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物理艺考生大二轮总复习 上篇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2讲 力与直线运动课时作业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20高考物理艺考生大二轮总复习 上篇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2讲 力与直线运动课时作业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可知a1>a2,N1=N2,故D正确,A、B、C错误.]

8.(多选)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置一个薄长木板,长木板上表面粗糙,其质量为

M,t=0时刻质量为m的物块以速度v水平滑上长木板,此后木板与物块运动的v-t图像如图

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M=m B.M=2m

C.木板的长度为8 m

D.木板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解析:BC [物块在木板上运动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木板给的滑动摩擦力,故μmg7-322

=ma1,而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a1= m/s=2 m/s,解得μ=0.2,D错误;对

22-022

木板受力分析可知μmg=Ma2,a2= m/s=1 m/s,解得M=2m,A错误,B正确;从题图

2乙可知物块和木板最终分离,两者v-t图像与t轴围成的面积之差等于木板的长度,故L=

?1×7+3×2-1×2×2? m=8 m,C正确.] ?2?2??

[B级-综合练]

9.(多选)一条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现有一物体以速度v向右冲上传送带,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规定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则物体在传送带上滑动时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

解析:BC [物体在传送带上受到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由于摩擦力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所以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物体的速度足够大,物体在速度减小到0前,物体已经滑到传送带右端,则物体一直做匀减速运动,故B正确;若物体的速度比较小,在物体的速度减小到0时,物体仍未滑到传送带右端,则物体的速度等于0时,仍然在传送带上,由于传送带向左运动,物体在传送带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将向左做加速运动,由运动的对称性可知,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大于物体开始时的速度大小,则物体返回出发点的速

- 5 -

度大小仍然等于v;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小于物体开始时的速度大小,则当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等后,物体以传送带的速度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故A、D错误.]

10.(多选)质量为M的足够长的木板B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A(可视为质点)放在木板上.设滑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如图甲所示.木板B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木板B的加速度a,得到如图乙所示的

a-F图像,取g取10 m/s2,则( )

A.滑块A的质量m=1.5 kg B.木板B的质量M=1.5 kg

C.当F=5 N时,木板B的加速度a=4 m/s D.滑块A与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

解析:AC [由图乙知,当F=4 N时,A、B相对静止,加速度a=2 m/s.对整体分析:F=(m+M)a,解得m+M=2 kg.当F>4 N时,A、B发生相对滑动,对B有:a=-

2

2

F-μmg1

=FMMμmg1Δa-1

,由图像可知,图线的斜率k===2 kg,解得M=0.5 kg,则滑块A质量m=MMΔFMM1μmg1.5 kg,故A正确,B错误.将F>4 N所对图线反向延长线与F轴交点坐标代入a=F-,1解得μ=0.2,故D错误.根据F=5 N>4 N时,滑块与木块相对滑动,B的加速度aB=F-

Mmgμ=4 m/s2,故C正确.] M11.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倾角θ=37°的斜面与水平地面在P点平滑连接,通过轻绳连接的A、B两物体静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分别为m1=2 kg,m2=4 kg,此时轻绳处于水平状态且无拉力,物体A与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物体B与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0.75.对物体B施加水平恒力F=76 N,使两物体一起向右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2 s物体B到达斜面底端P点,此时撤去恒力F.若两物体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 m/s,sin 37°=0.6,cos 37°=0.8.

2

(1)求两物体加速时轻绳上的张力T;

- 6 -

(2)物体A进入斜面后,两物体恰好不相撞,求轻绳的长度L. 解析:(1)两物体加速时对整体研究有

F-μ1m1g-μ2m2g=(m1+m2)a

对A物体有T-μ1m1g=m1a 解得T=22 N,a=6 m/s

(2)当B物体到达P点时二者速度v=at=12 m/s 之后B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有

2

m2gsin θ+μ2m2gcos θ=m2a2 v2

B物体上滑距离s=

2a2

A物体先在水平面上减速滑行,有μ1m1g=m1a1

滑行到P点时速度设为v1,有v1-v=-2a1L

2

2

A物体滑上斜面后,有m1gsin θ+μ1m1gcos θ=m1a1′

因在斜面上A物体的加速度小于B物体的加速度,所以与物体B刚好不相撞,其上滑的最大距离与B的相同,则有v1=2a1′s,解得L=2.4 m

答案:(1)22 N (2)2.4 m

12.如图甲所示,质量M=4 kg且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木板的中点放一个质量m=4 kg,大小可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铁块和木板开始均静止,从t=0时刻起铁块受到水平向右、大小如图乙所示的拉力F的作用,F作用的时间为6 s,重力加速度g取10 m/s,求:

2

2

(1)铁块和木板在0~2 s内的加速度大小. (2)铁块在6 s内的位移大小.

(3)从开始运动到铁块和木板相对静止,它们的相对位移大小.

解析:(1)在0~2 s内,由牛顿第二定律,对铁块有F-μmg=ma1,代入数据解得铁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1=3 m/s;对木板有μmg=Ma2,代入数据解得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2=2 m/s.

1212

(2)t1=2 s时,铁块运动的位移x1=a1t1=6 m,木板运动的位移x2=a2t1=4 m,2 s末

22铁块的速度v1=a1t1=6 m/s,木板的速度v2=a2t1=4 m/s,2 s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对铁块有F-μmg=ma′1,解得a′1=1 m/s,对木板有μmg=Ma′2,代入数据解得a′2=2 m/s.设再经过t2时间铁块和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则v=v1+a′1t2=v2+a′2t2,代入数据解得t2

- 7 -

2

2

2

2

=2 s,v=8 m/s.在t2时间内,铁块运动的位移x′1==

v1+vt2=14 m,木板运动的位移x′2

2

v2+vt2=12 m.F作用的最后2 s内,铁块和木板相对静止,一起以初速度v=8 m/s做匀

2

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对铁块和木板组成的整体有F=(m+M)a,代入数据解得a122

=1.5 m/s,最后2 s内铁块和木板运动的位移均为x3=vt3+at3=19 m,所以铁块在6 s内

2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铁=x1+x′1+x3=39 m.

(3)铁块和木板相对静止前木板运动的总位移为x木=x2+x′2=16 m,铁块和木板的相对位移大小为x1+x′1-x木=4 m.

答案:(1)3 m/s 2 m/s (2)39 m (3)4 m

2

2

- 8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