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题库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经济地理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名词解释

1、人类经济活动和某一产品的生产过程、服务所涉及的地域范围不断向全世界扩展的过程。

2、世界各国通过一定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形成过程中,制度建设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地区一体化;

4、世界经济各领域中各种现实壁垒的消除和经济融合,是具有实质意义的一体化 5、指在一定的国际协议下以明确的制度为目标、由组织管理机构进行操作的一体化进程。

四、简答题

1.(1)生产国际化的准备阶段 (2)生产国际化的初级阶段

(3)生产国际化的中级阶段

(4)生产国际化的高级阶段──全球化阶段

2.世界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制度保证,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客观条件。

(1)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条件

(2)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联系和区别 (3)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3、一部分学者认为,地区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当代条件下的具体体现,是走向经济全球化的必由之路。地区一体化可以通过地区一体化组织的扩大和各个地区一体化组织的“联合”两条途径来推动经济全球化。

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尽管已成立的地区一体化组织都有扩大的倾向,但地区一体化组织的扩大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扩大到其它地区组织范围内,就势必发生直接冲突。

4、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功能性一体化的发展,制度性一体化就成了“空中楼阁”;没有制度性一体化,功能性一体化就失去了保障而停滞不前。两者是推进一体化进程的两种力量,相互交织贯穿于一体化发展的全过程。 五、论述题

1.(1)技术进步

(2)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 (3)国家的经济调节及干预作用 (4)国际经济协调

2. (1)世界贸易不断扩大、世界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

(2)经济全球化发展地域差异明显

(3)国际水平分工进一步发展、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4)经济全球化呈现多极化趋势

3 、(1)随着科技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合作条件进一步改善,有利于全球化发展

(2)国际间人员、文化的交流将为经济全球化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5

(3)国际资源交流参与各方可获利性将克服国家间利益分配上的争执,使经济全球

化具有波状推进的特点。

(4)国家间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将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

《经济地理学》课程练习:第十一章 一、填空题:

1、 邮电业生产特点包括 、 和 。 2、半导体的需求主要依赖于 和 的增长,而间接需求即生产过程中对半导体的需求更是需求的主要来源。

3、 成为拓展服务地域范围的重要形式。 4、在中国邮电业办理 和 两类业务。 二、判断题

1、汽车工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和就业容量所,说明汽车工业不具有负面外部性。( ) 2、政府是半导体最重要的直接消费者,计算机产业是最大的间接消费者。( ) 3、政府所属的服务业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继续。( )

4、国际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劳务输出输入,也包括卫星传送、专利技术贸易等无形的提供者和使用者在没有实体接触下的交易活动。 ( ) 三、名词解释

1、汽车工业 2、服务业 四、简答题

1.分析电子工业生产格局的全球变动特点。 2.分析电子工业消费市场的全球变化特点。

3.分析技术、资本、劳动力、交通等区位因子对电子工业区位变化的作用。 4.简述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五、论述题

1.根据汽车工业的影响因子,分析汽车工业布局的变化。 2.根据邮电通信业的生产特点,分析其空间布局因素。 3.分析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及其布局因素。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时效性、公用性、全程网络性 2、直接需求、间接需求 3、对外直接投资 4、邮政、电信 二、判断题

1、× 2、√ 3、× 4、√ 三、名词解释

1、所有生产和销售轿车、商用车及其零部件等汽车产品的企业总和。

2、包括了商业与贸易、金融与保险、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信息与通讯、旅馆与饮食、文教与卫生、科研与咨询,以及修理、理发、美容及其它劳务性服务在内的多种行业。

26

四、简答题 1、消费性电子工业品的制造比半导体工业在世界的分布范围更广,全球化特征更加明显。与半导体生产相比,电视机制造业空间分布就较为分散一些。

2、消费性电子产品是最终需求型产品,受需求收入弹性影响大。电视机消费市场首先集中于居民收入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 电视机市场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由于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东亚地区电视机需求大幅度增加

3、(一)半导体工业

半导体工业已经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半导体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和技术密集度不断提高,使得半导体生产不断向技术水平高、经济发达富裕的国家和地区集中。

(二)消费性电子工业

电视机和大多数消费性电子产品技术含量一般较低。例如,电视机属于技术成熟、已经处于标准化阶段的产品,其布局将向劳动力低成本地区倾斜。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电视机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劳动力成本降低,区位选择中呈现劳动力指向不断减弱而技术和资本指向不断加强的趋势。

4. (1)内涵日益丰富、经营方式不断创新

(2)政府所属的服务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减弱 (3)经营日益国际化、网络化和一体化

(4)对外直接投资成为拓展服务地域范围的重要形式 五、论述题

1、(1)汽车工业发展受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制约

(2)汽车工业发展受综合工业水平制约 (3)受区域科技发展水平制约 (4)受关税等国家政策的影响

(5)汽车生产进一步集中、新汽车产品开发分散化并存 (6)经济全球化使汽车工业集聚效应目趋显著 2.生产特点: (1)时效性 (2)公用性 (3)全程网络性 空间布局因素: 从本质上讲,邮电通信是信息和邮件在空间上的移动过程,它与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环境有密切关系。

首先,信息流是产生并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系统的,它的流量与人口数量、密度,尤其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其次,信息和邮件的传输是通过克服空间阻力实现的,自然地理环境对邮电网的分布以及信息流的流量和强度有深刻影响。

第三,邮电通讯受科技发展的深刻影响。 3、特点:

(1)非实物性。 (2)不可储存性。

(3)生产、交换与消费的同时性。 (4)服务生产的“公共性”。

27

主要困素:

(1)经济发展水平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

(2)技术进步扩大了国际服务贸易的范围,加快了各地域行业分化。 (3)区域集团化使国际服务贸易打上了深刻的地域烙印。

《经济地理学》课程练习:第十二章 一、填空题:

1、南北依赖体系表面上为原燃料等初级产品与资金、技术等之间的对流,但实质上 2、 的互补流动构成了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的循环系统。

3、 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相对优势,新的国际分工体制是以 为主体的生产活动代替旧的以 为主体的商品贸易体制为标志的。 二、判断题:

1、本土化(民族化)有悖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

2、技术和创新能力已取代传统的价格竞争力成为国际竞争力的一个新决定因素。( ) 3、金融国际化易于成为世界金融危机的诱因。( ) 三、名次解释 1、北北依赖体系: 2、南北依赖体系: 3、南南依赖体系: 4、东西依赖体系: 5、本土化: 四、简答题

1.分析国际经济联系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简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前提。

3.本土化有何特点? 五、论述题

1.分析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2.分析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化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生产力发展水平悬殊的两类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 2、物质流、资金流、劳力流、技术流和信息流 3、 跨国公司 ,国家 二、判断题: 1、 (×) 2、 (√) 3、 (√)

三、名次解释

1、 依赖程度最深的依存关系,主要表现为专业分工协作,高新技术部门的协作不断深化,商品贸易、资本流动、科技交流和人才流动更加频繁和广泛,国家之间经济政策协调和国际宏观经济调节进入了新的阶段。

2、 为原燃料等初级产品与资金、技术等之间的对流,但实质上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悬殊的两类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

2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