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1)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植物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PEPcase/Rubisco PEPcase/Rubisco CO2 受体 RUBP RUBP/PEP RUBP/PEP 初产物 PGA OAA OAA 7.一般来说,C4 植物比C3 植物的光合产量要高,试从它们各自的光合特征以及生理特征比较分析。 C3 C4 叶片结构 无花环结构,只有一种叶绿体 有花环结构,两种叶绿体 叶绿素a/b 2.8+-0.4 3.9+-0.6 CO2 固定酶 Rubisco PEPcase/Rubisco CO2 固定途径 卡尔文循环 C4 途径和卡尔文循环 最初CO2 接受体 RUBP PEP 光合速率 低 高 CO2 补偿点 高 低 饱和光强 全日照1/2 无 光合最适温度 低 高 羧化酶对CO2 亲和力 低 高,远远大于C3 光呼吸 高 低 总体的结论是,C4 植物的光合效率大于C3 植物的光合效率。

8.从光呼吸的代谢途径来看,光呼吸有什么意义?

光呼吸的途径:在叶绿体内,光照条件下,Rubisco 把RUBP 氧化成乙醇酸磷酸,之后在磷酸酶作用下,脱去磷酸产生乙醇酸;在过氧化物酶体内,乙醇酸氧化为乙醛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变为洋气,乙醛酸形成甘氨酸;在线粒体内,甘氨酸变成丝氨酸;过氧化物酶体内形成羟基丙酮酸,最终成为甘油酸;在叶绿体内,产生甘油-3-磷酸,参与卡尔文循环。在干旱和高辐射期间,气孔关闭,CO2 不能进入,会导致光抑制。光呼吸会释放CO2,消耗多余的能量,对光合器官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产生光抑制。在有氧条件下,通过光呼吸可以回收75%的碳,避免损失过多。有利于氮的代谢。

9.卡尔文循环和光呼吸的代谢有什么联系?

卡尔文循环产生的有机物的1/4 通过光呼吸来消耗。氧气浓度高时,Rubisco 作为加氧酶,是RUBP 氧化,进行光呼吸;CO2 高时,Rubisco 作为羧化酶,使CO2 羧化,进行卡尔文循环。 光呼吸的最终产物是甘油酸-3-磷酸,参与到卡尔文循环中。 11.C3 植物、C4 植物和CAM在固定CO2 方面的异同。 C3 C4 CAM 受体 RUBP PEP PEP 固定酶 Rubisco PEPcase/Rubisco PEPcase/Rubisco 进行的阶段 CO2 羧化、CO2 还原、更新 CO2 羧化、转变、脱羧与还原、再生 羧化、还原、脱羧、 C3 途径 初产物 PGA OAA OAA 能量使用 先NADPH 后ATP

13.高O2 浓度对光合过程有什么影响?

答:对于光合过程有抑制的作用。高的O2 浓度,会促进Rubisco 的加氧酶的作用,更偏向于进行光呼吸,从而抑制了光合作用的进行。 15.“霜叶红于二月花”,为什么霜降后枫叶变红?

答:霜降后,温度降低,体内积累了较多的糖分以适应寒冷,体内的可溶性糖多了,就形成较多的花色素苷,叶子就呈红色的了。 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质,通过氧化还原而产生CO2 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指生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放出CO2 并形成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指在无氧条件下,细胞把某些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速率:用植物的单位鲜重、干重或原生质表示,或者在一定时间内所放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或所吸收的氧气的体积来表示。

呼吸商: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放出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与吸收氧气的物质的量的比率。 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重点)

压力流学说:筛管中溶液流运输是由源和库端之间渗透产生的压力梯度推动的。

韧皮部装载:指光和产物从叶肉细胞到筛分子-伴胞复合体的整个过程。 韧皮部卸出:装载在韧皮部的同化产物输出到库的接受细胞的过程。 配置:指源叶中新形成同化产物的代谢转化。 分配:指新形成同化产物在各种库之间的分布。

1.植物叶片中合成的有机物质是以什么形式和通过什么途径运输到根部?如何用实验证明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形式和途径?

答:形式主要是还原性糖,例如蔗糖、棉子糖、水苏糖和毛蕊糖,其中以蔗糖为最多。运输途径是筛分子-伴胞复合体通过韧皮部运输。 验证形式:利用蚜虫的吻刺法收集韧皮部的汁液。 蚜虫以其吻刺插入叶或茎的筛管细胞吸取汁液。当蚜虫吸取汁液时,用CO2 麻醉蚜虫,用激光将蚜虫吻刺于下唇处切断,切口处不断流出筛管汁液,可收集汁液供分析。 验证途径:运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5.木本植物怕剥皮而不怕空心,这是什么道理?

答:叶片是植物有机物合成的地方,合成的有机物通过韧皮部向双向运输,供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剥皮即是破坏了植物的韧皮部,使有机物的运输收到阻碍。

第八章 植物生长物质(重点)

植物生长物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

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并从产生之处运送到别处,对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激素受体:指特异地识别激素并能与激素高度结合的蛋白质。 植物激素突变体:由于基因突变而引起植物激素缺陷的突变体。 植物多肽激素:具有调节生理过程和传递细胞信号功能的活性多肽。 生长素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植物生长调节剂: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物质。

植物生长促进剂:促进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和伸长,促进营养器官的生长和生殖器官的发育,外施生长抑制剂可抑制其促进效能。

植物生长抑制剂:抑制顶端分省组织生长,使植物丧失顶端优势,侧枝多,叶小,生殖器官也受影响。

植物生长延缓剂:是赤霉素类,使植株矮小,茎粗,节间短,叶面积小,叶厚,叶色深绿,不影响花的发育。

1.生长素是在植物体的哪些部位合成的?生长素的合成有哪些途径?

答:合成部位---叶原基、嫩叶、发育中种子 途径(底物是色氨酸)----吲哚丙酮酸途径、色胺途径、吲哚乙腈途径和吲哚乙酰胺途径。

2.根尖和茎尖的薄壁细胞有哪些特点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相适应的? 答: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在细胞基部的质膜上有专一的生长素输出载体。

3.植物体内的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的生物合成有何联系。

4.细胞分裂素是怎样促进细胞分裂的?

答:CTK+CRE1——信号的跨膜转换——CRE1 上的pi 基团到组氨酸磷酸转移蛋白上——细胞核内反应蛋白——基因表达——细胞分裂

5.香蕉、芒果、苹果果实成熟期间,乙烯是怎样形成的?乙烯又是怎样诱导果实成熟的? 答:Met——SAM——ACC+O2——Eth(MACC) 诱导果实的成熟:促进呼吸强度,促进代谢;促进有机物质的转化;促进质膜透性的增加。

6.生长素与赤霉素,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与脱落酸,乙烯与脱落酸各有什么相互关系?

8.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在农业生产上有何作用? 生长素: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赤霉素:1.在啤酒生产上可促进麦芽糖化。2.促进发芽。3.促进生长。4.促进雄花发生。 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可用于蔬菜、水果和鲜花的保鲜保绿。其次,细胞分裂素还可用于果树和蔬菜上,主要作用用于促进细胞扩大,提高坐果率,延缓叶片衰老。 脱落酸:1.抑制生长2.促进休眠3.引起气孔关闭4.增加抗逆性 乙烯:1.催熟果实。2.促进衰老。

9.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促进剂、植物生长延缓剂和植物生长抑制剂各有什么区别?试各举一例说明?

10.要使水稻秧苗矮壮分蘖多,你在水肥管理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方面有什么建议?

答:在水肥管理中,在氮、磷、硫、锌的肥料的使用中,要适量不能使用太多,使用太多利于伸长生长。在植物生长调节剂方面,使用TIBA、CCC。

11.要使水仙矮化而又能在春节期间开花,用MH 处理好呢,还是用PP333 处理好呢?为什么?

答:用PP333 处理。原因:MH 是生长抑制剂,植株矮小,生殖器官也会受影响;PP333 是生长延缓剂,使用后,植株矮小,而不会影响花的发育。

13.作物能抵御各种逆境胁迫,是由一种激素起作用或多种激素协同作用?请分析。 答:多种激素协同作用。

第九章 光形态建成(重点)

光形态建成:依赖光控制细胞的分化、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汇集成组织和器官的建成。 暗形态建成: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表现出各种黄化特征。 光敏色素:吸收红光-远红光可逆转换的光受体。 去黄化:给黄化幼苗一个微弱的闪光出现的现象。 1.什么是植物光形态建成?它与光合作用有何不同?

答:依赖光控制细胞的分化、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汇集成组织和器官的建成,就称为光形态建成,亦即光控制发育的过程。光形态建成控制的是细胞的结构,光合作用控制的是物质的形成;光形态建成中利用红光、远红光、蓝光和紫外光,光合作用中利用蓝紫光和红光;光形态建成在植物的各个器官中进行,光合作用在叶片中进行。

4.蓝光和紫外光对植物生长有什么调节作用?

5..按你所知,请全面考虑,光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 答:光合作用,光形态建成。 6.光敏色素作用机理。

答:前体—Pr—Pfr——+【X】——【Pfr.X】——生理反应。 Pr——Pfr 为660nm;相反为730nm。

7.举例说明光敏控制的快反应。

答:快反应是吸收光量子到诱导形态变化反应迅速,以分秒计。有棚田效应,指离体的绿豆根尖在红光下诱导膜产生少量正电荷,可以吸附在带负电荷的玻璃表面,而远红光逆转这种现象。

8.举例说明3 种以上与光敏色素有关的生理现象。 答:棚田效应(快反应)、红光促进莴苣种子萌发和诱导幼苗去黄花反应(慢反应)。

第十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 细胞周期:新生的持续分裂的细胞从第一次分裂形成的细胞至下一次再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为止所经历的过程。

分化:分生组织的幼嫩细胞发育成为具有各种形态结构和生理代谢功能的成形细胞的过程。 脱分化:已有高度分化能力的细胞核组织,在培养条件下逐渐丧失其特有的分化能力的过程。 酸-生长假说:生长素诱导细胞壁酸化并使其可塑性增大而导致细胞伸长的理论。 细胞全能性:指植物体的每个细胞都携带着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组织培养:指在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中,将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进行培养的技术。 极性:指在器官、组织甚至细胞中在不同的轴向上存在某种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上的梯度差异.

生长大周期:开始时生长缓慢,以后逐渐加快,达到最高点,然后生长速率又减慢以至停止。 顶端优势: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 相关性:植物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协调的现象。

向性运动:由外界刺激而产生,运动方向取决于外界的刺激方向。 向光性:植物随光照入射的方向而弯曲的反应。

向重力性:植物在重力影响下,保持一定方向生长的特性。

感性运动:由外界刺激或内部时间机制而引起的,外界刺激方向不能决定运动方向。 生理钟:生物对昼夜的适应而产生生理上有周期性波动的内在节奏。

1.水稻种子或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其吸水过程和种子内有机物是如何变化的?

答:吸水过程分为三个过程:首先是急剧吸水,是由于细胞内容物中亲水物质所引起的吸胀作用;其次是停止吸水,细胞利用已吸收的水分进行代谢作用;最后是再重新迅速吸水,由于胚的迅速长大和细胞体积的加大,重新大量吸水,这时的吸水是与代谢作用相连的渗透性吸水。 种子内有机物变化:淀粉被水解为葡萄糖;脂肪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分解为小肽,再被水解为氨基酸。

3.为什么植物具有向光性和向重力性生长? 第十一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 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低温诱导植物开花的作用。 脱春化作用(devernalization):在春化作用结束之前,如遇高温、低温效果会消弱甚至解除。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