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思想之比较(异同点)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孔孟思想之比较(异同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孔孟思想的比较与继承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建立了以“仁”为中心,“仁”“义”“礼”三者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一个道德学说整体。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道德思想,他倡导持志养气,重视立志,反求诸己,改过迁善,意志锻炼。

孔子首开私学,创立儒家学派。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对儒家学派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孟子的学术思想一部分继承于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孔子。

一、孔孟思想主张的共同点

在“仁”方面,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的,

也才能又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的,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2、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4、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在轻名利重节操、反战争求和平、兴学堂去愚昧等诸多方面孔孟都有相同理念。

继承

孔子这种将心比心、由己及人的思想在孟子的思想中得到继承与发展。

1、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孟子〃离娄下》)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

孟子“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对孔子思想的超越。

二、孔孟思想主张的不同点:

1. 人性问题。 孔子主张“仁”为根本,而孟子主张“义”为首要。

孔子要求人们尊奉“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天下之民莫非王臣”的愚忠思想,他因此也就要求人们忍辱负重,无怨无悔,要“温良恭俭让”。

孟子主张“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不听,则易位”,“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也就是说,孟子更主张一个人要有个性,不能畏首畏尾,惟命是从。

2. 人格培养。

孔子:克己复礼。

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孟子主张一个人只有经历了磨砺才能真正具备“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德才,也才能奉献于社会造福于他人。

3. 君臣关系。

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