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酸碱盐复习提纲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九年级酸碱盐复习提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酸碱盐复习提纲

一、判断下列变化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变化 浓盐酸挥发;浓硫酸吸水后浓度变稀; 烧碱潮解;活性炭吸附异味等 二、物质的用途与性质 物质 铜 生石灰 稀盐酸 小苏打 熟石灰 名称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钙 四、化合物分类 组成 特点 氧化物 金属元素+氧元素 非金属元素+氧元素 铁锈 ; 氧化铜 ; 生石灰 ; 干冰 ; 二氧化硫 ; 酸 H+ + 酸根离子 盐酸 ; 硫酸 ; 硝酸 ; 碳酸 ; 醋酸:CH3COOH 碱 金属离子 + OH- 烧碱 ; 熟石灰 ; 氢氧化铜 ; 氢氧化铁 ; 盐 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食盐 ; 碳酸钠 ; 硫酸铜 ; 碳酸钙 ;氯化亚铁 ; 用途 作 作 清洗 治疗 改良 化学式 俗名 性质 能导电(物理性质) 易与水反应(化学性质) 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化学性质) 与胃酸反应(化学性质) 与酸中和(化学性质) 名称 氧化钙 氯化钠 盐酸 氧化铁 二氧化碳 化学式 俗名 胃酸 变化 钢铁生锈;烧碱在空气中变质; 石灰水在空气中表面形成白膜; 用盐酸清洗铁锈;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等; 三、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名 常见 物质 五、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 测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测溶液酸碱度的方法 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可用 或 ; 测溶液的酸性时,还可以用金属,酸性溶液会产生 ; 也可以用碳酸钙等,酸性溶液会产生 ; 只能用 ; 用pH表示:pH 7时溶液显酸性; pH 7时溶液显中性; pH 7时溶液显碱性; 六、酸雨:

(1)正常雨水的pH约为 。

(2)正常雨水呈酸性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3)酸雨的pH 5.6(填“>”、“<”“=”)。

(4)若某地降水中阴离子浓度最大的是硫酸根,其次是硝酸根;

1

① 写离子符号:硫酸根离子________、硝酸根离子________;

② 若酸雨呈硝酸酸型污染,说明污染源排放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③ 若酸雨中含H2SO4,则加入熟石灰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七、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 酸的化学性质(溶液中都含有 ) ①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 酸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② 酸 + 金属 → 盐 + H2↑ 铁与盐酸: ; 锌与硫酸: ; ③ 酸 + 金属氧化物 → 盐 + H2O 碱的化学性质(溶液中都含有 ) ①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 碱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色。 碱不与金属、非金属反应! 无 ②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H2O 盐酸清洗铁锈 ; 石灰水与CO2 ; 氧化铜与硫酸: ; NaOH变质 ; ④ 酸 + 碱 → 盐 + H2O ③ 碱+ 酸→ 盐 + H2O 盐酸与烧碱: ; 氢氧化铝与盐酸: ; 硫酸与熟石灰: ; 氢氧化铜与硝酸: ; ⑤ 酸 + 盐 → 新盐 + 新酸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 ① 盐(溶液)+金属 → 新盐 + 新金属 ② 盐 + 酸 →新盐 + 新酸 ; ③ 盐 + 碱→ 新盐 + 新碱 (要求反应物均溶于水,否则不能反应) ④ 盐 + 盐→ 新盐 + 新盐 (要求反应物均溶于水,否则不能反应) 八、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1、反应规律 2、实验过程 酸 + 碱 → + ;(反应物只能是一酸一碱) ①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后,溶液变为 色,随着盐酸的滴入,溶液红色变浅,最终 变为 色。 ②当 时,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稀盐酸 ④ 碱 + 盐 → 新盐 + 新碱 工业上用纯碱和熟石灰制烧碱: ;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 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 ;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 ; 盐的化学性质 氢氧化钠 溶液 3、反应实质 酸产生的 离子与碱产生的 离子结合生成水的过程; ①农业上常用 改良含硝酸的酸性土壤: 化学方程式: ; 4、实际应用 ②工业上处理含硫酸的废水可以加入适量的 溶液: 化学方程式: ; ③生活中用 治疗胃酸过多: ; ④被蚊虫叮咬(含蚁酸)应在伤处涂 等;

2

九、氢氧化钠的保存方法及变质原因 (1)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 ;

②易与空气中的 反应而变质。

NaOH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 (2)NaOH变质程度不同,固体的成分也不同。写出下列三种情况下固体的成分: 变质情况 固体成分 没有变质 部分变质 全部变质 (3)以下是检验NaOH是否变质的方法,回答有关问题:

方法一:取样品溶于水,滴加稀盐酸,若产生 ,则说明NaOH已经变质;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

方法二:取样品溶于水,滴加石灰水,若产生 ,则说明NaOH已经变质。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 十、几种有色溶液:

溶液颜色 黄色 蓝色 浅绿色 类别 名称 氢氧化铜 碱 氢氧化铁 氢氧化镁 氢氧化铝 碳酸钙 盐 碳酸钡 氯化银 硫酸钡 十二、复分解反应及其条件 定义 规律 条件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 一般发生在酸、碱、盐、金属氧化物之间; “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对于反应物:“有酸不管,无酸双溶” 对于生成物:必须有 、 或 生成,否则不反应! ①盐 + 酸 →新盐 + 新酸; ②盐 + 碱→ 新盐 + 新碱; ③盐 + 盐→ 新盐 + 新盐; ④酸 + 碱 → 盐 + H2O ; ⑤酸 + 金属氧化物 → 盐 + H2O;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与结论 所含金属离子 Fe3+ Cu2+ Fe2+ 溶液中溶质化学式 、或 、或Fe(NO3)3 、或 、或Cu(NO3)2 、或 、或Fe(NO3)2 化学式 白色 颜色 蓝色 红褐色 是否溶于酸 能溶 能溶 能溶 能溶 能溶 能溶 不能溶 不能溶 十一、常见沉淀(不溶于水的固体): 五种主要反应 十三、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操作步骤 ①取少许样品装入试管中 ②向试管加入稀盐酸 ③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有 产生; 澄清石灰水变 结论:样品中含碳酸根离子 (1)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钾盐。取少量草木灰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

生;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草木灰中一定含有的酸根离子

3

符号是 ,其主要成分化学式为 。 十四、认识化学肥料 肥料种类 所含营养元素 常见肥料 氮肥 N NH4HCO3 CO(NH 2) 2 “长叶”肥 缺氮时叶色枯黄 磷肥 P Ca(H 2PO 4) 2 钾肥 K KCl、K2CO3 复合肥 N、P、K中 至少两种 KNO3 主要作用 “生根”肥 “壮杆”肥 抗寒、抗旱 抗病虫害、抗倒伏 缺磷时生长迟缓 缺钾时易倒伏 十五、物质的鉴别 (1)食盐和纯碱都是白色固体。试写出五种鉴别它们的方法。 方法或试剂 现象或结论 无色酚酞 pH试纸 稀盐酸 氯化钙溶液 石灰水 (2)能将氯化钠、盐酸、氢氧化钙三种无色溶液一次性区别开的试剂是 ( ) A.AgNO3 B.无色酚酞 C.Na2CO3 D.BaCl2 十六、物质推断

(1)A、B、C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A+6HCl=2B+3H2O; B+3NaOH=C↓+3NaCl;已知C是一种红褐色沉淀。 则A、B、C的化学式为A ;B ;C ;

(2)A、B、C、D、E五种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C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A① 高温BCNaOH③D④A②H2OENaOH

根据上图推断物质的化学式:

A是 ,B是 ,D是 ,E是 。 十七、计算分析

将铜和铁的混合物10g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稀硫酸,发现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求:

(1)铜在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是 。

剩余固体 (2)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的质量/g (3)求加入的稀硫酸质量为100g时,

10 5 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4 3.5 0 100 10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