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导学(名词解释+单选+多选+判断)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西方经济学-导学(名词解释+单选+多选+判断)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西方经济学

第1章 导论

一、 名词解释:

1.经济学:是指关于选择的科学,是对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进行选择的科学。(参见教材P3)

2.微观经济学:是指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参见教材P4)

3.宏观经济学:是指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参见教材P4)

4.《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亚当?斯密著,1776年出版。批判了重商主义的错误观点,提出了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明确了劳动价值和利润来自于剩余劳动的观点;强调经济自由的思想,主张自由放任和充分发挥市场自由竟争的调节作用;强调国家不干预经济。《国富论》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参见教材P8) 5.《就业、利息和货币统论》:简称《通论》,凯恩斯著,1936年出版。在理论上批判了萨伊的“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和资本主义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错误观点,提出了供给是需求的函数和资本主义不可能充分就业的理论;在方法上开创了以总量指标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在政策上反对自由放任,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并提出财政赤字政策、收入政策、货币政策等三项重要的经济政策。《通论》创建了宏观经济学,并使凯恩斯经济学开始成为正统经济学,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为资本主义各国所采用,被经济学界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参见教材P11) 6.规范分析:是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和制定政策的依据。(参见教材P16)

7.实证分析: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参见教材P16)

8.均衡分析:又称为瓦尔拉斯均衡。包括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的作用,对个别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即分析商品的需要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相对应,是指在市场上所有商品的供给、需求和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对所有商品的供求均衡状态的分析,后来发展为用数量关系来描述或反映一般均衡状态。(参见教材P17)

9.非均衡分析:是指由于价格的作用,经济运行中不能形成供求相等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即不能形成瓦尔拉斯均衡,而只能使供求双方在偏离瓦尔拉斯均衡的适当位置上的均衡。(参见教材P17)

1

西方经济学

10.流量分析:是指对流量总量指标的投入产出变化及对其他总量指标的影响等进行分析。(参见教材P18)

11.存量分析:是指对存量的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变动趋势及对其他有关指标影响的分析。(参见教材P18)

12.总量分析:是指对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规律进行分析。(参见教材P19)

13. 结构分析:是指对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对比关系变动规律的分析。(参

见教材P19) 二、 单选

Z1.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两部门经济是指( )--D 家庭与厂商 J2.决定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均衡的是商品或要素的()--C价格 X3.西方经济学可以定义为()理论。――A研究如何配置资源 J4.经济学主要是研究( )――A与稀缺性和选择有关的问题

Z5.资源稀缺是指( )――B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资源是不足的 J6.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D 因为资源的稀缺所以必须作出选择 J7.经济学的四个基本问题可以归纳为( )――D什么\如何\为谁\多少 X8.西方经济学萌芽时期的代表流派是( )――B重商主义

Z9.重商主义的代表著作是( )――C《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X10.西方经济学形成时期的代表流派是( )――C古典经济学

X11.西方经济学形成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是( )――C亚当.斯密 Y12.亚当.斯密的代表著作是( )――B《国富论》

B13.被经济学界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有“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革命”美誉的著作是( )――A《国富论》

L14.李嘉图的代表著作是( )――A《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S15.19世纪初期,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人物是( )――B李嘉图 B16.被经济学界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有“经济学说史上第三次革命”美誉的著作是( )――C《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S17.实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结合的经济学家是( )--A萨缪尔森

Y18.运用数学和现代计算工具,确定经济运行中目标最优化的论证方法是( )--B最优分析

Y19.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的前提和制定政策依据的分析方法是( )--C规范分析

D20.对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规律进行分析的方法是( )--D总量分析

Y21.以下属于存量的是( )--A2001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大陆人口是的2.6亿 Y22.以下属于流量的是( )--B某人2001年共存款5万元 三、 多选

J1.家庭部门是(ABE)--A商品的消费者/ B劳务的消费者/E生产要素的提供者

2

西方经济学

C2.厂商部门是(CDE)--C商品的提供者/D劳务的提供者/E生产要素的消费者 L3.两部门经济正常运行的条件包括(ABD)--A商品市场均衡/B要素市场均衡/D家庭和厂商收支均衡

J4.经济学的主要问题包括(ABCDE)--A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生产者选择利润最大化/E消费者选择效用最大化

J5.经济学的含义包括(ABCDE)--A资源是稀缺的/B经济学是选择科学/C厂商生产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D家庭消费的目的是效用最大化/E合理配置资源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W6.微观经济学的特点是(ABCDE)--A考察微观经济行为/B用西方经济理论和观点分析客体/C考察大生产条件下的微观经济/D突出微观经济分析方法/E运用数学分析工具

H7.宏观经济学的特点有(ABCDE)--A考察宏观经济/B用资产阶级理论和观点分析和考察对象/C从整体国民经济角度考察问题/D考察大生产条件下的宏观经济/E侧重实证分析

Y8.一般认为西方经济学的功能有(BC)--B解释功能/C预测功能

Z9.在应用和借鉴西方学理论时,我们应注意(ABC)A经济条件不同/B国情不同/C假设条件不同

Z10.在西方经济学的完善与发展时期,庸俗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C)A萨伊/C马尔萨斯

E11.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的特点有(ABCDE)A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正式分开/B凯恩斯主义占据主导地位/C提出了垄断竞争理论/D提出了序数效用理论/E微观经济学受到重视

W1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ABCDE)A供求理论/B效用理论/C市场理论/D分配理论/E福利理论

H13.宏观经济的基本问题是(ABCDE)A国民收入决定模型/B失业与通货膨胀/C货币理论与政策/D财政理论与政策/E对外经济理论与政策

X14.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ABCDE)A边际分析/B规范分析/C均衡分析/D流量分析/E总量分析 四、 判断

Z(对)1.在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中,商品市场是基本的,要素市场是派生的,其规模和容量受商品市场制约。

Z(对)2.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流通领域是财富的源泉,国民财富增长的唯一途径是开展对外贸易。

F(对)3.《赋税论》在价值论方面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分配理论方面,提出了以工资理论为前提,以地租理论为中心情;在货币理论方面,提出了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W(错)4.威廉.配第理论的内容极其丰富,其中最重要的是价值理论,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X(错)5.西斯蒙第是英国产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学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和完成者,他的比较成本说对发展对外贸易有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Y(错)6.亚当.斯密的分配理论以价值理论为基石,以地租理论为核心,论证了地租

3

西方经济学

不是自然的恩赐,而是劳动创造价值的一部分.

H(对)7.宏观经济学建立的标志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诞生.

Z(错)8.资产阶级正统经济学是指导9世纪初的李嘉图经济学到19世纪末的马歇尔经济学.

T(错)9.提出垄断竞争理论的经济学家是萨缪尔森.

G(错)10.《国富论》经济学著作的诞生被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S(对)11.斯蒂格利茨被誉为关注现实的经济学家。 G(错)12.规范分析的特点是“回答是什么”,分析问题具有客观性,得出的结论可进行论证。

L(对)13.流量与存量都是变量。二者相互影响,流量增加能使存量增加,存量增加又促进流量增加。其中存量分析是最重要的。

Z(错)14.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是相互影响的,结构分析是最为重要的。 第2章 供求理论 一、名词解释题

X1.需求: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X2.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G3.供给:供给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

G4.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J5.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Z6.支持价格: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价格下降,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

X7.限制价格: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产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格上涨,控制通货膨胀。

T8.弹性:是指两个变量变动比例的对比,即自变量变动率与因变量变动的对比。 X9.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X10.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