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式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以正宁四中为例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作为人生观和价值观可塑性较强的群体,在中小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一项奠基工程。本文以正宁四中近几年的教育工作为例,重点分析目前中小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态势、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校; 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精华,又体现时代精神和要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三个倡导” (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强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不仅是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大举措,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首要任务。作为育人前沿阵地的学校和课堂,如何加强和推进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成为各中小学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一、目前正宁四中开展培育工作的基本情况

正宁四中地处湫头,在校学生850人(其中高学生650人,中学生200人)。近年来,全国各地学校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摆上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正宁四中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也不甘示弱,经过长期的培养、教育,全校学生展现了健康向上的人生追求和精神风貌。

正宁四中一贯坚持教化育人,着眼德才兼备,促进自我提升的教育原则。为使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学校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即习仲勋故居。组织学生参加军训、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共组织学生赴南邑敬老院进行了三次文艺汇演,培养了学生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针对“学困生”(即厌学、逃学、迷恋网吧等学习上遇到困难和障碍的学生)日见增多的现状,本校组织了经典诵读和团体操表演项目,并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辅导站,及时为有心理包袱的学生解开思想疙瘩、摆正人生航向,通过征文比赛、书画比赛,校园歌手大赛、舞蹈大赛、文艺汇演等活动活动平台,积极倡导健康文化,陶冶中小学生思想情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尽管正宁四中在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教育上取得了不凡的业绩,但不可否认,目前社会上多种思想观念交锋、碰撞,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外界各种思潮持续涌入,已经对学生的思维理念和价值取向形成产生了各种不良影响。

(一)当前正宁四中学生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中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培树关键时期,由于课堂教育效果有限、自身分辨能力较弱,面对市场经济发展和网络信息的高速发达带来的外界价值观多元化趋势,容易产生种种片面认识,不能正确看待现实社会的主流和支流。第一,少数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不够了解,有的甚至未听说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词,能完整复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四个层面的人少之又少。第二,部分学生反映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空乏、形式单一。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思想品德教育以“说教、灌输”为主,“内容空洞、乏味”,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上并无两样,内容“大、空、虚”,授课方式是我讲你听、我教你学、我说你做。第三,部分学生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好多学生社会主义觉悟还不牢固,理想信念还不坚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还有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个别学生贪图安逸享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有所滋长;部分学生缺乏应有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法制观念淡薄,有的中学生甚至

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各类因素分析。一是家庭的影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①父母、长辈不良行为的影响;②父母、长辈教育方法不当,正确引导不够的影响;③家庭结构缺损,家庭关系不和,子女得不到父母细心调教和关怀的影响。二是社会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市场经济对中小学生尤其是年龄较大的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具有一些消极方面的影响。由于市场经济遵循的是价值规律,其驱动力是逐利思想,商品进入市场进行交换就是为了盈利,所获利润的高低成为评价市场行为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因此很容易导致拜金主义的产生。扩大到同学关系中,就会诱发缺乏理想,只讲实惠不思进取奉献,甚至有的学生为贪图享受挺而走险。在道德观念上,导致集体主义精神减弱,社会责任感淡漠。在生活方面,引发贪图享乐、追求高消费;②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外界条件腐蚀、毒害着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③当代中小学生没有经过艰苦生活的磨难,心理十分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和自控能力、抗诱惑能力差,甚至心理错位和行为反常。三是学校的影响。①受应试教育的深度影响,我国包括思想品德课在内的基础课程,均“以考试成绩论英雄、定成败”,其教学以课堂灌输、死记硬背、题海战术为主。学校忽视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放松或忽视德育。视升学率为学校的生命线,认为德育可有可无,不够重视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人们对德育的认识上出现的这种严重“错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生命观、价值观的形成;②个别教师不重视师德修养,不能为人师表。有的教师唯我至上,不关心尊重学生,对学习好的学生无原则地偏袒纵容,对学习差的或犯过错误的学生,挖苦讽刺,冷漠歧视,甚至体罚或“鞭策”,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有些教师出言不逊,行为不轨,追求名利,奇装异服,给一些品行不良的学生起了坏的“示范”作用;③一些教师处理问题感情用事,方法简单,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仅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反而增大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四是信息媒介的影响。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各种信息无不影响着人类生活,中小学生的成长亦不例外。毫无疑问,社会的主流信息宣传导向是好的,但是也不能忽视网络信息中存在着一些格调不高的东西,它们对中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一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的下滑,学习成绩下降,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是与社会上的一些黄色信息、不健康的网吧和一些低级趣味的广告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三、进一步做好培育工作的相关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思想道德领域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作为人生观和价值观可塑性较强的群体,对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无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奠基工程。为了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转变观念,回归教育正道,从小抓起,从细节抓起。中小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从对中小学生的培养教育来看,价值观培育是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的需要,是进行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施行的“重能力、轻素质”、“只唯分数、不讲道德”的应试教育观念,已经对许多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要改变当前这种由于长期以来道德教育弱化导致学生价值观取向失准的局面,首要的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应试教育”“为才而是”的能力观,要树立起“既要做好知识传授、更要注重道德养成”的综合育才观。要正确认识当前中小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张扬的现状,从小抓起,从思想品德教育抓起,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抓起。具体来讲,学校需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构建好德育课程体系和校本教材体系,采用创新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多用生动的形式、感人的事例和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人的情操。充分利用好学校周边的社区资源,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国民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的养成是不可缺少的。多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博物馆,了解历史,放眼世界,明辨是非,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要让中小学生多参加义工活动,树立主人翁的意识,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通过道德践行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坚决防止“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道德上的侏儒”,“高分低德”等违背教育初衷的不良现象再次出现。 二是重视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拓展培育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层面的基本内容十分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内涵也极其深刻,要想取得良好的培养、教育效果,一方面要继续重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始终是培育工作的基础,搞活课堂教学对中小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应借鉴、吸纳优秀的传统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授课方式,抛弃说教式、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在体验式、分享式学习中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层面的基本内容,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丰富内涵。另一方面,要设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和实践锻炼中增长见识、磨砺品质、提升素质,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社会公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荣辱观教育、劳动观教育、自觉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等等,全面提高培育工作的亲和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教育学生砥砺品格、磨练意志、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着力锻造和培育中小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培育工作网络。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密不可分。培育工作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多元化的价值观给中小学生的成长带来迷茫和混乱,家庭、社会的消极现象、阴暗面直接冲击中小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成。“五天的教育抵不过一个星期六”,“学校的40分钟教育抵不上家长一句话,抵不上社会一分钟”。要想让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逐步达到“同频共振、良性互动”的佳境,应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培育工作网络,首先,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培育工作的主阵地。应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培育工作摆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其次,要创建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各部门、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发挥各自优势,主动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学校的培育工作。文化、公安、工商等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加大力度整治网吧,规范文化娱乐市场秩序。再次,要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应着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创造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使青少年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品行修养给孩子做出榜样。同时,设法办好“家长学校”,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特别是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不仅要教育孩子学习知识,更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人,设法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