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预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预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发生火灾事故时,进行灭火的救护。 ⑶ 环保部门

提供事故时的实时监测和污染区的处理工作。 ⑷ 电信部门

保障外部通讯系统的正常运转,能够及时准确发布事故的消息和发布有关命令。

⑸ 医疗单位

提供伤员、中毒救护的治疗服务和现场救护所需要的药品和人员。 ⑹ 其他部门

可以提供运输、救护物资的支持。 (三)救援物资

救援物资分布情况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名称 单位 部位 负责人

六 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一)事故处理原则

1、消除事故原因; 2、阻断泄漏;

3、把受伤人员抢救到安全区域;

4、危险范围内无关人员迅速疏散、撤离现场;

5、事故抢险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和必要的防范措施后,迅速投入排险工作;

(二)应急处理和控制措施

1、发现或发生小型火灾,现场操作人员就近取的灭火器材及时进行灭火;火势较大,不宜自己处理的要立即撤离,通知消防部门进行协调灭火,在安全地带向厂应急救援小组报告。

2、工艺及机电设备等发生异常情况时,应迅速报告班组长,班组长通知有关岗位协调处理,必要时按步骤紧急停车。

3、发生停电、停水、停气时班组长统一指挥本班组采取措施,防止系统超温、超压、跑料及机电设备的损坏。

4、发生爆炸、着火、大量泄漏等事故时,要马上撤离现场,并对周围相关人员进行告知,同时尽快通知班组长,班组长现场解决不了的,向上级应急救援人员报告。

发生以下情况,应急救援、抢险人员可以先撤离事故现场再报告:

⑴ 事故已经失控;

⑵ 个体防护装备已经损坏,危急到自身生命安全; ⑶ 发生突然性的剧烈爆炸,危急到自身生命安全。

发生下列情况,指挥部必须下达让应急救援、抢险队员撤离的命令: ⑴ 事故已经失控;

⑵ 应急救援、抢险队员个体防护装备损坏,危急队员的生命安全时; ⑶ 发生突然性的剧烈爆炸,危急到自身生命安全。 (三)人员疏散方案

听到各区域需要疏散人员的警报时,区域内的人员迅速、有序地撤离危险区域,并到指定地点结合,从而避免人员伤亡。装置负责人在撤离前,利用最短的时间,关闭该领域内可能会引起更大事故的电源和管道阀门等。

1、事故现场人员的撤离:

人员自行撤离到上风口处,由当班值班长负责清点本班人数。当班班长应组织本班人员有秩序地疏散,疏散顺序从最危险地段人员先开始,相互兼顾照应,并根据风向指明集合地点。人员在安全地点集合后,班长清点人数后,向生产管理部报告人员情况。发现缺员,应报告所缺员工的姓名和事故前所处位置等。

2、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

由事故车间负责报警,发出撤离命令,接命令后,当班负责人组织疏散,人员接通知后,自行撤离到上风口处。疏散顺序从最危险地段人员先开始,相互兼顾照应,并根据风向指明集合地点。人员在安全地点集合后,负责人

清点人数后,向车间主任报告人员情况。发现缺员,应报告所缺人员的姓名和事故前所处位置等。

3、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负责抢险和救护的人员在接指挥部通知后,立即带上救护和防护装备赶扑现场,等候调令,听从指挥。由组长分工,分批进入事发点进行抢险或救护。在进入事故点前,队长必须向指挥部报告每批参加抢修(或救护)人员数量和名单并登记。

抢修(或救护)队完成任务后,队长向指挥部报告任务执行情况以及抢险(或救护)人员安全状况,申请下达撤离命令,指挥部根据事故控制情况,必须做出撤离或继续抢险(或救护)的决定,向抢险(或救护)队下达命令。队长若接撤离命令后,带领抢险(或救护人员)撤离事故点至安全地带,清点人员,向指挥部报告。

4、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

当事故危急周边单位、社区时,由指挥部人员向政府以及周边单位书面发送警报。事态严重紧急时,通过指挥部直接联系政府以及周边单位负责人,由总指挥部亲自向政府或负责人发布消息,提出要求组织撤离疏散或者请求援助。在发布消息时,必须发布事态的缓急程度,提出撤离的具体方法和方式。撤离方式有步行和车辆运输两种。撤离方法中应明确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注意事项、撤离方向和撤离距离。撤离必须是有组织性的。 (四) 抢险、救援

1、抢救原则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