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贵州自主招生语文模拟试题:诗歌内容理解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6年贵州自主招生语文模拟试题:诗歌内容理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00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

2016年贵州自主招生语文模拟试题:诗歌内容理解

【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网站和学校提供】

育龙单招网,单招也能上大学

www.zzzsxx.com

1:对下列曲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红叶无个人瞧”,大有物是人非之感,与姜夔的“念桥边芍药,年年知为谁生”有同工之妙。 B、“秋水长天人过少”句,回忆以往清秋时节,水阔天长,行人稀少。 C、“残山梦最真”,山河已残破,但过去的一切景物在梦中还最为真切。

D、“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美与丑、兴与亡的快速对比转换揭示了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无奈。

2:下面所列的“诗眼”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B、《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C、《琵琶行》: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扪参历井仰胁息扪:叩,敲 B、画图省识春风面省:曾经 C、却坐促弦弦转急却:退回 D、艰难苦恨繁霜鬓苦:极

4:从词语组合的角度,选出不同于其他的一项( ) A、杨柳岸晓风残月

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C、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5:以下对《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念》词将小乔嫁与周郎这一赤壁之战前十年的事,移至赤壁之战时,表现了英雄美人相得益彰。“羽扇纶巾”,是儒将装扮,用形写出人物的神。 B、《永》词用刘义隆一典追述历史上的沉痛教训,表现出作者对韩侂胄之流轻举妄动必将误国的担忧。

C、事件描写方面,两首词都选择了重大历史事件,如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刘裕北伐中原等,以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做背景,为英雄驰骋战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D、情感抒发方面,两首词都抒发了缅怀古代英雄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都借古讽今,表达对朝政昏庸的愤懑与不满。

2000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

育龙单招网,单招也能上大学

www.zzzsxx.com

6: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过黯淡滩① 方惟深②

湍流怪石碍通津③,一一操舟若有神。 自是④世间无妙手,古来何事不由人?

(注)①黯淡滩:在今福建南平东。②方惟深(1040--1122):字子通,莆田人。③通津:通航。④自是:原本是。 (1)本诗因景悟理,请用自己的话具体说明所悟之理。(2分)

(2)欲施新法的王安石看到本诗后特别高兴。请联系本诗,说说王安石高兴的原因。 (4分)

7: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剑客 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注:霜刃:剑刃白如霜,闪烁着寒光。

这首诗着力刻画了一位“剑客”的形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试作分析。

8:阅读《桃花扇·哀江南》中的一段唱词,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折桂令]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有人评论这段曲词“感慨寄于景,由此面翻见彼面”,翻见,就是反向推想而见出。你赞同这种评论吗?请结合套曲主旨,谈谈你的看法。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闺怨 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注] “伏波”,指后汉伏波将军马援,他南征交趾,有功,封侯。唐诗中多用“伏波营”指代征人所在军营。

诗贵含蓄,读诗赏诗则贵在善于联想,进而揣磨诗人心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仔细描写“闺妇”的心理活动,要求传达出思妇“怨”“愁”的具体内容。

10: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000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

育龙单招网,单招也能上大学

www.zzzsxx.com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小题1】这是一首 诗(体裁),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其中第三联称 。在音律上,这种诗要求偶数句末一字 。(3分)

【小题2】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11:

阅读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舟,江村月落正砍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题目中的事在全诗歌中指的是什么?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三十八)① 汪元量

青天淡淡月荒荒,两岸淮田尽战场。

宫女不眠开眼坐,更听人唱《哭襄阳》②。

【注】 ①南宋灭亡之后,诗人和宫女们作为俘虏被元军押解北上,此诗写于押解途中。 ②《哭襄阳》:元军大举攻宋时,襄阳首当其冲,宋将吕文焕坚守六七年之久,但宰相贾似道坐视不救,致使襄阳失守。此曲为襄阳失守以后在民间流传的一支哀歌。

【小题1】诗中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的?(4分) 【小题2】《哭襄阳》一曲在诗中有何作用?试作简要分析。(4分)

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游终南山 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注释]景:日光。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1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2——23题。(6分) 村 晚 宋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2000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

育龙单招网,单招也能上大学

www.zzzsxx.com

所 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解:(1)陂:水岸。(2)寒漪:水的波纹。⑶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22.两首诗表现的时间有所不同,《村晚》在 ,《所见》在 。(2分)

23.两首诗歌均着眼于牧童形象的塑造。人物形象的塑造贵在讲究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村晚》一诗,前两句着眼在写景,借助于“草”“水”“山”“落日”等意象,创设出了水草肥美、生机勃勃的美好生活背景;后两句写人,通过“横”“吹”二字写出了牧童归家的举止神态。这样由景到人,把天真活泼,闲适散逸的牧童形象刻画的活灵活现。

《所见》一诗, 。(4分)

15: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小题1】对这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对这首词中语句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莫听”二字主观色彩强烈,有外物不值得放在心上的意思。 B、“何妨吟啸且徐行”一句显示出作者雨中前行的洒脱和从容。 C、“吹酒醒”三字间接交代作者是在带有醉意的状态下出游的。 D、“萧瑟处”在词中是指凄凉荒凉、没有生机、无人游历的地方。 A、上片写在风雨中行走而无畏,可见作者乐观的人生态度。 B、下片写斜照相迎,突显了作者渴望重返政坛的勃勃雄心。

答案部分

1、B

“秋水长天人过少”写的是现实萧条、人烟稀少的景象。

2、C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