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习理论视野下的青少年问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社会学习理论视野下的青少年问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黄学鹏 6202112050

从社会学习理论浅析网络中的青少年问题

摘要:本文针对现今青少年在网络社会中出现的网络道德缺失、网络相关犯罪和网络成

瘾等问题,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视野下进行分析论证,阐述了家庭环境、网络环境和青少年自身观察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能力对你青少年问题的影响,以期有助于网络中的青少年问题的解决。

关键字:社会学习理论 青少年 网络道德 网络成瘾 网络相关犯罪

近年来,随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较易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少年群体已成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在促进青少年快速成长发展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其中,网络道德缺失、网络成瘾、网络相关犯罪等问题突显,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通过对社会学习理论的学习,发现社会学习理论对于分析解决网络中的青少年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一、社会学习理论简述

社会学习理论是上世纪60年代前后由美国当代心理学家A·班杜拉提出并不断完善的,旨在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进而解释人的行为并发现其规律。重点研究社会情境因素对人的认知和行为的影响。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人的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的结果。这一理论主要由交互决定理论、社会观察理论、自我效能理论、自我调节理论四部分组成。

1、交互决定理论

交互决定理论是在班杜拉突破传统行为主义框架的基础上提出的。他人为,个体行为和认知、社会环境三者之间是交互影响决定的。他提出了一个公式:B:f(P*E),即行为(B)是个体认知(P)与环境相互作用(E)的一种副产品,三者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又不同于机械的B=f(P,E)的关系。在不同的具体情境中,某种因素会处于主导地位,但总的看三者都是同等重要的。

2、观察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行为后果间接地积累经验,即人类的学习过程既可以是直接的自身经验积累,也可以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间接地实现。同时该理论还进一步指出人类大多数行为都是在对榜样的观察后习得的,因而强调榜样在社会学习中的巨大作用。

3、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指的是个体应付或处理环境事件的效验或有效性。作为自我的一个方面,他是指个体以自身为对象的一种思维形式。自我效能的强度决定着个人对待困难的态度。自我效能感,即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的推测判断,是个体行为(如成就活动)的一个重要维度。

4、自我调节理论

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将自己对行为和计划的预期与现实结果进行对比和评价,从而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调节的过程。该过程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部分组成。这一理论强调人的行为的调节不仅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受到通过自我生成的内在因素的影响。

二、网络中的青少年问题简述

第 1 页 共 4 页

黄学鹏 6202112050

1、网络道德缺失

网络道德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是社会道德在网络中的体现。由于网络的高自由度和隐蔽性,许多青少年会在这个虚拟世界中完全无视道德的约束,随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盗版侵权、病毒破坏等等。笔者随机调查了部分百度贴吧、天涯论坛等网站,发现在这些知名线上交流网站上网络道德缺失现象几乎随处可见,在网友的评论中充斥着侮辱、谩骂性质的内容。前段时间,一个简简单单的豆腐脑是放卤还是放糖的问题就引发了著名的“咸甜之争”,发展到后面不同观点的网民相互之间谩骂争吵无休无止。另一方面,盗版侵权现象也在网络图书、视频、音乐等众多领域数见不鲜。同时,数年前还发生过大学生甚至高中生制造传播网络病毒的事件。而上述这些事件中都主要活跃着青少年网民的身影。

2、网络相关犯罪

网络相关犯罪,主要包括网络犯罪和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犯罪。前者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主要是对他人电脑植入病毒或窃取他人信息。而后者的概念更为宽泛,指所有以互联网为工具进行的诸如诈骗、盗版、传销、恐吓、制造谣言等违法犯罪行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网络相关犯罪率呈高速增长态势。越来越多的人借助互联网的开放性和隐蔽性实施违法犯罪活动。这其中犯罪人员构成又呈低龄化趋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到网络相关的犯罪当中。一方面是由于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不能很好地认清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青少年个人缺乏自制力,行事冲动等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3、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戈登伯格提出,后经匹兹堡大学金伯利·杨发展完善的,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的明显社会、心理功能损害。其主要类型有游戏成瘾、网络交际成瘾、色情成瘾、网络交易成瘾和网络信息收集成瘾五种。目前我国患网络成瘾的人群中,青少年占绝大多数且人数呈增长趋势。网络成瘾严重地侵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成长的重大问题。

三、社会学习理论下的青少年问题分析

笔者通过对社会学习理论的学习,认为上述网络中的青少年问题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共性。笔者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1)家庭环境因素。对青少年而言,影响最为深刻的环境是家庭环境。父母亲是青少年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人也是接触最多的人,其对青少年具有无可替代的影响。部分家庭中的父母亲忙于自己的工作事业,往往忽视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诉求。青少年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往往容易发生心灵扭曲,或变得脾气暴躁,到了网络世界中便到处对他人进行攻击,肆意发泄;或直接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技术手段,以互联网为依托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在犯罪活动中得到快感;或将自己沉溺于网络世界中,以期从虚拟世界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等等。

因此,要想解决这些问题,要求青少年的父母重视孩子的心理成长和道德教育,让孩子正确地认识到什么好什么不好,让孩子在家庭中得到更多心灵上的关心和安慰,教育他们正确地利用网络,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青少年在面对网络世界时能有一个积极健康的正确态度。

(2)网络环境因素。我国的互联网正处于飞速发展之中,而我国的网络环境建设却远远滞后于它的发展速度。目前,互联网上充斥着许多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非主流价值观念。青少年在这种不健康的环境之中容易受到污染、侵害,使其主观世界受到扭曲,从而引发一系列与网络有关的青少年问题。同时,由于网络本身具有的高度的开放性、自由性和隐蔽性,与现实社会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处于这种反差之间的青少

第 2 页 共 4 页

黄学鹏 6202112050

年由于自身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极易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当中发生扭曲错位,进而将自己沉溺于其中;这种反差同样能使青少年将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伦理、法律等秩序视为一种精神枷锁,急于摆脱,因而引发网络道德缺失和网络犯罪等现象。

因此,国家和社会必须加快网络环境建设的步伐,为青少年营造出一个合适、和谐、友好的网络环境,形成文明有序的网络文化氛围,通过正当的手段引导网民和谐用语,营造高水平的网络道德环境。并且展开相关教育工作,加强网络相关知识、道德、法律法规和网络技术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同时利用技术手段在满足青少年正常网络需要的同时,建起安全有效的防护网,创建适于青少年的网络环境。

(3)青少年的观察学习能力因素。对榜样的观察学习是行为的主要习得方式。青少年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当中,不能区分哪些行为应当学习强化哪些行为不应当强化。如在网络上发生口角时,在对方情绪失控开始谩骂时,下意识的像对方一样开始谩骂,将自己拉低到和对方一样的水平。久而久之便也喜欢在网络上骂人了。同时,传销团伙也利用青少年的这一特点,通过向青少年兜售其所谓的“成功学”理念,列举某某某通过该活动走向成功等手段,使青少年陷入传销组织当中。

因此,家庭和学校应尽力提高青少年的观察学习能力,积极地帮助青少年抵制网络上的不良现象,告诉他们这些现象的危害。同时,老师和家长当以身作则,成为青少年观察学习的榜样,让青少年学会尊重他人,学会遵纪守法,学会面对现实生活。

(4)青少年的自我效能因素。自我效能强弱影响着个体面对任务时的动机水平和态度。现在的很多青少年都不能正确地面对失败,将其归结为自己能力不行、天赋不行;而获得成功时却将其归结为运气等外在因素。消极的归因使得这些人的自我效能感降低,对自己失去信心,进而产生自暴自弃的极端心理。在面对网络时,因而会选择沉浸在其中;因而会选择放纵自己,抛弃道德对自己的约束;因而会觉得靠正常手段自己无法获得成功,从而铤而走险进行犯罪活动。

因此,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该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让他们生出对自己、对生活的信心,多给予其以鼓励,让他们积极悦纳自我,调衡理想我、应该我和现实我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导他们正确对待网络,以一种信息交流工具的心态对待网络这一新事物,全方位提升其自我效能感。

(5)青少年的自我调节能力因素。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难免会碰到一些挫折和打击。在面对这些挫折和打击的时候,有些青少年选择在网上攻击别人从而获得快感;程度深者,则选择在网上大肆散播谣言,有技术条件的甚至会选择制作病毒散播,报复社会;而另一个极端上的人则选择将自己隐藏在网络世界之中,想通过逃避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则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形成网瘾。这些都是青少年未能正确进行自我调节的结果。

因此,学校和家庭有必要帮助青少年提高其自我调节能力。首先,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形成对自我的清晰认识,并坚定自信心;其次,引导其形成正确地自我评价体系,不能放纵自己的同时不要过分苛责自己,在具体情景中,结合自身情况给自己以积极的评价;第三,引导他们提高自律水平,做到自己对自己负责;第四,进行挫折教育,提高自身应对挫折和打击的能力;最后,教育他们学会放下,做到“尽人事,知天命”。

结束语: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青少年受到网络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帮助青少年学习成长的同时,网络也带来了许多青少年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才,不容忽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社会、学校、家庭和青少年自身都应当更多地关注这些问题,推动其解决,使青少更为积极健康的成长,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

黄学鹏

2012/12/4

第 3 页 共 4 页

黄学鹏 6202112050

参考文献

《A·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评述》 赖昌贵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1993; 《社会心理学》 时蓉华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积极心理学》 C·彼得森,徐红译 群言出版社 2010; 《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研究综述》 赵敏,李莉 新西部 2010; 《优势视角下的青少年网瘾问题探讨》黄卫湘 黑河学刊 2010 《社会学习理论下青少年网络道德的培养》 陈忍,朱守业 中小学电教 2012; 《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研究》 余向阳 暨南学报 2012;

第 4 页 共 4 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