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2月)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江苏省苏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2月)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1. 下图中穿堂风最显著的是( )

A. B.

C. D.

12. 现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风,以下设计合理的是( ) A. 利用厨房、 卫生间做进风口 C. 减少东西向墙面的长度 【答案】11. A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穿堂风是从后屋植物吹向庭院地面,庭院地面应该是温度高、气压低的区域。由图可知,房屋背面是植物(升温慢),前面庭院是石子地面(石头比热容小,升温快),增强房屋前后的温差,有利于形成穿堂风,选A。B、C图中房屋前面都有绿植,房屋前后温差小,难以形成过堂风。 【12题详解】

穿堂风是利用屋前屋内的温差形成气压梯度进而形成了风,由于正午时分太阳位于正南方向上,南北方向上的温差相对较大,穿堂风以南北方向为主,因此,现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风,北半球则房屋最好坐北朝南,既向阳又有风道,选D。

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会影响土壤水分。梭梭根区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影响存在土壤水分相对富集区。下图示意新疆北部沙漠中不同树龄阶段梭梭根区全年土壤含水率差异。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B. 房屋的朝向为东西向 D. 房屋最好坐北朝南

13. 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

A. 树冠集水作用强 C. 树冠遮荫效果好

B. 无蒸腾作用消耗 D. 土壤硬化下渗弱

14. 导致梭梭根区土壤的“湿岛”效应夏季较春季更明显的主导因素是 A. 融雪 C. 降水

【答案】13. B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枯树根区没有树冠,不存在树冠积水作用强,A错;没有树冠,无蒸腾作用消耗,B对;没有树冠遮阴,不存在树冠遮荫效果好,C错;枯树根区土壤疏松,下渗作用强,D错。 【14题详解】

梭梭对融雪、 风沙和 降水影响较小,梭梭根区夏季树冠能够遮蔽阳光,减少土壤蒸发,保持土壤水分,选择D 。

一位去印尼巴厘岛的游客在游记中写道:在乌布行走,常能看到随山势修筑的层层稻田,错落有致……走着走着,就会看到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下图为“巴厘岛水系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B. 风沙 D. 蒸发

15. 乌布稻田的分布,有利于缓解( ) A. 水土流失 C. 土地沙化

B. 农业污染 D. 耕地缺水

16. 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光照足 C. 以平原为主,海拔低,气温高 【答案】15. A 16. D 【解析】

B. 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 D.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15题详解】

修梯田后田地的坡度减小,水的侵蚀作用减弱,有利于缓解水土流失,据此分析选A。 【16题详解】

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说明热气来自地下,并非近地面受热形成的热气。该现象说明地下有裂隙,地球内部的热能才会释放出来。巴厘岛地处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容易使岩层产生裂隙,释放地球内部的热能,据此分析选D。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水系图”,和“甲湖泊及与其相连乙河段的水位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7. 关于图中丙河河水流动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2月——自西流向东 C. 8月——从东北流向西南

B. 7月——从西南流向东北 D. 11月——从东流向西

18. 据图判断有关甲、 乙、 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地都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C. 甲湖对乙河起到了调蓄作用 【答案】17. A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根据方向坐标及图示可知,丙河段呈东西走向,右图显示,夏季是汛期,河流水补给湖泊,故6-9月从东流向西;冬季湖泊水补给河水,即11月-次年的4月是从西流向东,选A。 【18题详解】

由图可知,甲地未参与海陆间水循环;丙的水有一部分来自甲湖,并非全部来自降水;甲湖直接调蓄丙河,丙河汇入乙河,故甲湖对乙河也起到了调蓄作用;甲、乙、丙间不只存在物质转移,也存在水体交换等,据此分析选C。 下图为我国传统民居邮票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B. 甲、乙、丙的水全部来自降水 D. 甲、乙、丙间只存在物质转移

19. 图中传统民居的典型分布地区是( ) A. 甲—东北平原 C. 丙—华北平原

20. 夏季,甲传统民居所在地区( ) A. 新雨山头荔枝熟 C. 小麦登场雨熟梅 【答案】19. C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甲图是窑洞,分布于黄土高原一带,乙图是蒙古包,分布于内蒙古草原上,丙图为北方地区的四合院,丁图为云南傣家竹楼。ABD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甲图分布于黄土高原一带,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受“家家打稻趁霜晴”为南方秋季的景观;“新雨山头荔枝熟”为热带景观;“小麦登场雨熟梅”为长江流域的梅雨季节。BCD错误,A正确。

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B. 沟壑纵横风雨狂 D. 家家打稻趁霜晴 B. 乙—长江中下游平原 D. 丁—黄土高原

21. 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