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鲁琼版)高考语文专题四针对提升一“四角度”思考紧扣文本分析 - 句段作用类题答案不全或贴标签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京津鲁琼版)高考语文专题四针对提升一“四角度”思考紧扣文本分析 - 句段作用类题答案不全或贴标签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四角度”思考紧扣文本分析——句段作用类题答案不全或贴标签

针对提升一 “四角度”思考,紧扣文本分析

——句段作用类题答案不全或贴标签

散文的结构思路是作者传达其写作意图的过程。厘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结构,是打开阅读理解的一把钥匙。因此,也是高考常考考点之一。结构类题目,在高考试卷中有两种呈现形式:概括文章思路和赏析句段作用。特别是赏析句段作用题,考查频率高。常考的句段包括开头句段、中间句段、结尾句段、富含哲理句段、表面表达矛盾句段、引用句段、反复出现的句段等。作答这种题型时考生失分原因有二:一是思维角度不全,导致答案要点不全;二是只贴标签,不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明方法·迷途指津]

分析句段作用题的命题特点以词句段为切入口,考查考生对全文结构思路的把握能力。因此,需要“四寻找”:

1.寻找内容主题(情感)上的作用。把握所给句段的位置后,细读文本,看它与全文在内容、主题上的联系,考虑该句段在内容上是否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方面有作用;主题上是否有揭示、突出、强化、深化等作用。

2.寻找结构思路上的作用。根据句段所在全文的位置,看其在结构思路上的作用。结构思路角度需考虑:

开头 开篇点题;照应题目;引起下文某内容;统领下文某内容;设置悬念;奠定某种基调;为下文某内容做铺垫(伏笔)等 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某内容的叙写);中间 总结上文某内容;总领下文某内容;呼应前文某内容;为下文某内容做伏笔(铺垫)等 结尾 点明什么中心;升华某种情感,深化主题;照应开头某内容,结构严谨;照应上文某内容,前后呼应等 突出某内容或主旨;强化某种情感;交代线索,前后哪些内容呼应等 反复出现 3.寻找表达技巧上的作用。在表达技巧上,需要考虑修辞手法,考虑表现手法的以小见大、象征、抑扬、对比、衬托、渲染等方面,考虑句式的整散结合、长短结合等方面,并结合句段内容分析其具体的作用。不是所有的句段都有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4.寻找在读者情感或心理上的作用。这个角度可以考虑有加深影响、激发情感、发人深思、催人想象、回味不尽、想象无穷等作用。

上述思维角度有关涉就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归纳,没有关涉不必强答。

答题模式:文字本身要表达的内容(形象、主旨、情感等)+结构作用+表达作用+读者作用,还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学解题·触类旁通]

(2018·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水缸里的文学

①我始终认为,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

②我幼年时期自来水还没有普及,一条街道上的居民共用一个水龙头,因此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储水的水缸,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像一个冰凉的大肚子巨人,也像一个傲慢的家庭成员。记得去水站挑水的大多是我的两个姐姐,她们用两只白铁皮水桶接满水,歪着肩膀把水挑回家,哗哗地倒入缸中,我自然是袖手旁观,看见水缸里的水转眼之间涨起来,清水吞没了褐色的缸壁,我便有一种莫名的亢奋。现在回忆起来,亢奋是因为我有秘密,秘密的核心事关水缸深处的一只河蚌。

③请原谅我向大人们重复一遍这个过于天真的故事,故事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按照童话的讲述规则,那河蚌自然不是一只普通的河蚌,蚌里住着人,是一个仙女!也许是报知遇之恩,仙女每天在青年外出劳作的时候从水缸里跳出来,变成一个能干的女子,给青年做好了饭菜放在桌上,然后回到水缸钻进蚌里去。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其妙中摆脱了贫困。

④我现在还羞于分析,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了那么多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为什么独独对那个蚌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就可能有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众心理。我至今还在怀念打开水缸盖的那些瞬间,缸盖揭开的时候,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我盼望看见河蚌在缸底打开,那个仙女从蚌壳里钻出来,一开始像一颗珍珠那么大,在水缸里上升,上升,渐渐变大,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然后是一个动人而实惠的细节,那仙女直奔我家的八仙桌,简单清扫一下,她开始往来于桌子和水缸之间,从水里搬出一盘盘美味佳肴,一盘鸡,一盘鸭,一盘炒猪肝,还有一大碗酱汁四溢香喷喷的红烧肉!(仙女的菜肴中没有鱼,因为我从小就不爱吃鱼。)

⑤很显然,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这样的阅读一方面充满诗意,另一方面充满空虚,无论是诗意还是空虚,都要用时间去体会。我从来没有在我家的水缸里看见童话的再现,去别人家揭别人家的水缸也一样,除了水,都没有蚌壳,更不见仙女。偶尔地我母亲从市场上买回河蚌,准备烧豆腐,我却对河蚌的归宿另有想法,我总是觉得应该把河蚌放到水缸里试验一下,我试过一次,由于河蚌在水里散发的腥味影响水质,试验很快被发现,家里人把河蚌从缸底捞出来扔了,说,水缸里怎么养河蚌?你看看,辛辛苦苦挑来的水,不能喝了,你这孩子,聪明面孔笨肚肠!

⑥我童年时仅有的科学幻想都局限于各种飞行器,我渴望阅读,但是身边没有多少适合

少年儿童的书,我想吃得好穿得光鲜,但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这样的先天不足是我童年生活的基本写照,今天反过来看,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奇。我们家家都有水缸,一只水缸足以让一个孩子的梦想在其中畅游,像一条鱼。孩子眼里的世界与孩子身体一样有待发育,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刺激想象,刺激智力,我感激那只水缸对我的刺激。

⑦我一直相信,所有成人一本正经的艺术创作与童年生活的好奇心可能是互动的。对于普通的成年人来说,好奇心是广袤天空中可有可无的一片云彩,这云彩有时灿烂明亮,有时阴郁发黑,有时则碎若游丝,残存在成年人身上所有的好奇心都变得功利而深奥,有的直接发展为知识和技术。对人事纠缠的好奇心导致了历史哲学等等人文科学,对物的无限好奇导致了无数科学学科和科技发明。而所谓的作家,他们的好奇心都化为了有用或无用的文字,被淘汰,或者被挽留。这是一个与现代文明若即若离的族群,他们阅读,多半是出于对别人的好奇,他们创作,多半是出于对自己的好奇。在好奇心方面,他们扮演的角色最幸运也最蹊跷,似乎同时拥有幸运和不幸,他们的好奇心包罗万象,因为没有实用价值和具体方向而略显模糊,凭借一颗模糊的好奇心,却要对现实世界做出最锋利的解剖和说明,因此这职业有时让我觉得是宿命,是挑战,更是一个奇迹。

⑧一个奇迹般的职业是需要奇迹支撑的,我童年时期对奇迹的向往都维系在一只水缸上了,时光流逝,带走了水缸,也带走了一部分奇迹。我从不喜欢过度美化童年的生活,也不愿意坐在回忆的大树上卖弄泛滥的情感,但我绝不忍心抛弃童年时代那水缸的记忆。这么多年来,我其实一直在写作生活中重复那个揭开水缸的动作,谁知道这是等待的动作还是追求的动作呢?从一只水缸看不见人生,却可以看见那只河蚌,从河蚌里看不见钻出蚌壳的仙女,却可以看见奇迹的光芒。

文章第④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③段的童话故事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本题两问,第一问是内容的概括,概括两段内容的不同。第二问“作用”,属于句段作用题,思考方向:“四寻找”。

[试写答案] 解析:第一问,先概括第③④段的具体内容,第③段写童话故事中仙女为报知遇之恩,从水缸中出现,然后做好饭菜,帮助救她的青年摆脱贫困;第④段中“我”想象的自家水缸里的仙女,则是增添了很多细节,直奔作者家中,清扫、搬出美味等。

再结合文本看写这两段的目的:写第③段的目的,在文中很具体:第③段中“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