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码头上有各色的颜面与计谋,有各种声音与手势,城里的阴沟汇集起来,成了不小的数股流入河里。一会儿是屠宰户的灰红色,一会是染布坊的紫色,还有许多夹杂物,这么源远深长的流着使其出口处不断堆积起白色的泡沫。三儿看着想这些污水会渐渐带到乡下去的,是的会带去……

“这是甜瓜,这不是你喜欢的牛角酥么,你驶船,我替你剥去瓜子,剥了瓜皮。三儿,你看月亮已经上来。浮萍上有萤火虫在住家了。”

“三儿,我将永远不回城里。”

“永远住在乡下,妈会煮了新剥的茆豆等我们,还有茄子,还有虾,还有豆油炒鸡蛋哈哈。” 拴上船,三儿奔向妈的怀里。

“李老爹来过一趟,送来两条鲫鱼,我给你们清炖了。” “哦,酒忘了!”

(选自《中央日报·文艺》1941年7月第71期,有删改)

14.小说中的城里少爷对乡下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4分)

15.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艺术特色。(6分)

16.城乡对照是汪曾祺小说的叙事模式,请概括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4分)

17.结合全文探究作者以“河上”为题的作用。(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0题。

京剧:演“技”还是演“戏”

刘 佳

①演“技”还是演“戏”这个几乎不能构成问题的问题,已经困扰京剧很久了。

②王国维说中国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中国戏曲始终都在非常认真地描摹生活。但是在“意”和“有”难以兼得的时候要借助虚拟,把眼睛看不到的“有”转化为心灵能感觉到的“有”——“抟虚成实”,并且,为避免过于个性化的虚拟造成信息传递障碍而将一个个“有意味的形式”——程式固定下来,也就是戏曲的“技”。程式就像细胞之于生命、语词之于文章,是一出戏的最小构成单位。作为构成美和呈现美的艺术元素,程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过高度提炼概括,逐渐获得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就像书法线条可以脱离字意成为纯粹的审美对象一样,不依赖于剧情和人物,我们也一样可以欣赏水袖的曼妙、唱腔的婉转和武功的惊心动魄。“技”拥有了独立的审美个性和发展轨迹,也形成了自身的艺术规律和要求,并与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观念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③在“戏”中建构起的“技”的确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是“技”,最初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戏”而被创造出来的,它的不断打磨也是为了让“戏”更精彩,一旦“技”成了最高理想和唯一追求,戏剧就失去了灵魂。“戏”是“技”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当“戏”被忽视,“技”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更无法精进了。

④能否正确认识“戏”与“技”的关系,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京剧传承与新剧目创作的质量。在流派创始人相继离去、流派意识却空前强化的后流派时期,究竟应该如何继承流派是满足于模仿那些被大师们使用过的程式技巧,还是那一种使大师能够成为大师的流派精神“不似之似似之”,观众所希望看到的“高水平传承”,不是要求现在的演员简单机械地重复前辈大师的一举一动,而是要像他们那样在深刻体

察剧情与人物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审美需求的变化,巧妙运用程式,进而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这才是流派精神的内核。

⑤由于文人与艺人、理论家与演员历史上形成并延续至今的微妙关系,中国戏曲的批评与实践长期存在着两套立场、角度和表述方式大不不相同的话语系统,给演“技”还是演“戏”等很多基本问题的阐释带来难度,往往大家明明是一个心气儿,说出来的话却迥然不同。其实我们只要从戏曲发生发展的源头出发,思考一些最基础也最本质的问题,相信这种“戏”与“技”的割裂状态会随着时代的进步、演员社会地位与文化水平的提高、评论家对戏曲创作实践的重视而逐渐消除。

(来源: 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18.分析文中划线句子有何作用。(6分)

19.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论述层次。(6分)

20.作者认为后流派时期应该如何继承流派(6分)

七、作文(70分)

21.根据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随着时空的变化,有人认为我们所熟悉的世界已经或正在改变,需要调整当初的认知或做法。也有人持不同意见。对此你有何看法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阶段检测(三)

语文试题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10分)

余尝谓北宋人手高眼低。其自为词诚夐乎弗可及;其于它人词,凡所盛称,率非其至者,直是口惠,不甚爱惜云尔。后人习闻其说,奉为金科玉律,绝无独具只眼,得其真正佳胜者。流弊所及,不特埋没昔贤精谊抑且贻误后生 师法北宋词人声华藉甚者十九巨公大僚巨公大僚之所赏识至不足恃词其小焉者。

(选自况周颐《蕙风词话》)

22.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不特埋没昔贤精谊抑且贻误后生师法北宋词人声华藉甚者十九巨公大僚巨公大僚之所赏识至不足恃词其小焉者。

23.北宋词人中,《小山词》的作者是 ▲ ,《清真词》的作者是 ▲ 。(2分) 24.“手高眼低”在文中指什么请概括作答。(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5.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 唯一的人。”“站着喝酒”,说明他经济拮据,买不起酒菜,进不了柜台,只能和“短衣帮”一起,可他又舍不得脱下象征读书人的“长衫”,这种矛盾现象充分说明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

B.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成功地塑造了“硬汉子”的形象,表现了“人可以被消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一崇高的主题,为人类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唱出了一曲高亢热情的颂歌。

C.《边城》不仅写了翠翠的爱情故事,还写了她母亲和父亲的爱情悲剧。她父亲是一个屯防士兵,因为顾及军人名誉,开枪自尽;她母亲待孩子生下后投水而死。

D.《欧也妮·葛朗台》中,查理启程去印度前,欧也妮把自己全部积蓄六千法郎送给他作盘缠,查理回赠给她一个母亲留给他的镶金首饰盒,他们私订了终身。

E.《茶馆》讲述了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八方应酬,最终却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的故事;同时也揭示了秦仲义、常四爷、刘麻子等一些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 26.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行酒令时抽花名签,请写出下列花名签上诗句对应的人物。(4分) ①风露清愁——莫怨东风当自嗟 ②武陵别景——桃红又是一年春 ③香梦沉酣——只恐夜深花睡去 ④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

(2)“甲一把抓住乙的袖子,热烈地欢迎他的哥哥,好像在广大无人迹的沙漠里遇到了一个熟人。”甲和乙分别是谁为什么甲看到他的哥哥像一个“熟人”(6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7~29题。

在以经学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国古代社会,《诗经》被尊奉为人伦教化的神圣经典,与文学总集分途著录,形成了文学总集不录《诗经》作品的文学禁忌。随着经学内部的嬗变和《诗经》文学阐释的发展,隋代王通和唐代刘迅相继“续《诗》”,选录《诗经》之后的诗歌并纳入诗教范畴。“续《诗》”不仅很难达到其经学目的,反而容易使人们从汉魏六朝诗歌的情貌特征,推想《诗经》的本来面目,成为解构经学和尊经意识的潜在异质,为《诗经》入选文学总集提供了反向的启示。宋代朱熹设想编纂一部收录《诗经》《楚辞》和后世诗歌的大型诗歌总集,直接为文学总集选录《诗经》做了理论准备。但朱熹最终未能将自己的构想付诸实施,也预示着总集选录《诗经》的思想阻力依然强大。直到明代,才出现《诗学正宗》《汇古菁华》《诗冶》等真正选录《诗经》作品的文学总集,《诗经》走下经学的神坛,融入多姿多彩的文学世界。

晚明总集选录《诗经》并不偶然,而与当时《诗经》文学阐释的繁荣局面相呼应,是《诗经》文学身份得以彰显和认可的最直观、最集中的体现,是现代《诗经》文学主体身份最终确立的精彩预演的关键步骤,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27.《诗经》文学主体身份的最终确立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请加以概括。(6分)

28.请具体解释“反向的启示”在文中的意思。(3分)

29.以《氓》为例,谈谈《诗经》文学性的具体体现。(6分)

语文试题Ⅰ 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B(3分) 2.D(3分)

3.C(3分) 4.A(3分) 5.D(3分)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8.①盖勋身上三(多)处受伤,坚立不动,指着旁边的木标(牌)说:“一定要将我的尸首放在这里。” (着眼“创、表、尸”,并注意句子通顺)

②当时人民遭受饥荒,互相掠夺食物,盖勋开仓放粮救济百姓,使一千多人得以活命。 (着眼“渔、调、禀”,并注意句子通顺)

9. ①救济百姓;②秉公执法;③唯贤是举(举贤任能)④为帝谋划。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答案】一点1分

①远离费尽心机的官场人事,可以不问政事; ②故居拥有生机盎然的美景,可以乐在其中。 11.

【答案】一点1分

①对故居遭受战火、毁弃严重的痛惜之情; ②对自己远离官场、不用机心的欣喜之情; ③对自己等待诏书、急于做官的后悔之情; ④对故居清新明媚、盎然春景的沉醉之情; ⑤自己绝缘政治、深隐故居的闲适之情。 12.【答案】一点1分

①照应颔联,阐释了“忘机渐喜逢人少”中的“人”为“长者”即达官贵人。1分 ②用典。

③借用法真和陶渊明不与达官贵人交往、遁形远世的典故, ④表达自己深隐故居、啸歌山林的悠然自适之情。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 (1)蟪蛄不知春秋 (2)而致千里 (3)钿头云篦击节碎 (4)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5)衡于虑 (6)伤心秦汉经行处(7)其臭如兰(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评分建议:每句1分。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4.【答案】由“不习惯乡下生活”1分到“习惯了乡下生活” 1分到“逐渐喜爱乡下生活” 1分到最后“不愿离开乡下” 1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