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自然辩证法》 复习思考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自然辩证法》 复习思考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 科学事实与经验事实和客观事实的区别是什么? 科学事实:人们对所观察到的客观存在的事件、现象或过程所做的真实的描述或记录。 经验事实:人们用科学语言对通过观察、实验而被感知的客观事实所做的描述和

记录,也可以说是客观事实在符号系统中的表征。

客观事实:在时空中客观存在的事件现象或过程。客观事实具有客观性,可以被

感知和被认识,但本身不是认识,无对错之分。

1) 客观事实是科学事实的基础,是科学事实反映的对象。科学事实是客观事实在人脑中的反映,是认识范畴。

2)科学事实也属于经验事实的范畴。但不是所有经验事实都是科学事实,经验

事实有可错性。只有那些经过鉴定,被认为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或正确反映的经验事实,才称得上科学事实。

4. 观察渗透理论说明观察完全是主观的吗?如何保证观察的客观性? (1)A理论在观察中发挥定向作用

观察过程为科学理论所渗透

- 观察过程中背景理论的可靠性影响观察可靠性

科学理论背景的转换有助于科学事实的发现

B 理论在观察中发挥加工改造作用

观察者的背景经验、信念也会影响观察的过程

C 被观察对象始终是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不会因为观察者的主观因素不同

而改变,观察结果的内容是客观的——完全依赖于理论的观察也不存在。 (3) 观察过程和结果可以重现;消除可能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尽可能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观测技术。

5. 如何正确认识观察实验中的机遇问题? (1)机遇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结合。

(2)机遇的出现,反应人类认识的局限性。

(3)机遇往往只为最后的科学发现提供线索而非完整的答案。

第六章 科学发现的基本方法

1. 演绎法的基本内容及其中的问题是什么?

(1) 基本内容:

所谓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演绎推理的最典型,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应用,通常存在于逻辑和数学证明中。

演绎推理作用在于把特殊情况明晰化,把蕴涵的性质揭露出来,有助于科学的理论化和体系化。

演绎推理是严格的逻辑推理,一般表现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三段论模式。

演绎推理方法是一种必然推理,只要前提为真,结论就必然为真。 (2) 其中的问题:

1) 演绎推理结论的可靠性受前提制约,前提的可靠性在演绎逻辑的范围无法解决;

2) 演绎方法是一种创造性较小的方法,结论包含的前提中,结论所提供的知识不会超出前提的范围。

2. 归纳法的基本内容及其中的问题是什么?如何正确看待归纳法? (1) 基本内容:

1)概念:归纳法是从个别事物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方法。它是在考察某类事物部分对象的基础上,抽取其共性并推广到该类的全体,从而形成关于该类对象的一般性认识。

2)分类:

依据归纳的结论方式,可将归纳分为全称性归纳法和统计性归纳法。 依据归纳对象的范围,可将归纳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依据归纳的方法,可将归纳法分为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 (2) 其中的问题:

归纳合理性问题即归纳的哲学问题。主要探讨归纳推理是否能得必然性结论,如果不能得必然真的结论,那么它的合理性何在?如何为其合理性进行辩护?

(3) 正确的看待:

1) 关于归纳问题的态度包括否定的方面和肯定的方面。

2) 其否定的方面是:归纳问题在逻辑上无解,即对于“是否存在既具有保真性又能够扩展知识的归纳推理?”这个问题,逻辑既不能提供绝对肯定的答案,也不能提供绝对否定的答案。

3) 归纳是我们用来预测事件进程的一种策略,尽管这种策略不能保证人们一定获得真理,但它的合理性在于:它是人们为获得真理所能采取的诸多策略中的最佳策略;并且,归纳是一个自我修正的过程,它让过去的经验决定对未来的预测,并且让新的经验修正、否定虚假的信念。如果我们始终一贯地坚持归纳策略,我们最终总会达到真实的归纳结论。

4) 归纳是在茫茫宇宙中生存的人类必须采取、也只能采取的认知策略。人类有可能建立起局部合理的归纳逻辑和归纳方法论,并且已部分地成为现实。

5) 归纳结论永远只是可能真,而不是必然真。对于任何已有的理论,对于使我们获得这些理论的归纳逻辑和归纳方法论本身,我们都应该保持一种健康的怀疑、诘难、批评的态度,对于任何未知的事物都应该保持一种理智的好奇,以免陷入独断论、教条主义、绝对主义。

3. 为什么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科学认识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

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根据科学问题不断提出假说的过程。

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科研选题,也是以科学问题为依据的。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注:科研选题的一般程序(步骤):问题调研——课题选择——课题论证——课题确定(课题决策)。

4. 科学问题有哪些来源?P166 科学问题提出的途径:

(1)从新经验事实的解释中提出; (2)从科技的空白区和结合部中提出; (3)从新事实与旧理论的冲突中提出; (4)从相互并存的多种假说中提出; (5)从科学理论内部中提出;

(6)从不同学科理论观点之间的矛盾中提出;

(7)从追求理论的普适性和逻辑的简单性中提出; (8)从证实假说或事实的可靠性中提出;

(9)从某一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向其他领域移植中提出; (10)从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推广和应用中提出;

(11)从社会需要与现行的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中提出。

5. 科研选题有哪些基本原则?

(1)需要性原则(首要原则):要满足社会实践或科技自身发展的需要。 (2)科学性原则:要有科学事实根据和科学理论依据。 (3)创造性原则:要求课题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和突破性。 (4)可能性原则:课题有可能完成的主客观条件。

6. 回溯推理的前提条件是什么?P175

回溯推理的逻辑结构是由一个(或一组后件相同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为前提,而另一个前提则肯定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从而结论或然地肯定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

整个推理过程具有从结果推测原因的性质,属或然性推理。

第七章 科学假说的检验和科学理论的评价

1. 科学假说的特征和作用是什么? (1) 特征:

科学性:建立在事实和理论背景上。 假定性:对未知机制的猜测。

易变性:根据新的知识不断调整、修改甚至替换更新。

可检验性:假说必须能与实验结果发生逻辑联系。 (2) 作用:

1) 在尚无足够知识的情况下,假说可以提供一个整合现有相关知识的“晶核”,为科学研究提供聚焦点,加速新知识的产生,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和中介。

2) 指导实验的设计和规划

3) 不同假说的争鸣,互相批判,互相补充,激发研究者的创造性。

2. 在科学假说的检验中证实、确证与证伪之间的关系怎样?P186

(1) 科学假说的确证:如果假说的检验蕴涵与观察实验结果相符,通常人们就认为,这个假说被证实了。

确证和证实不同:确证只是对过去的判断;证实则不仅是对过去的判断,也是对将来的保证。

(2) 科学假说的伪证:如果假说的检验蕴涵与观察实验结果不相符,人们就说,

该假说不成立,被伪证了,或者说被否证了。

证伪与证实在逻辑上是不对称的,要证实一个规律性的假说不容易,但要驳

倒一个假说,只要一个反例就足够了。

3. 证伪一个科学理论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吗?P189 事实上,证伪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当检验蕴涵与观察实验结果不相符时,不能唯一地得出假说被证伪的结论,辅助性假说和观察、实验也是要被怀疑和被审查的,有可能是辅助性假说或观察实验的错误造成的,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假说已经被驳倒了。

4. 如何看待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P194

以卡尔纳普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认为一个理论体系是否有意义,取决于它的基础陈述或者其推断是否可以证实。

实证主义在科学史上的积极意义:例如,经过中世纪的黑暗以后,自然科学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以力学为中心的实验科学崛起,而伽利略则开创了动力学这一学科。伽利略强调从观察和实验得到的客观事物出发,通过数学分析和逻辑推演得出正确的结论。他认为,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同时又是科学研究的仲裁者。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的建立曾深受马赫的实证主义的影响

逻辑实证主义的逻辑困难:首先是证实的逻辑困难:科学规律所使用的陈述是一个全称陈述。由于一个全称陈述不可能还原为有限个单称陈述的合取,所以有限个单称陈述的证实不意味着一个全称陈述的证实——即穆勒的关于归纳的合理性问题;另一方面,像占星术、宗教经验之类的体系,因为它们并不难搜罗到成百上千次证实的经验,根据可证实原则,就不得不承认它们的科学性。

5. 如何区别科学与伪科学?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