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请学生再体会一下解开这道题的过程和方 法。 4.讲解:其实,这个方程在去括号之后和以前我们学习过的方程一样,去掉括号后就变成 了简单方程,当然后面的解法也就一样。所 以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注意把新的问题转换为我们已经知道的问题来解决,就可以使用原来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了。 5.请学生自己完成课本第9页的练习的第1题。 6.到学生中间察看学生解题的情况,大致掌握当前学生的整体水平。然后就全班情况作个评价。 7.总结过渡: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一元一次 方程的定义和采用去括号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下一课,我们要学习新的方程,同学们注意将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到下节课上。 4.体会把未知问题变为已知问题的学习方法。 5.练习使用去括号法解方程。 6、对自己的情况在班上的位置大致做个了解。 7、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知道要“把新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解决已知问题”的方法应用到下节课上,并注意课后巩固。 三、本课小结

本课学习了判断一元一次方程的四个依据,此外,还学习了用括号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去分母解方程)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总结上节课的内容 1、加强记忆

2、讲解例5 2、学习去分母法解方程 3、指导学生分析和练习 3、分析和练习解方程 一、 讲解例5 教师活动 1. 讲述: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以及使用去括号法来解方程,大家已经学会了如何判断一元一次方程和使用去括号法解方程。现在我们要学习新的解方程的知识 2. 请学生看课本第9页例5,并思考这个方程的解法。 3.引导:请同学们注意方程的第一次变形后得到:3(x-3)-2(2x+l)=6,这个方程就是和我们上节课所学的方程一样,采用去括号法就可以解开。所以现在问题是如何进行第一次变形的。有谁能知道如何进行第一次 变形的? 4.讲解:第一次变形是方程两边都乘以6,使得方程中的系数都不会出现分数,这样的变形通常称为“去分母”。 5.讲解:来用去分每后得到的方程带有括号,这恰好是我们上节课学过的。这样的方程我们是可以解开

9

学生活动 1、听开场白,熟悉已学习的知识。 2、看课本例5,思考如何解方程 5、 踊跃回答:第一次变形是方程的两边都乘以6得到。 6、 学习去分母法解方程。 7、 掌握把未知问题转化成为已知问题的解决办法。 8、 做练习,指出解方程过程中的错误。 9、 听老师指出错误之处,看看和自己找出错误是不是一样。如果不的。最后解得到方程的解是x=-17。 6.要求学生完成课本第10页练习的第1题,并指出方程求解过一程中错误,并给予纠正。 7.分析:第一小题的错误在于去分母时,方程右边的-1没有乘以10,要先把-1乘以10然后再继续解方程。最后方程的解应该是x=1/7;第二小题的错误在于六分之x加上2 去分母后没有带括号,方程左边应该得到2x-2-x-2,而不是2x-2-x+20其他地方没有错误。, 8.要求学生完成练习的第2题(课本第 10页)解方程。注意一个方程的未知数是a,而不是x。 9.到学生中间察看学生的解答情况,大致了解班上的整体水平。 10、讲解练习:(1)方程左右两边都乘以最小公倍数8,去掉分母后得到5a-1=14,移项得5a=15,未知数系数分为1得a=3;(2)方程左右两这都乘以最小公倍数15,去掉分母后得2-5x=3x-9-15,移项得-5x-3x=-20-9-15,即-8x=-44,未知数系数化为1得x=5.5 二、讨论:如何合理、简洁地解方程 教师活动 1.分组进行讨论:我们前面学习了各种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这些解方程的过程中是如何变形的。怎样才能合理、简洁地解一元一次方程? 2.讲解学习过的变形包括: (1)方程的两边都同时加上或是减去同一个数或是同一个整式,方程的解不变。 (2)方程的两边都同时乘以或是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3)移项。 (4)未知数系数化为1,这实际上和前面第二条一样。 (5)去括号。 (6)乘以各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掉分母,实际上和前面第二条一样。 3.灵活运用:要注意不断化简方程,有分母要先去掉分母,注意合并同类项等。 4.这节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习了如何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只要把方程去分母后化成我们学过的方程,就可以解开。下一节课我们不再学习这种直接解方程的问题,而是学习和实际问题相关的方程知识。同学们要注意对今天的方程进行总结,真正掌握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

10

一样要找出原因 。 10、 练习 10、听老师讲解练习,看和自己的解法有何不同,如果不一样要找出谁的方法最好。 学生活动 1、 分组进行讨论相关问题 2、 加深对使用过的变形的记忆 3、 体会如何灵活运用变形来解方程。 4、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知道下节课的目标。可以做好预习。 三、 本课小结

本课主要是学习了如何采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第3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讲解例6 1、初步认识列表法

2、讲解列表法解方程 2、学习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 3、分析和总结 3、分析和总结 一、 讲解例6 教师活动 1.讲解: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今天就要把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应 用到实际问题中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前面第1节“从实际问题到方程”的学习中,当时我们只列出方程,没有办法求解。现在,不仅要列出正确的方程,还要求出正确的解。 2.请学生翻到课本第10页,看看例6。 3.分析题目:天平只有在两边的质量相等的情况下才保持平衡。、由于现在A盘内的盐质 量为51g,B盘内盐的质量为45g,所以天平不平衡,假设需要从A盘中拿xg盐到B盘中,才能使得两边所盛的盐相等。则A盘拿掉xg盐后还有(51-x) g的盐,B盘拿到xg盐后就有(45+x)g盐。 4.讲解:把上面的意思列成表格就是课本上的表6.2.1,从表上可以看出,A盘原有盐51g, 现有盐应该是(51-x) g,所以A盘下的空格 要填“51-x”;B盘原有盐45g,现有盐应该是 (45+x)g,所以B盘下的空格应该填\+x”。 5.设问:表6.2.1还有一种形式,你们能画出 双该表的另一种形式吗? 6、画出表6.2.1的另一种形式,然后和原表进 行对比分析。 7.分析表格:从这两种表格的对比可知,表格中的内容可以进行全部一次性横排和竖排 交换,而表达的意思不变。 8、引导:现在回到例6,由于现有的盐要相等, 51-x=45+x,容易解得x=3. 11、 验证方程的解:把x=3代人到现有盐中得到A盘中盐为51-3=48g,B盘中的盐为去5+3=48g,它两的盐质量相等,所以x=3这个解符合题意。 10、课本上是如何说明上一步的“经检验,符合题意”,指出这一步就是验证方程的解是有意义

11

学生活动 1、 听老师讲解,进入学习状态。 2、 看看例的题目,思考如何解答。 3、 听老师详细分析题目,对题目形成自己的理解。 4、 学会看懂表格。 5、 试画出新表格 6、 新旧表格对比,找出异同点 盘A 盘B 原有盐(g) 现有盐(g) 51 42 7、 听老师总结表格的性质。 8、 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并求解。这是前面学习过的知识,再次体现把新问题转换为已知问题的解题思路。 9、 学会验证解的方法。 10.会如何书写验解的过程(即“经11、提醒学生注意的问题:最后不要忘了“答”,通常我们都说解答某某问题,“解答解答”,不能光解不答。 12、上面的解答过程就是“列出正确的方程---求出正确的解。” 检验”)和结果(就是“符合题意”或“不符合题意”) 11、识记注意事项。 12、总结解答过程,加深分步解题的意识。 二、本课小结

本课主要是学习了如何采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

解一元一次方程第4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总结上节课的内容 1、加强记忆

2、讲解例7 2、再次学习列表法

3、引导学生分析和练习 3、分析和练习解方程 一、讲解例7 教师活动 1. 讲述:前面例6我们学习了如何采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使用列表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现在请同学们翻到第11页例7,看看课本是如何解题的。 2. 请学业生看课本表6.2.2,画出该表格的另一种形式。 3. 画出表6.2.2的另一种形式,再次进行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表格形式和内容的了解。 初一学生 其他年级 总数 参加人数 x 65 每人搬砖数 6 8 共搬砖数 400 学生活动 1、 进入例7的学习,看看例7如何解题。 2、 试画出另一种形式。 3、 加深对表格变形的掌握。 4.识记表格的有关小知识。 5.回到原来的知识,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6.求解并验算。 7.不要忘记答题。 4.讲解:在两个表格中分别填入正确的数值。 注意表格中画斜线的格子是该数据没有必 要或是没有意义的意思。表6.2.2中的斜 线格就是没有意义的意思。 5.讲解:找出相等关系“总共搬了400块”,列 出方程。 6.引导学生求出方程的解,并验证方程的解的 重要性。 7.提醒学生注意答题。 二、练习并讨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进入学习状态 2、 做练习 3、 了解自己在班里的情1.引导:通过例6和例7的学习.,我们已经掌 握了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下面请看课本第11页的练习第1题,试解出这道题。 2.到学生中察看学生解题的整体情况。 3.对班里的整体情况做出一些说明。 4. 设小刚在冲刺阶段花了x秒,则可列出表格: 1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