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管理案例分析 - 中原油田预算管理模式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高级财务管理案例分析 - 中原油田预算管理模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中原油田全面预算管理

各种预算管理模式比较表

模式 以 销 售 为 核 心 适用范围 标的企业 的企业 业 优点 现以销定产。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缺点 开发,不利于企业长远2.可能会忽略城北降1.以快速成长为目1.符合市场需求,能够实1.可能会造成产品过度2.处于市场增长期2.有利于减少资金沉淀,发展。 3.季节性经营的企3.有利于不断提高市场占低,不利于提高企业利有率,是企业快速成长。 润。 以 利 润 为 核 心 以 成 本 为 核 心 以现 退期的企业。 量为 业。 企业。 3.可能会过度赊销,增加企业坏账损失。 1.以利润最大化为1.有助于使企业管理方式1.可能引发短期行为,目标的企业。 利润中心。 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忽略企业长远发展。 2.可能引发冒险行为, 2.明确工作目标,激发员3.可能引发虚假行为。 工工作的积极性。 3.有利于增强企业集团的综合盈利能力。 1.产品处于市场成1.有利于促使企业采取降1.可能会只顾降低成熟期的企业。 的成本中心。 低成本的各种办法,降低本,而忽略新产品开发。 2.可能会只顾减低成2.有利于企业采取低成本本,而忽略产品质量。 扩张战略,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成长速度。 1.产品处于市场衰1.有利于增加现金流入。 1.预算中安排的资金投2.有利于控制现金流出。 入较少,不利于企业高衡。 机。 2.预算思想比较保守,力时机。 2. 大型企业集团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2.大型企业集团的理。 金流 2.财务困难的企3.有利于实现资金收支平速发展。 核心 3.重视现金回收的4.有利于尽快摆脱财务危可能错过企业发展的有(二) 中原油田所采用预算管理模式

1.预算管理模式

根据对中原油田自身情况与所处环境的分析,我们认为中原油田是以成本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原因如下:

(1) 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石油资源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石油作为一种

- 4 -

中原油田全面预算管理

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其开发和利用在国民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我国一直对石油公司采取了产量配置、指导、下达成本指标和投资计划审批等特殊政策。由于受制于量与价格的双重调控,中原油田根据市场变化,自主安排生产经营的意愿和能力都很有限,而使得其管理的重点偏重于生产运行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在这的背景下,中原油田的预算管理自然就选择了以成本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

(2) 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原油田只能依靠价格、成本优势取胜,而价格的竞争归根到底又是成本的竞争。成本竞争就需要企业采取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措施。而成本预算就是一种重要的内部控制工具,有利于将成本的事前、事中与事后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成本控制措施的效果。

(3)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作为投资中心,中原油田作为成本中心来管理。显然,对于中原油田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以采油厂为主体的成本中心的管理。由此,也就奠定了成本预算在中原油田预算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综上所述,中原油田选择以成本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有其历史必然性,积极的现实意义,这主要是由油田企业现实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水平所决定的。随着中原油田进一步向国际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还可能会选择更先进和更适合行业特点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

2. 成本预算管理模式的内容

中原油田把成本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组织财务管理和技术人员以油藏经营管理区为管理单元,细化成本管理的每个环节和过程,建立起系统的成本预算管理网络。

横向:将油藏经营管理区可控制总成本分解为9大类、37个项、164个控制点。9大类即:①电费;②作业费;③材料费;④青苗赔偿费;⑤设备修理费;⑥管线电缆维护费;⑦外部运输费;⑧厂内部劳务;⑨其他杂费。根据9大类因素占成本比重的差异,确定日常预算控制的优先顺序和工作重点。

纵向:根据成本预算控制责任人的不同,形成油藏经营管理区、班组、单台设备三级控制网络,将每项费用落实、承包到个人,实行成本“月预算、旬分析、日清清日结”的动态管理。建立成本预算倒逼机制,实施节点管理,寻找成本控制点和增效点,配套实施成本管理分因素控制量化评价体系,确保成本管理分因素控制工作落实到位。

三、 预算管理流程

(一) 预算编制

近年来,中原油田在成本预算管理上进行了大胆尝试,探索出了一套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取得了初步成效。

- 5 -

中原油田全面预算管理

中原油田企业的预算管理的目标就是以最小的投入来保证决策目标(油气产 量)的实现。为此他们采取了“三个优化,三个平衡”的预算编制办法:“三个忧化”就是在油气产量指标确定以后,由地质、工程、财务等部门一起通过评价和优选,达到对产量结构的优化、对地质开发方案的优化和对措施结构的优化,使其最大可能的满足产量和效益指标的要求。“三个平衡”就是按照优化后的实施方案,组织各生产单位和职能部门进行工作量预算平衡、物料预算平衡和外委外雇项目预算平衡。在此基础上,编制出财务预算。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重点抓好了以下5个环节的工作。

1.三个优化

“三个优化”是结合产量、成本、油价三要素对不同方案进行选优的过程,是编制财务预算的基础工作。

(1) 优化产量结构,原油产量可分为新井产量、老井措施产量和老井自然产量,三种产量结够的成本水平不同,不同的产量结构组合给企业带的效益也不同。如果油价较高,就可以多安排成本相对较高的老井措施产量计划,缓解老井自然产量的压力,实现增产增收;如果油价降低,则需要降低老井措施产量,相应增加成本较低的新井产量的比例,实现降本增效。

(2) 优化地质开发方,在可采储量的开发动用过程中。对地质、产能建设、工艺、面配套等方案和设计进行全面优化,要求每个项目都要拿出多个方案,通过科学评价,从中优选高效方案付诸实施。

(3) 优化措施类型,中原油田增加油气产量采用了不同的增产措施,不同类型的增产措施带来的投人产出也不同,在优化过程中,并不一定是产出越高的措施效益最好,要根据原油产量和效益目标。从不同的措施类型中筛选出最佳措施类型组合,以达到用最小的投人实现最佳经济效益。

2.工作量平衡会

工作量平衡会是生产计划编制的一个环节。每月中旬,由地质、工程等技术部门牵头,组织由各生产单位和财务等职能部门参加下月的生产工作量平衡会。

(1) 根据生产经营目标,各单位提出下月所有的开发、生产工作量计划,预计工作量实施后能够实现的产量目标,预算完成工作量所需的成本投入。

(2) 各部门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进行详细讨论按照地质上需要,工艺上可行,经济上有利的原则充分论证,减少投入大、效益差风险高的工作量,替代以投入产出效益好、把握性大的工作量。通过认真平衡安排油水井维护、新井投产、油水井监测、设备修理等具体的生产工作量,排出下月作量运行表,作为编制财务预算的依据。

- 6 -

中原油田全面预算管理

3.物料平衡会

物料平衡会是确定各采油厂材料物资消耗水平,编制材料消耗计划和预算 的重要环节,主要有三项平衡内容。

(1) 库存物资的平衡,按照不同单位的物料需求和各自的库存情况,调剂平 库,将物资从多余的库存中诵往急需的料库中,以减少物资的积压和资金的占用。

(2) 是预算资金和物料成本的平衡,根据年度成本计划和资金计划,对超 过平均计划较多的物料需求,在不同月份之间进行平衡,增加当月预算,减少以后月份的预算指标;对超预算较多的物料成本项目在不同的成本项目之间进行平 衡,增加物料成本预算指标,减少其他成本项目(如修理费等)的预算指标,以确保年度预算目标的实现。

(3) 对物料需求明显过高在成本项目或月份之间不好平衡的,督促回头进一步优化生产工作量,降低材料成车预算。

通过物料平衡会,加强了物料管理的计划性和慎密性,确定了全厂物料预算,并形成当月的材料消耗采购计划,分头上报审批。

4. 外委外雇项目平衡会

外委外雇项目就是需要委托或雇佣分公司外部单位提供产品或劳务的项 目,外委外雇项目平衡会是为了调内部劳务、组织项目招标、落实外付资金而召开的平衡会。企业管理部门根据生产需求编制好月度外委外雇项目计划,召集有关生产单位主管领导参加外委外雇平衡会,对每个项目进行核实。

(1) 核实项目是否生产所需。受成本和资金的限制,优先满足生产急需的项目,控制非生产性支出。

(2) 核实项目申报资金是否合理,资金计划能否满足。对每一个需要外委外雇的项目,都要认真审查预算所需资金,避免人为扩大项目投入;核实后的项目,如果资金计划不足,再进行资金平衡或者安排挂账。

(3) 核实分公司内部有无满足条件的队伍。采油厂内部不具备条件实施的项目,如分公司内其他单位具备条件,则优先安排分公司内部单位实施,节约外付资金。平衡调整后的外委外雇项目计划,经厂总会计师或经营厂长审定,上报分公司公开招标,选择施工单位,统筹安排资金。

5.基层预算的汇总和审定

预算委员会是采油厂的预算管理机构,负责预算的汇总、初审、审定、报批 下达与考核管理工作。各基层单位根据平衡会的具体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内,按 照标准格式编报出本单位的月度财务预算报告,财务预算报告要求井下作业费、修理费、运费等每一个项目的成本和资金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井号、设备或设施,

- 7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