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专题练习-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8年高考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专题练习-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8年高考生物专题练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答 案

1~5.DACCC 11.

(1)DNA中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RNA中的五碳糖为核糖 (2)DNA聚合酶 (3)G—C

(4)DNA双螺旋结构较稳定,RNA单链较不稳定 12.

(1)细胞分化 (2)翻译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

间期

造血干细胞都是来自同一个细胞的有丝分裂

DNA特有碱基为T,RNA特有碱基为U

6~10.BABAD

(3)核DNA的复制和转录(或染色质复制和核DNA的转录) 13.

(1)蛋白质(糖蛋白) (2)胞吞 (3)U—A

溶酶体 逆转录酶

(4)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核糖体等结构,病毒在其中无法增殖 (5)切断传播途径 接种疫苗

1 / 4

2018年高考生物专题练习

遗传的分子基础

解 析

1.

解析:甲组中部分R型菌可转化为Penr S型菌,使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后小鼠不可康复;乙组中可观察到两种菌落,加青霉素后只有Penr S型菌的菌落能继续生长;丙组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R型菌不能生长,也不能发生转化,所以不会出现菌落;丁组中因为Penr S型菌的DNA被水解而无转化因子,且R型菌不抗青霉素,所以无菌落生长。 2.

解析:TMV放入水和苯酚中后,RNA和蛋白质分离,A项正确。通过接种的方式,TMV的蛋白质可以进入烟草细胞中,B项错误。此实验不能看出TMV的RNA在烟草细胞中进行了逆转录过程,C项错误。此实验说明RNA是TMV的遗传物质,D项错误。 3.

解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有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噬菌体的DNA复制及表达需大肠杆菌A项正确。提供原料、酶和能量等,噬菌体的DNA上有m个碱基对,共有2m个碱基,其中胞嘧啶有n个,即C=n,则G=n,A=T=(2m-2n)/2=m-n,DNA中的氢键数为3n+2(m-n)=2m+n(个),B项正确。噬菌体繁殖4

431

代,产生2即16个子代,子代中全部含有P,C项错误。噬菌体DNA第4次复制需要的腺嘌呤脱氧核苷4-1

酸数为2(m-n)=8(m-n)个,D项正确。

4.

解析:①处为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位点;③处为氢键,是DNA解旋A项正确。B项正确。酶的作用位点,②处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若该DNA分子中一条链上G+C=56%,

15

那么在整个DNA分子中,G+C=56%,A+T=1-56%=44%,A=T=22%,C项错误。把此DNA放在含N的15

培养液中复制2代,得到4个DNA分子,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DNA分子中均含N,D项

正确。 5.

解析:杂合链中,mRNA与DNA模板链的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氢键,A项正确。DNA双链中嘌呤的数目与嘧啶的数目相等,mRNA为单链,无法判定其上嘌呤与嘧啶的数目关系,所以R-loop结构中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碱基总数不一定相等,B项正确。据题意知,单链DNA为非模板链,一般不能转录,如果转录,其转录的mRNA与模板链转录的mRNA互补,C项错误。R-loop结构的形成影响模板链的转录,从而影响遗传信息的表达,D项正确。 6.

解析: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A项正确。图示基因突变时,A—T碱基对被G—C碱基对替换,新基因中(A+T)/(G+C)的值减小,但(A+G)/(T+C)的值不变,B项错误。RNA聚合酶在细胞核中参与转录过程,C项正确。DNA复制时两条母链均为模板,复制形成的

2 / 4

两个基因相同,D项正确。 7.

解析:根据图1中RNA聚合酶的位置可知,该过程进行的方向是从右向左;根据图2中多肽链的长度可知,该过程进行的方向是从右向左,A项正确。图1中乙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丁为胞嘧啶核糖核苷酸,两者不是同一种物质,B项错误。图2中共有RNA.多肽和蛋白质三种大分子物质,C项错误。图1中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C—G、G—C,而图2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U—A.C—G、G—C,图1和图2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D项错误。 8.

解析:图甲表示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图乙表示RNA的复制和翻译过程,图丙表示RNA的逆转录、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过程。正常人体细胞内不会进行RNA的复制和逆转录过程。1.4.6.8过程的产物为RNA,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但10过程表示DNA的复制,需要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1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3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参与。病毒不具有独立代谢的能力,不能单独进行图甲、乙或丙所代表的新陈代谢过程。 9.

解析:由题意可知,转录成反义RNA的模板链与转录成mRNA的抑癌基因模板链是互补的,A项错误。由题图可知,该反义RNA可以和抑癌基因转录的mRNA结合,使抑癌基因不能表达,从而导致正常细胞癌变,能够抑制该反义RNA形成的药物有助于预防癌症的发生,B.D两项正确。反义RNA能与DNA互补结合,所以可以作为与其互补的DNA的探针,C项正确。 10.

解析:图一所示为转录过程,相当于图三的⑩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A项正确。若图一的③中A占23%,U占25%,即A+U 占48%,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控制③合成的相应的双链DNA片段中A+T占48%,而A=T,因此该双链DNA片段中A占24%,B项正确。图二所示为翻译过程,相当于图三的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C项正确。只能发生在某些被RNA病毒侵染的生物细胞中,D项错误。 11.解析:

(1)DNA与RNA相比,主要区别是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特有的碱基是T,而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特有的碱基是U。

(2)图2是由脱氧核苷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脱氧核苷酸链,它的形成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催化。 DNA分子中氢键越多,DNA分子热稳定性越强,G—C之间有3个氢键,A—T之间有2个氢键,DNA(3)

中G—C碱基对的比例越高,DNA的热稳定性越强。

(4)RNA是单链结构,其结构稳定性较差,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其结构稳定性较强,所以单链RNA更容易发生变异。 12.解析:

(1)由造血干细胞形成系列幼红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由于造血干细胞都是来自同一个细胞的有丝分裂,因此某个体所有造血干细胞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

(2)蛋白质是经过翻译过程形成的;由图可知,图中能合成血红蛋白的细胞有中幼红细胞和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

3 / 4

(3)解旋过程发生在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中,某毒素能与染色质结合,导致染色质中的DNA不能解旋,因此在该毒素作用下,造血干细胞内的核DNA的复制和转录(或染色质复制和核DNA的转录)过程受阻,而DNA的复制和转录都发生在分裂间期,因此这会使造血干细胞停留在细胞周期的间期。 13.解析:

(1)T淋巴细胞表面的CD4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糖蛋白)。

(2)HIV以胞吞的方式进入T细胞,并在溶酶体的作用下脱去衣壳,释放出病毒核酸。

(3)③过程是DNA复制,②过程是逆转录,需要转录酶参与催化。与③过程相比,②过程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U—A.

(4)用CD4受体修饰过的成熟红细胞会被HIV识别、入侵,而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核糖体等结构,因此HIV在成熟红细胞内无法增殖。

(5)对于微生物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通过接种疫苗来保护易感人群是目前预防微生物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

4 /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