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 教学计划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高二化学 教学计划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教学计划

科目 说 明 化学 年级 高二 备课组 化学组 备课组长 李飞雪 1、本学期计划于2015年7月20日结束,共计20周。考试、机动两周,实际上课18周。 2、教学计划要在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真制定,同科教师应有共同研究。 3、计划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教材分析、目标要求、具体措施、教学进度、教研专题等。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重视学生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的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此计划第一周在教研组中交流,并于3月12日前交教务处。 教 研 组 意 见 年 月 日 教 务 处 意 见 年 月 日

1

2014——2015学年度 第 2 学期 选修4 教学计划 我们年级有11个理科班,其中特优班1个;实验班6个,普通班4个;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化学学科的学习情况不同,也就是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样。特优班的化学基础相当扎实,可以逐步向高考难度靠拢,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尖子生的培养,使其能更好的适应高考,在将来的高考中取 一、 得好的成绩。而实验班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也还可以,应该备 课 组 学 生 情 况 分 析 逐步加强对知识的难度深化,但不能直接来高考难度的题目,需要一个时间上的缓冲过程。 普通班的学生很大程度上基础较弱,我们应该不断的在基础上发展,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的向上提高,以期在将来的高考中取得一定成绩。 2

化学反应原理是人类总结得到的关于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涉及化学反应的能量转变、方向、限度、速率以及机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设置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以及“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三个专题。“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包括化学能与热量、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以及化学对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贡献等内容。“专题2 二、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研究化学反应发生的方向、限度和速率所遵循的规律,包括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以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 衡的含义及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等内容。“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着重介绍化学平衡原理的一些应用,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以及沉淀溶解平衡等内容。 教 《化学反应原理》作为继必修课程《化学1》、《化学2》之后的选修课程,编写时,在继承科学传统的基础上,建构了新的内容体系,在内容的编排上更好地融合了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化学学科发展的线索,更加关注材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与原教材相比,主要有以下四大变化: 1.教材内容有所增加 分 与原教材相比,主要新增了以下内容:焓变、熵与熵变、盐桥、化学析 反应的方向性、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电离度、电离常数、沉淀溶解平衡等。 对于新增内容,我们首先要理清其中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认识《课程标准》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要求,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2.教学要求有所提高 本模块是为了满足有志于从事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的选修课程,为了帮助这部分学生构建完整和系统的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为他们将来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课程标准》和原《教学大纲》相比,要求有所提升。现仅列举几例比较如下: 内容 盖斯定律 原要求 阅读 现要求 能应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3

原电池 化学平衡常数 各种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 无盐桥 了解 利用碰撞理论 解释 有盐桥 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 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的转化率 利用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解释 3.内容组织有所变化 (1)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理解基础知识 ①设置探究活动:教材共设置了19个的“活动与探究”引领同学们积极投身实践活动,在“做中学”的自主探究中享受获取知识的快乐。还设置了3个“观察与思考”,学生通过对展示的实验、图表的观察,领悟其中蕴涵的化学道理,迸发出化学思维的火花。 ②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共设置了20个“交流与讨论”,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情景,引导同学们展开讨论,为充分表现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提供了机会。还设置了10个“问题解决”,每当学完一个化学原理或规律之后,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解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③呈现微观过程:教材利用插图将一些微观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一些抽象的的知识直观化,利于学生理解掌握。 (2)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①探究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探究能力。 ②归纳方法:教材采用“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等栏目,创设一个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景,设计一组组实验或问题,启发学生去探究隐藏在表象背后的实质,进而归纳出一些规律和特点。 ③演绎方法:教材采用“问题解决”、“信息提示”等栏目,让学生在已掌握的原理和规律的基础上,运用演绎推理解决具体的化学问题,以达到落实知识、技能和发展思维的能力等目的。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