程中,△DEF与△BOC重叠部分的面积S与x的函数关系式,以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 △DEF平移到E与O重合时(如图2),将△DEF绕点O顺时针旋转,旋转过程中△DEF的斜边EF交△ABC的BC边于G,求点C、O、G构成等腰三角形时,△OCG的面积;

(3) 在(2)的旋转过程中(如图3),△DEF的边EF、DE分别交线段BC于点G、H(不与端点重合).求旋转角∠COG为多少度时,线段BH、GH、CG之间满足GH2?BH2?CG2,请说明理由。

如图X9-3①和图X9-3② 如图X9-4

12、[2011·芜湖]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OC如图X9-4放置,点A、C的坐标分别为(0,3)、(-1,0),将此平行四边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OC′, (1)若抛物线过点C,A,A′,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ABOC和?A′B′OC′重叠部分△OC′D的周长;

(3)点M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动点,问:点M在何处时△AMA′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并求出此时点M的坐标.

16、 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x=﹣1,与x轴交于A(﹣3,0)、B两点,与y轴交于点C(0,﹣2)

(1) 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 已知在对称轴上存在一点P,使得△PBC的周长最小.请求出点P的坐标; (3) 若点D是线段O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O、点C重合).过点D作DE∥PC 交x轴于点E.连接PD、PE.设CD的长为m,△PDE的面积为S.求S与m之 间的函数关系式.试说明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17、如图1,在Rt△AOB中,∠AOB=90°,AO=43,∠ABO=30°.动点P在线段AB上从点A向终点B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在直线OB 上取两点M、N作等边△PMN。 (1) 求当等边△PMN的顶点M运动到与点O重合时t的值; (2) 求等边△PMN的边长(用t的代数式表示);

4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x?2)2?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交

9y轴的正半轴于点C,其顶点为M,MH⊥x轴于点H,MA交y轴于点N,sin?MOH?(1) 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 过H的直线与y轴相交于点P,过O,M两点作直线PH的垂线,垂足分别 为E,F,若HE:HF=1:2时,求点P的坐标;

(3) 将(1)中的抛物线沿y轴折叠,使点A落在点D处,连接MD,Q为(1)中的抛

25。 5(3) 如果取OB的中点D,以OD为边在Rt△AOB 内部作如图2所示的矩形ODCE,点C在线段AB上.设等边△PMN和矩形ODCE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请求出当0?t?2秒时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

(4) 在(3)中,设PN与CD的交点为R,是否存在点R,使△OER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对应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2) 直线y??x?1交y轴于点D,E为抛物线顶点.若∠DBC=α,∠CBE=β,

3求α﹣β的值;

(3) 在(2)问的前提下,P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且满足PA=PC, 在y轴右侧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BDM的面积等于PA2? 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 如图1,抛物线y?x2?4x?c交x轴于点A和B(﹣1,0) 交y轴于点C,且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D。 (1) 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

18、如图(1),将Rt△AOB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90°,∠AOB=60°,OB?23,斜边OB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A在第一象限,∠AOB的平分线OC交AB于C.动点P从点B出发沿折线BC﹣CO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O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沿折线CO﹣Oy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当点P到达点O时P、Q同时停止运动. (1) OC、BC的长;

(2) 设△CPQ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

(3) 当P在OC上、Q在y轴上运动时,如图(2),设PQ与OA交于点M,当t为何值时,△OPM为等腰三角形?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值。

(2) 若点E在抛物线上,且位于第四象限,当四边形ADCE面 积最大时,求点E的坐标;

(3) 如图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PAB中的内角中有

1一边与x轴所夹锐角的正切值为?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

22、如图1,矩形OABC的顶点O为原点,点E在AB上,把△CBE沿CE折叠,使点B落在OA边上的点D

19、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Rt△OAC,点A(3,4),点C(3,0)将其沿直线AC翻折,翻折后图形为△BAC.动点P从点O出发,沿折线O→A→B的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B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在线段BO上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点O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1) 设△OPQ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2) 如图2,固定△OAC,将△ACB绕点C逆时针旋转,旋转后得到的三角形为△A′CB′设A′B′与AC交于点D当∠BCB′=∠CAB时,求线段CD的长;

(3) 如图3,在△ACB绕点C逆时针旋转的过程中,若设A′C所在直线与OA所在直线的交点为E,是否存在点E使△ACE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处,点A、D坐标分别为(10,0)和(6,0),抛物线y?(1)求C、B两点的坐标及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2,长、宽一定的矩形PQRS的宽PQ=1,点P沿(1)中的抛物线滑动,在滑动过程中PQ∥x轴,且RS在PQ的下方,当P点横坐标为﹣1时,点S距离x轴积比为2:3时,求点P的坐标;

(3)如图3,动点M、N同时从点O出发,点M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ODC按O→D→C的路线运动,点N以每秒8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OCD按O→C→D的路线运动,当M、N两点相遇时,它们都停止运动.设M、N同时从点O出发t秒时,△OMN的面积为S.①求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②设S0是①中函数S的最大值,那么S0=_______。

12x?bx?c过点C、B。 511个单位,当矩形PQRS在滑动过程中被x轴分成上下两部分的面5

20、 已知:二次函数y?ax2?2x?c的图象与x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 与y轴交于点C,对称轴是直线x=1,平移一个单位后经过坐标原点O。 (1)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3、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两顶点A,C坐标分别为(8,0)和(0,4),将矩形沿对角线OB按

图中方式折叠,此时A点落在A′处,且OA′与BC边交于点D. (1) 求过点O,D,A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 在(1)中的抛物线对称轴上有一动点P,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AA′的周长最小?(请用P点的坐标表示P点的位置,写出过程)

(3) 在(1)中的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以A、D、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Q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4、如图,矩形ABCD中,AB=6,BC=23,点O是AB的中点,点P在AB的延长线上,且BP=3.一动点E从O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OA匀速运动,到达A点后,立即以原速度沿AO返回;另一动点F从P点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PA匀速运动,点E、F同时出发,当两点相遇时停止运动,在点E、F的运动过程中,以EF为边作等边△EFG,使△EFG和矩形ABCD在射线PA的同侧.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t?0)。(1) 当等边△EFG的边FG恰好经过点C时,求运动时间t的值;

(2)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设等边△EFG和矩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请直接写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和相应的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 设EG与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交点为H,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AOH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对应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5、已知: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xOy中,边长为2的等边△OAB的顶点B在第一象限,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另一等腰△OCA的顶点C在第四象限,OC=AC,∠C=120°.现有两动点P、Q分别从A、O两点同时出发,点Q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OC向点C运动,点P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A→O→B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即停止.

(1)求在运动过程中形成的△OPQ的面积S与运动的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2)在等边△OAB的边上(点A除外)存在点D,使得△OCD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的坐标;(3)如图(2),现有∠MCN=60°,其两边分别与OB、AB交于点M、N,连接MN.将∠MCN绕着C点旋转(0°<旋转角<60°),使得M、N始终在边OB和边AB上.试判断在这一过程中,△BMN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若没有变化,请求出其周长;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综合题;压轴题。

分析:(1)由于点Q从点O运动到点C需要秒,点P从点A→O→B需要秒,所以分两种情况讨论:①0<t

<;②≤t<

.针对每一种情况,根据P点所在的位置,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出△OPQ的面积S与运动的

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并且得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2)如果△OCD为等腰三角形,那么分D在OA边或者OB边上两种情形.每一种情形,都有可能O为顶点,C为顶点,D为顶点,分别讨论,得出结果;

(3)如果延长BA至点F,使AF=OM,连接CF,则由SAS可证△MOC≌△FAC,得出MC=CF,再由SAS证出△MCN≌△FCN,得出MN=NF,那么△BMN的周长=BA+BO=4.

26、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OABC的边OA在y轴的正半轴上,OC在x轴的正半轴上,OA=2,OC=3.过原点O作∠AOC的平分线交AB于点D,连接DC,过点D作DE⊥DC,交OA于点E.

(1)求过点E、D、C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将∠EDC绕点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后,角的一边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F,另一边与线段OC交于点G.如果DF与(1)中的抛物线交于另一点M,点M的横坐标为,那么EF=2GO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对于(2)中的点G,在位于第一象限内的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直线GQ与AB的交点P与点C、G构成的△PCG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1)已知三点,可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二次函数解析式;

(2)关键在于正确作出旋转后的图形,结合几何知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求解; (3)应当明确△PCG构成等腰三角形有三种情况,逐一讨论求解,要求思维的完备性.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