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竞赛辅导练习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高中化学竞赛辅导练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四方 三方 正交 单斜 三斜 四重对称轴 三重对称轴 二个互相垂直的对称面或三个互相垂直的二重对称轴 二重对称轴或对称面 无或对称中心 a=b≠c α=β=γ=90 a=b=c α=β=γ≠90 a≠b≠c≠a α=β=γ=90 a≠b≠c≠a α=γ=90≠β a≠b≠c≠a α≠β≠γ≠α 000α≠90 β≠90 γ≠90 0000

每个晶系都可能有四种空间点阵形式,它们的最小单位都是平行六面体。如表5-2-2所示。

表5-2-2 空间点阵单位 空间点阵单位 P—简单 I—体心 C—底心 F—面心 点阵点位置 顶点 顶点,体心 点阵点数 一个,素单位 两个,复单位 点阵点分数坐标 (0,0,0) (0,0,0)、(1/2,1/2,1/2) (0,0,0)、(1/2,1/2,0) (0,0,0)、(1/2,0,1/2)、(1/2,1/2,0)、(0,1/2,1/2) 顶点,相对上下面心 两个,复单位 顶点,每个面面心 四个,复单位 晶体按划分正当单位的要求图形应尽量规则(直角最多)及体积最小。把所有的晶体划分为 十四种点阵型式。即14种晶胞如图5-2-1所示。

第 17 页 共 32 页

图5-2-1 十四种空间点阵

倒易截数比:1/r:1/s:1/t=1/3:1/1:1/2=6/3:6/1:6/2=2:6:3 晶面的晶面指标为(263),(263)表示与此晶面平行的一组互相平行的晶面

二、典型晶体

晶体按构成晶体微粒之间的化学键类型可分为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氢键晶体及混合型晶体。

⒈ 金属晶体 ⑴金属键

金属键是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之间互相作用产生的化学键。其特点是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①金属键的自由电子模型

以金属钠为例,一个含N个原子的金属钠晶粒子中,每个Na原子电离出一个自由电子,则在晶体中有N个自由电子和N个Na离子。虽然在Na离子之间存在相互排斥,但可在整个晶体中自由运行的N个自由电子将N个Na离子紧紧的结合在一起。这被称为金属键的自由电子模型。 ②金属键的能带理论

这是用分子轨道理论认识金属键本质的理论。

仍以金属 Na为例,两个Na原子通过δ键可结合成双原子分子Na2,即

2

Na2[KKLL(δ3S)两个Na原子相互靠近,它们的3S电子云发生重叠。分子轨道理论认为:两个3S原子轨道组合成两个分子轨道,一个成键轨道(δ3S),共价键能级E1低于原子轨道的能级E(3S)。

另一个是反键分子轨道(δ3S),共价键能级E2高于原子轨道能量E(3S)。两个价电子填入成键轨道(δ3S),使得体系的能量下降。

一个由N个Na原子结合承德“大分子”,即一块金属钠,N个3S原子轨道相互重叠,线性组合成N个分子轨道。由于N是个很大的数目,因此相邻两分子轨道能级相差非常微弱,即这N个能级实际上构成一个具有一定上下限的能带,能带的下半部分充满电子叫满带,上半部分由于未充电子而叫作空带。满带和空带之间的能量间隙叫禁带。

能带理论对于固体导电性能的解释:禁带为零的(E=0)是导电体,禁带(E>5ev)的是绝缘体,禁带(E?3ev)是半导体。 ⑵金属的晶体结构

由于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每个金属原子(或离子)的电子云分布基本上是球对称的。可以把同一种金属原子看成是半径相等的圆球。因此可用等径圆球的堆积原理来讨论金属晶体的结构。

①密置层:二纬空间伸展的等径圆球堆积,只有一种排列形式:每个球与6个球相邻,有六次对称轴通过每个球垂直于密置层。

②密置双层:A、B两个密置层组成的最密堆积,也只有一种排列形式。但形成两种空隙,一种是正四面体空隙,由四个球构成。另一种是正八面体空隙,由六个球构成。

③密置三层:三层密置层组成的最密堆积,有两种排列形式,分别由A1和A3表示。

A1型是将第三层球放在正对第一层球的三角形空隙上方,以后的堆积则按密置层ABCABC??重复组成晶体结构,称为ABC堆积,为立方面心晶胞。每个晶胞中含四个球,其分数坐标为:(0、0、0),

第 18 页 共 32 页

(1/2、1/2、0),(1/2、0、1/2),(0、1/2、1/2)。

A3型则是将第三层的球正对着第一层的球,按ABAB??重复堆积组成晶体结构,称为AB堆积,为六方晶胞。每个晶胞含两个球,其分数坐标为:(0、0、0),(1/3、2/3、1/2)。

另外还有一种次密堆积,用A2表示,为立方体心晶胞,每个晶胞中含有两个球,其分数坐标为:(0、0、0),(1/2、1/2、1/2)。

图5-2-2 几种典型的密堆积结构

表5-2-3 金属晶体的主要构型

类型 堆积形式 点阵形式 配位数 结构基元数 晶胞中球数 空间利用率 A1 ABC 立方F 12 4 4 74.05% A2 无 立方I 8 2 2 68.02% A3 AB 六方H 12 1 2 74.05%

2. 离子晶体

① 离子晶体的基本结构型式

离子键是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间靠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正、负离子通常都具有球形对称的电子云。因此离子键也和金属键一样,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离子晶体可视作不等径圆球的密堆积,即半径较大的负离子作密堆积,半径较小的正离子填充入其形成的空隙中。离子晶体常有较高的配位数,较大的硬度和相当高的熔点。

离子晶体的结构多种多样,有的很复杂。但它们可归结为一些简单结构型式及其变形。常见的结构型式有六种,正、负离子组成1:1的AB型有四种:CsCl型、NaCl型、立方Zn型、六方ZnS型;正、负离子组成比为1:2的AB2型的有两种:CaF2型、TiO2型(金红石)型。分别列于表5-2-4和图5-2-2典型离子晶体的晶胞形式

第 19 页 共 32 页

表5-2-4 几种典型离子晶体构型

图5-2-3 典型离子晶体的晶胞结构

②点阵能

点阵能是摩尔式量离子化合物中,正/负离子从相互分离的气态,结合成为离子晶体时放出的能量,又称为晶格能。

n+m-即:mM(气)+nX(气)→MmXn(晶格)+U(点阵能)

点阵能可用于量度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度和晶体的稳定性。

③离子配位数

一离子的配位数是指该离子紧临的异号离子的数目。在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都力求达到最大的配位数。因负离子半径一般比较小,所以正离子一般只能嵌在负离子圆球所堆积的空隙中。这种

第 20 页 共 32 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