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自然辩证法》 复习思考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自然辩证法》 复习思考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①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具有客观性,伪科学则没有; ②科学基于理性,伪科学基于信仰; ③科学经得起实践检验,伪科学则不能; ④科学具有可重复性,伪科学不具备此特征;

⑤科学理论结构具有逻辑完备性,伪科学缺乏逻辑完备性; ⑥科学欢迎批判,伪科学拒绝批判。

第八章 技术观的基本问题

1. 技术的基本界定可以从哪几方面加以理解?P208

关于技术的理解和界定,需要涉及到技术的人工物,技术知识(技术规则与理论)以及技术活动。在此引用中大张华夏教授的观点:

技术是人类实现目标的实践智能体系,其中,人们设计、制造、调整、运作和监控各种人工事物及人工过程的知识、方法及技能等构成了这一智能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构成了我们理解技术的核心方面。

2. 技术人工客体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对于理解技术设计有什么意义? (1) 性质:

技术人工客体具有结构和功能的二重属性。一方面,它是带有特定物理结构的物理客体,其行为是由自然律来支配的。另一方面,也是技术客体的一个本质的方面,就是它的功能。一个技术客体的功能是以目的论的方式来被描述的。 (2) 意义:

技术客体二重性的知识对于技术设计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设计的概念,首先的意思就是对一个物体客体做出完整的描述,使得在这描述的基础上这个客体能制造出来。但是,一个设计不仅仅是被设计事物的物理性质的完整描述,而且还应该包含(至少是暗含着)了关于这一物理系统怎样能够实现所要求的功能的理解。或者说,技术设计需要表明一个技术客体如何在物理结构基础上实现特定的功能。

从技术知识、技术设计对技术客体知识的要求来看,技术客体的二重性已经成为我们理解技术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4. 技术与科学的关系如何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核心是什么? (1)

在前科学时期,技术活动往往从观察开始,再到发现,最后是应用。科学认识和技术之间是混乱、无规律的状态。

在技术和科学融合的时期,第一阶段是15-19世纪中叶,技术与科学开始相互融合,但是技术的发展主要动力还是来自生产和实践;第二阶段是19世纪中叶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高技术发展需要以科学的重大发现为前提和基础。

纵观技术发展的历程以及对技术的定义,可以看到技术并不是科学的应用或应用科学。技术在自身的进化中发展出相对独立的、并区别于科学的知识体系与

社会规范,二者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核心、社会规范。 (2) 区别的核心:

a. 研究目的不同:科学的首要目的是“求知”;技术的基本目的是“求用”。 b. 研究对象不同: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人工自然系统。 c. 研究核心不同:科学的理论与规律告诉我们事物是如何的;

关于技术的知识则告诉我们如何做,应当怎么做。

d. 社会规范不同:

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规范,可以理解为默顿所提出的:普遍主义(世界主义)、知识公有、无私利性与有条理的怀疑主义这几项基本原则。

这四项基本原则对于技术共同体来说并不完全适用。技术是有国界的;技术的知识,在一定时期里(即在它的专利限期里)是私有的;技术有专利,有知识产权。

第九章 技术方法

3. 理解技术问题的核心是什么?技术问题如何进行情景分析? 理解技术问题的核心是技术认识的方法论问题,一般可分为六个步骤:确定问题;目标选择与评价标准的确定;系统综合;系统分析;最优系统选择;计划实施。 技术问题如何进行情景分析: (1)确定问题;

(2)同时进行决策(包括目标选择和最优系统选择)和系统综合与分析; (3)实话制订的计划;

(4)各步骤间既联系又相互影响,要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进行修改,实现最优。

5. 常规技术设计中哪些方面的知识使之可以区别于科学知识? 常规技术设计的基本概念由运行原理和常规构型两个核心构成。其中运行原理和常规构型是为了达到某种实践目的,说明应该怎样做的问题,它们可以由科学发现来触发,但并不包含在科学知识之中。它们的构成区别于科学知识的技术知识的实体。

操作原理提供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重要差别—它起源于科学知识实体之外,并以服务于某种先在的技术目的而存在着。

6. 技术规则有什么特点?其评价的核心是什么?P246 (1) 相比于科学规律,技术规则的特点:

1)二者论域不同。技术规则是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的某种普遍性的技术行为序列;科学规律是规定一个自然事件的过程论域是整个实在世界。 2) 二者表达方式不同的。技术规则用规范的陈述表述;科学规律是用描述的或说明的陈述来表述。

3)技术规则的成功,不一定是对所涉及到的科学规律的“真”的支持。 (2) 核心是:要看手段能否实现所规定的目的。

第十章 技术的演化发展

1. 社会需求是推动技术发展的核心动力吗?P258

科学理论、社会需求、现象发现、技术自身的构成了技术发展的动力体系,仅仅从单一的方面来考虑技术发展的来源是不够的。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包含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因素作用的复杂过程。

根据Richards的估计,技术开发的社会需要导向是大量的,但是重大的技术革命大多来自科学理论的推动。知识

上述四种发展模式的发展,是相互交叉、相互重叠,共同谱写出技术发展的复杂过程。

结论:题设的说法是不妥当的。

2. 是否只有科学有了新突破,才带来技术的发展?你如何看待技术发展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1) 错。技术发展的来源是多方面的。科学理论的突破只是带来技术发展的一个方面。

(2) 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是协同进化的。

一方面,重大的技术革命多半由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带来的; 另一方面,以应用研究为目的的研究推动了基础研究的发展,技术发展为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与工具。

6. 技术创新等同于技术发明吗?为什么?

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的区别如下:

1) 技术发明主要存在于技术领域,它主要是指新技术知识的创造;技术创新则主要存在于经济领域,它主要是指由于把技术发明应用于经济而产生的产品、工艺、市场、制度等方面的创新。

2) 技术发明的主体是科研人员,它的结果是样品、样机等,它主要追求先进性目标;技术创新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家及其所属人员,其结果则主要是新产品、新工艺等,它主要追求效益性目标。

3) 技术发明是一种科技行为;技术创新则是一种经济行为,它涉及生产组织、市场销售、人才管理、企业管理等方面。

综上所述:

技术发明(invention)还不是技术创新(innovation)。 技术发明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发现,核心特征就是包含着新的构想或新的技术设计方案。

技术创新却是一个新想法或新的技术方案在商业上的实现。技术创新涉及到创新成果的社会价值转化过程,要求实现市场价值,是一种经济活动或行为。

发明不一定导致创新,但创新的前身大多是发明。 第十一章 科学的社会运行

1. 什么是科学共同体?

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 ,就是具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和共同规范在同一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群体。

2. 简述默顿提出的科学家的社会规范的内容。

普遍主义(universalism) 公有性(communism)

无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

有组织的怀疑态度(organized skepticism)

3. 结合实际谈谈决定科学家在科学共同体内分层等级结构中位置的因素。 科学共同体内存在一个等级结构,科学家在这个等级结构中的位置安排是不同的,在权力、声望、社会评价方面是存在较大差异的。正是科学家在获得承认方面的差异,形成了科学共同体内的分层现象。

科学家获得的承认由两部分组成:通过职位获得的承认和通过名望获得的承认。 科学家所任职位的声望越高,就越容易获得承认。例如,在一所名牌大学中任职要比在普通的学校中任职获得更高的声望,因而获得更多的承认;在一所声望高的科研院所中工作的科学家会获得更多的承认。

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受到科学共同关注的程度、得到科学界的荣誉奖励,这些可见性的内容会影响科学家在等级结构中的位置。

总之,影响或决定科学家所获得的承认的因素不是单一的,主要的两个是:科学家已发表的科学成果和所谓的积累优势。

4. 运用科学奖励系统理论并结合实际谈谈科学研究的激励机制。 科学奖励系统运作的实质是承认。追求承认是科学家的目标,承认也成了科学界对科学家贡献的奖励。二次世界大战后,进入了大科学时代,科学奖励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是名誉性的,各种社会型的实质性奖励也产生了。科学交换系统的运作是一种“成就—奖励”模式,在这种交换中,贡献在前,经过严格的评价,满足一定的标准,才能获得奖励,得到承认。科学奖励系统运作的实质是交换。 在科学领域活动的人们,不仅是“科学人”,也是“经济人”,对他们来说,科学共同体的承认固然重要,外部组织的资助也非常需要,要在一定程度上实施科学研究激励机制。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