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910试题AB卷、0607卷及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910试题AB卷、0607卷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广 东 商 学 院 试 题 纸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卷)课程代码140193课程班号09级本科班共4页 --------------------------------------------------------------------------------------------------------------------

一、单项选择题(在以下每小题列出的四个被选项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答题纸相应的栏目。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基本内容; B.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功能作用 C.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品质; D.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实践基础。

2、依据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上可以划分: A.唯心论和唯物论;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具体科学和哲学;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认为具体的物的形态如水、火、气等是世界的本原的观点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4、近代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5、“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的观点。 6、整个认识的起点是: A.概念; B.感觉; C.知觉; D.表象。

7、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A.真理的本性决定的; B.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C.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共同决定的; D.认识的能动性决定的。 8、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A.具体性; B.客观性; C.终极性;

5

D.全面性。

9、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生物学、道德、宗教;

B.逻辑学、哲学、道德; C.法律思想、艺术、语言学; D.政治思想、哲学、宗教。

10、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 D.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1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12、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2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部分是: A.剩余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 C.绝对剩余价值; D.相对剩余价值。 13、垄断价格是:

A.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 B.成本价格加超额利润;

C.生产价格加垄断利润; D.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14、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观点的依据是: A.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15、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A.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 B.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C.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D.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

二、多项选择题(在以下每小题列出的5个被选项中有2至5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答题纸相应的栏目。每小题2分,共20分。)

1、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是: A.昂利·圣西门; B.沙尔·傅立叶; C.罗伯特·欧文; D.托马斯·莫尔; E.大卫·李嘉图。

2、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是: A.康德; B.黑格尔; C.笛卡尔;

6

D.休谟; E.费尔巴哈。 3、“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 E.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 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D.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E.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5、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是:

A.真理原则侧重于主观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B.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C.真理原则说明认定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D.真理原则体现了人的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E.真理原则侧重于现实性,价值原则侧重于理论性。 6、社会存在包括:

A.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 B.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 C.经济关系; D.全部社会关系;

E.社会生活的精神生产活动。

7、构成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要素是: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在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养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E.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8、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包括: A.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B.垄断组织与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 C.占统治地位的自由竞争; D.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E.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的竞争。

9、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是: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 B.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C.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E.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差别。

10、以下国家中目前仍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是:

7

A.泰国; B.越南; C.老挝; D.朝鲜; E.古巴。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 2、简述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4、简述剩余价值规律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5、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四、辨析题(先辨别正误,然后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25分。) 1、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2、“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3、“宿命论”不是英雄史观。

4、在知识经济时代,商品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5、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是金融资本。 五、论述题(10分)

试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六、材料分析题(10分)

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上,存在着各种表现形态。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有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是那个时代的真理,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因此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材料2

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又说:“不以新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请分析:

(1)材料1的思想倾向; (2)材料2的思想倾向。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