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七年级上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七年级上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

施》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秦朝中央集权的确立、郡县制、皇帝、三公、交通驰道的统一、文字的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的统一、小篆和隶书、圆形方孔铜钱、万里长城、焚书坑儒等历史知识。 归纳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培养初步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自学预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组织学生共同归纳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探究这些措施的影响。

指导学生结合秦始皇的有关史实,评价历史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所采取的一系列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对以后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本重在突出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对后世的影响。教材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军事等方面对这些措施进行了阐释。

教学重点:

“废分封,立郡县”和统一措施的影响。 教学难点:

完整地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各项措施与建立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

在第13的学习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秦朝的短暂的历史和秦始皇的业绩与暴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史实,有助于全面评价历史人物。“中央集权制”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并对比西周的分封制与郡县制,说一说它们的不同之处。学生可能对学习秦统一的具体措施更感兴趣,如文字、货币、长城等,可以组织活动,加深认识。 四、教学过程 新导入

识读图片《秦朝疆域图》后,引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建立后,摆在统治者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维护统一、治理疆域辽阔的国家?(第14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内容探究

1、学生阅读文,说一说当年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实现巩固统治。

政治方面

“废分封,立郡县” 经济文化方面 “车同轨,书同文”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军事方面 御匈奴,筑长城 思想方面 焚书坑儒

2、学生具体说明,老师补充讲解 “废分封,立郡县”——政治方面的表现

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政府的三公制和地方机构郡县制度的建立,它与商周分封制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车同轨,书同文”——经济和文化的表现 “车同轨”:秦统一天下车辆形制。修建驰道 “书同文”:秦统一文字。小篆为标准字体,颁行天下。后来又有隶书。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废止了原来六国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铜钱作为标准式样。还规定了统一的尺寸、升斗和斤两的标准。

修筑长城——军事方面的措施

识读《秦长城图》

“焚书坑儒”——思想方面的措施

议一议:你认为该如何评价“焚书坑儒”呢? 甲:“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的暴政,是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乙:秦始皇这项举措有利于统一,值得肯定。 认识:1、巩固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3、想一想、说一说: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对这个问题你有何看法?通过填写《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列表》引导学生客观评价秦始皇。 (三)堂小结

废除分封立郡县,中央集权秦朝创, 车辆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度量衡, 修建长城退匈奴,临洮辽东万里长, 焚书坑儒钳思想,心中无仁必灭亡。 堂反馈

教学反思:本教学内容整齐,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军事方面,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生僻的知识也较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比较,同时通过图片、地图等多种素材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学生合作探究的时间不够充分,对评价历史人物及事的能力仍需提

高。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