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员助理技师与技师应知应会大纲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检验员助理技师与技师应知应会大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生产技能类员工成长路径应知应会大纲

行,一般不能用百分比抽样检验。

(2)过程检验制度 包括零件加工过程和装配过程中质量检验制度,它是质量检验中工作量最大的检验,也是整个质量检验工作的基础,所以必须制定出相应检验制度,要认真组织实施。

1)检查工要熟悉并严格按照产品技术标准、图样和工艺规程的要求,正确使用仪器仪表、量检具,按照质量检验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检验。

2)严格执行“三检”(自检、互检、专检)制,首件检验和巡回检验相当重要,它是避免造成加工件批量报废的主要措施之一。

3)检查工与生产工人所用的图样和量具、仪表要统一,如发现不统一时,应立即停止加工,查明原因。

4)装配质量检验是生产过程中最后一道质量检验工序,通过装配过程可以发现设计、工艺、加工过程和质量检验等方面的问题。

(3)最终检验制度 是产品出厂前的最后一道质量检验,对防止不合格品出厂、维护用户利益、维护本企业的信誉起着重要作用。

1)按照产品图样、技术标准或出厂质量验收标准,逐条逐项进行检验。

2)对于产品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除产品技术标准规定的检验项目外,还要按照国家或有关部门制定的规范所规定的检验项目、程序和方法,进行验证。 3)严格实现产品的外观质量检验。

4)对产品的质量证明文件和随机的技术文件、附件、备件以及包装质量应纳入最终检验的范围,按规定认真检验。

5)最终检验记录和报告应齐全、准确。还应建立产品质量档案,对最终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能盖合格印章和出具合格证。 6)最终检验包括出厂试验和型式试验两种。 二、不合格品的管理制度

不合格分为不合格品与不合格项,前者针对产品,后者针对质量体系要求。凡不符合产品图样、技术标准、工艺规范和订货合同等要求的成品、零部件均为不合格品。 1、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法 (1)废品的处理 (2)返修品的处理 (3)不合格品统计计算

5

生产技能类员工成长路径应知应会大纲

不合格品的统计计算公式

不合格率=(废品总量+疵品总量+返修品总量)/送检总量×100% 疵品率=疵品总量/送检总量*100% 返修品率=返修品总量/送检总量×100%

废品率=废品总量/(合格品总量+废品总量)×100%

第三节 质量检验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一、质量检验机构的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检验、监督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以及本企业制定的质量方针。

2)制定企业各项质量检验工作制度和各类质量检验人员岗位责任制,并严格贯彻执行。 3)根据有效的产品图样、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工艺规程等技术文件以及订货合同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对产品制造各环节进行检验,最后做出产品是否合格的结论。

4)对工艺规程中检验工序设置的合理性、可靠性、可检查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查会签,并编制质量检验指导书。

5)对外购物品入厂按质量检验规程和技术标准进行检查验收。

6)对零部件加工和装配过程中进行质量检验,并对产品的外观、包装、重量、标识、成套性和储存等进行检验和监督。

7)对不合格品的鉴别、标识和记录进行统计,并参与对不合格品的评价、隔离和处理。 8)负责或参与分析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发生的质量事故,提出处理意见,并报告厂长和有关部门。

9)组织进行产品的例行试验、可靠性试验、安全性试验以及其他分析与鉴定产品质量的实验。 10)对产品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掌握质量变化趋势,定期提出质量分析报告,并按照要求及时上报。 11)负责质量检验印章的管理。

12)负责或参与全厂检验设备、仪器、仪表、量检具、物理化学检验等设备的计划、添置、保管、使用、检定、检查、更新和报废等工作。

13)负责对质量考核指标规定的产品进行定期抽查,并对所有产品质量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判定结果的正确性负责。

14)负责组织检查工的技术培训和定期考核工作,根据考核结果颁发质量检验操作合格证。

6

生产技能类员工成长路径应知应会大纲

15)检查工对检验中的错检、漏检和误判负责。

16)参与工艺过程、工艺纪律、工艺设备、计量器具、文明生产的检查和监督。

17)参与新产品研制和老产品改进的设计评审、工艺评审、型式试验和技术鉴定及产品定型工作。

18)参与拟定提高产品质量的有关计划和措施;参与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可行性研究;参与企业选配套厂的考察审核工作。

19)参与用户访问和售后技术服务工作,及时进行质量信息反馈。 20)参与企业质量目标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中的诊断和检查活动。

21)负责收集和建立产品质量档案,并指定专职或兼职人员按程序文件规定的档案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以保证质量检验工作的可追溯性。

第四节 质量检验人员的素质要求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文化科学和生产技术知识。

3、了解和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 4、具有必要的质量分析能力。 5、具有适应工作需要的身体素质。

第五节 质量检验依据

产品质量检验的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产品图样、工艺文件、技术标准、订货合同及技术协议、明示担保和质量承誉等。检查工序有关的质量检验规程或质量检验指导书实施检验。 一.技术标准

7

生产技能类员工成长路径应知应会大纲

技 术 标 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方法标准 基础标准 产品标准 安全、卫生、环保标准 材料标准 零、部件标准 工艺标准 …………. 设计标准 制造标准 包装、储运标准 …………. 试验方法标准 检验方法标准 操作方法标准 设计方法标准 分析方法标准 抽样方法标准 分等方法标准 …………. 概念、名词、术语标准 符号、代号标准 优先数,优先数系数标准 结构要素标准 通用规则标准 计量单位标准 六项互换性基础标准 机械、工程制图标准 …………. 品种标准 尺寸标准 质量标准 ………….

第六节 产品图样

一、图样的定义与分类

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表示工程对象,并有必要的技术说明的图称图样。用于工程施工的图称为工程图样,用于产品制造的图称产品图样。产品图样分为总图、装配图、零件图。

二、产品图样的技术要求

产品图样是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最基本的技术文件,因此,产品图样应达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的要求,要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及有关各级的规定,应能全面表达产品组成的结构、零部件的位置和完整的轮廓。以机械产品为例,零件图样上应标注: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修饰涂层、材质、数量以及其他工艺、制造、检验等技术要求

第七节 工艺文件

工艺文件是指生产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检验、管理的主要依据之一,工艺文件的种类很多,但与质量检验有关的主要是工艺和质量控制文件。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