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知识的整体性。在进行教材分析,确定教学内容,选择和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法时,要注重考虑以下几方面:

1.架构易于学生理解的教学内容。

思路: 梳理教材,在繁杂的信息中找到“多点信息的源头”。

大信息量是新教材的一个共同特点。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教师如果不能深入细致的研读文本,是很难教的得法,教的得体,教的生动,教的有效的。针对一个单元或一个课时的内容,教师要善于梳理教材,理清主干,提炼文本,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细致的梳理与分析,在繁杂的信息中找到“多点信息的源头”。

方法: 教师备课时要统筹安排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正确把握单元内各课之间的联系,合理安排各课的教学内容,科学分解单元内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单元内各课时的特点,形成以听、说、读、写为各自侧重点的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认真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找到一个能辐射全篇的“切点”,以此切入统领整个单元,逐步展开教学,引领学生思路清晰的走进文本,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已有知识建立联系,使相关的语言知识从独立的点串连成线,这样教学内容从并联走向串联。那么语言知识就会变得繁多而不零碎,分散而有序,相互之间就会因为存在某种联系而形成网状的、立体的语言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和建构。

学生接触到的与某一话题相关的材料越多,就越能接近自然语境,所学内容就越易理解,记忆也就越深刻。尽管话题相同,但不同的材料提供的语汇不同,学生能学到更多的内容。这样一来,他们就越能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话题信息网,以后无论是听、说、读或写,都有大量的新鲜语汇可供使用,运用起来也就更灵活。同时,由于是自己所熟悉的话题,学习起来更容易,因而就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成就感。

在单元话题目标的基础上,综合设计每一课时的具体内容。不让某个课时内容过于单薄,也不让某个课时内容过于繁重,达到一个教学的优化平衡。同时,在不同的课时,又有不同的语言技能培养的侧重。 2.单元内各课时目标具有层次性和连续性。

教师要整体进行单元教材分析,通过确定基于单元的课时语言知识和技能目标,实现单元各课时目标的螺旋上升。 将教学内容的各个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处理,进而全面、综合达成所设定的教学目标。

3.围绕一条主线设计活动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任何教与学过程中,都应有一条清晰的思路,即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教师的“教路”如果能尊重知识的逻辑结构,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就能

5

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为学生的“学路”,达成促进学习者学习的目的。如何选择教学主线呢?这条主线应是围绕核心概念展开的。

教师分析要围绕核心语言,在话题下延伸和拓展,抓住主题设置语境,既从语言运用角度出发分析单元教材,整合教学内容。

教师话题分析的步骤:分析出属于课标中的哪个话题类,有时是非常清楚的,有时就不够清楚,需要分析和归属;在确定了话题范围后对话题包含的层面进行梳理;对前面学过的单元中涉及的相关话题内容做出总结;再根据自己的教学对象确定教学范围。

4.语言实践活动贯穿,让学生快乐体验英语学习的过程。

“学生的发展”永远是教育教学的主题,每课时教学设计教师要考虑的不仅是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能够习得多少知识,要更加会关注到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以一种健康、积极的状态投入其中,从多方位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小学英语教材大多数文本都蕴涵着一条情感主线,如趣味点、育人点等。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教材的情感教育资源。

总之,基于单元整体视角下的教材分析利于教师对教材有效开发和利用,利于教师更好盘活单元或课时的教学内容,为教学语境创设,为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及学生语用能力提升等奠定基础。这要求教师对某一单元,某本教材,某套教材都有适度的整体把握能力。 1. 什么是概念图?

所谓概念图,就是用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加上关键词和关键图像,储存、组织和优化信息。具体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话,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直观的话题概念。 分析课例:

6

2. 在哪些教学环节能够使用概念图?

1 )可以用在对整个单元目标的制定方面。例如,在杨朔老师的这节课上,概念图的中心图像就是 London ,单元整体目标分为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情感态度。当然,这个单元整体目标的制定也可以用表格来绘制,但是相比较而言,概念图更加立体、直观,如挂钩一样,把具体内容和话题层层链接,使人一目了然。

2 )概念图也可以用于每个课时的教学流程方面。

3 )概念图还可用于学生对整个单元知识脉络的梳理方面,可能这是需要学生回家完成的内容。

4 )在课上,教师更可以借助概念图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结构、突破重点难点。因此,在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制定、语言结构关联分析等方面都可以使用概念图。

3. 如何运用概念图建立相关内容的联系?

首先,我们要确定单元的话题是什么?如赵立英老师的单元话题是: Body parts ;杨朔老师的单元话题就是“伦敦”。

其次,我们要像两位老师那样,做好学情分析和学情调研。学情分析是做好单元整体设计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知道学生会什么、不会什么,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目标制定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可以分三个部分进行:学生对于单元话题的词汇、句型已知情况,未知情况;学生对于单元话题的已有生活经验;对学生进行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的分析。在做好以上内容后,教师要打通课时,从单元的角度来设计这个单元的目标,即语言知识目标、语言技能目标、语言策略目标、文化意识目标、情感态度目标等。把每个目标所涵盖的具体内容,在概念图上逐一罗列出来。然后看一看如何调整、重组具体内容,使它们更加科学、合理地纳入每个课时的教学中。例如杨朔老师这节课,就把伦敦的名胜 Tower Bridge 从第二课时调整到第一课时, Buckingham Palace 从四年级的教材中调整到三年级的教材中,均归入 Sightseeing Tour 。这样的调整,使伦敦的“著名景点游”更加充实。

最后,教师就可以用概念图具体地完成教学流程。根据单元话题,教师尽量使每个环节之间,以及每个环节和话题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完成,都是呼应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例如在下面的概念图中,把两个课时的内容变成一次精彩的“伦敦游”,从外在的“ Sightseeing Tour ”到内在的“ Food Tour ”、“ Museum Tour ”、“ Art Tour ”。在不同的游览中,都引导学生使用形容词,对这些景点、这些食物、这些艺术品进行描述,落实本单元的知识目标中的“学会用形容词来描述物品及地点。”

所以,概念图把话题、教学环节、具体教学内容进行了串联,层层深入,形成网状的知识链。建立横纵相向的联系,横向加宽,纵向加深从并联走向串联

7

4. 怎样借助概念图提升学生语言技能?

概念图能帮助学生理清教材的结构。看似散落的语言知识,其实都有一条或明或暗的逻辑线索。帮助学生理清这条逻辑线索,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到语言技能,对学生的说的能力、读的能力、写的能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杨朔老师这节课上,就有利用完成后的概念图,让学生当“小导游”的活动。概念图上关键信息的提示,降低了口语表达的难度,使学生在提示词的帮助下,很好地完成了口语表达的任务。

在这节课上,杨朔老师引导孩子读了一些小的语段,然后把这些语段的内容,还原成 Food Tour, Museum Tour, Guide Tour 三个方面,帮助学生把零散信息进行逻辑化分类,对提升孩子的阅读技巧是非常有益的。

当然,在这节课上,并没有写的任务。但是,在作业中却有。学生可以自制一幅概念图,以自己想写的一处地方为中心话题,然后画出概念图。如要写的是 National Gallery (国家美术馆),可以写出建立时间、作品数量、著名作品等等。所以说,概念图在帮助学生提升听、说、读、写的技能方面,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帮助。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