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班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高考班语文期末考试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高考班语文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模样(mú) 濒临(pīn) 嫉妒(jì) 相形见绌(chù) B.屏风(píng) 诘问(jié) 拉纤(qiàn) 如火如荼(tú) C.浸渍(zì) 不惮(dàn) 艾蒿(gāo) 水流湍急(tuān) D.称职(chèng) 提防(dī) 教诲(huì) 土地干涸(hé)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缭绕 脉搏 重叠 融汇贯通 B.嬉戏 倾泄 抱负 金壁辉煌 C.涣发 魁悟 干炼 白璧无瑕 D.修缮 喧嚣 株连 陈词滥调

3. 填入下面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联合国安理会一贯致力于_____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2)用科学的观点去_____战争,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中国考察队员首次对南极海冰进行了跟踪_____,获得了海冰变化的第一手资料。 A. 维护 考察 监测 B. 维持 考查 检测 C. 维持 考查 监测 D. 维护 考察 检测 4. 填入下列各句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单纯客观地为描写景物而描写景物,_____能写得有几分相似,_____是毫无生气,缺乏生命力的,_____客观景物是外在于作者心灵的。

A. 虽然 但是 因为 B. 即使 也 因为 C. 尽管 还 所以 D. 即使 也 所以 5.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他为冲动而付出的代价无须多说,没有谁不会不知道。 B. 她俩素不相识,初次见面,她就向她攀谈起来。 C. 当前最紧要的是大力宣传和整治城市文明建设。

D. 对于调动工作的问题上,我曾一度产生过错误思想。 6.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天是你去监考了?还是我去监考了?

B. 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 倾卸四溅。

C. 读书、做学问、进行研究工作,必须静下心来。

D. 我家阳台上种有石榴、木桃、月季??等,花开不断。 7. 选出下列各句中运用了设问修辞的一项是( )

A. 红柳为什么不找个背风的地方猫着呢?

B. 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 C. 小屋点缀了山,什么点缀了小屋了?那是树!

D. 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的魂魄如今栖息在何处云端? 8. 对下列文体常识概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写人物散文同小说一样可以虚构人物形象,不必是真人。

B. 写景散文常常抓住景物特征,按照空间顺序的变换,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点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

C. 散文的表达方式可叙可议,可说明可抒情,活泼自由。

D. 散文常见的线索一是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二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9~10题。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9.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邴原少孤 少:年幼 .

B. 孤者易伤 .

伤:悲伤 亲:父母亲

C. 凡得学者,有亲也 .

D. 欲书可耳 书:书本

10. 下列加点的词与“一则愿其不孤”中“其”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

B.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C. 其一犬坐于前(《狼》) .

D. 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45分) 11. 把文言文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12. 见下面的主动句改为被动句。(4分) 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

13. 以“琴声如何吸引路人”,为扩展点,扩展语句,使具体生动。字数在30左右(4分) 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

14. 根据下面内容代写的一份通知,有无处错误,请改在后面。(6分)

(1) 会议内容:青年志愿者活动

(2) 出席对象:各班团支部书记、各班班长 (3) 会议地点:学工处办公室

(4) 开会时间:3月12日下午5时 通知: 今天下午,在学工处办公室召开团支部书记或各班班长会议,筹备青年志愿者活动,希准时参加。 此致 敬礼!

学工处

3月12日下午5时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17题。

①在初春的暖雨里,满天飘着毛茸茸的黄色的飞花,像天上落下了奇异的雪。 ②这不是蒲公英,是梧桐的种籽。光秃秃的梧桐树枝上那些小铃铛,在严寒中寂寞地度过了冬天,此刻,它们在春风里欢快地解体了,脱落了,变成了漫天飞花。

③它们是数不清的小生命啊!它们在春风里飞啊飘啊!像一只只小蝴蝶,像一顶顶小降落伞。它们要找寻自己的土壤,它们要在大地的怀抱里生根,发芽,有朝一日也长成一片亭亭玉立的梧桐树林,它们要用水灵灵的新绿覆盖大地??

④然而在城市里,到处都是冷冰冰的水泥地,它们终于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土壤,只是在街头墙角无可奈何地积累成一堆堆一团团,心灰意懒地滚动着??

⑤它们本来应该变成森林的!

15. 文中对种子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比喻,请选出对这些比喻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像天上落下了奇异的雪”比喻种子集体飘飞的形态。 B. “那些小铃铛”比喻凤吹种子发出的清脆声。 C. “变成了漫天飞花”比喻种子的形状及飞落的姿势。 D. “像一只只小蝴蝶”比喻种子飞舞的姿态。 16. 请找出与种子“欢快”心情不相匹配的一项是( )

A. 它们是数不清的小生命吧 C. 像一顶顶小降落伞

B.水灵灵的新绿 D.亭亭玉立的梧桐树林

17. 从最后一段看作者对梧桐种子的遭遇是什么样的态度?

18. 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唯此生耳。

19. 默写(2分)

(1)读书百遍, 。 (2)良言一句三冬暖, 。 20. 将下列否定句改为肯定句。(3分)

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世上没有不好走的路。

21. 用神态动作等描写方法扩写下面的句子,字数30左右(3分)

洋槐爆出了嫩芽。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23-23问题

雪 白居易

已讶(讶,yà,诧异)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22. 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夜雪的?(2分)

23. 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

24.

作文(3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600字的文章。要求合理安排顺序,抓住景物特征,综合运用表达方式。 题目一:故乡的秋天

题目二:秋游 (家乡的一处风景名胜)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