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步步高】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讲染色体畸变与育种讲义浙科版精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最新【新步步高】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讲染色体畸变与育种讲义浙科版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的植物含有3个染色体组,若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为三倍体,D项错误。 题组三 染色体畸变的分析与探究

5.普通果蝇的第3号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按猩红眼-桃色眼-三角翅脉的顺序排列(St-P-DI);同时,这三个基因在另一种果蝇中的顺序是St-DI-P,我们把这种染色体结构变异方式称为倒位。仅仅这一倒位的差异便构成了两个物种之间的差别。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倒位和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一样,属于基因重组 B.倒位后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完全不能发生联会 C.自然情况下,这两种果蝇之间不能产生可育子代

D.由于倒位没有改变基因的种类,所以发生倒位的果蝇性状不变 答案 C

解析 倒位发生在同一条染色体内部,属于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基因重组;倒位后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也可能发生联会;两种果蝇属于两个物种,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这两种果蝇之间不能产生可育子代;倒位虽然没有改变基因的种类,但由于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改变,往往导致果蝇性状改变。

6.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 ) 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 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 答案 A

解析 由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玉米杂交,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可知,玉米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非甜粒对甜粒为显性,且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组成如图1。在偶然发现的一个杂交组合中,由某一F1植株自交后代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可知,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能的原因是: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发生了染色体易位,其F1的基因组成如图2。故A选项较为合理,而B、C、D选项均不能对该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精品文档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7.二倍体动物缺失一条染色体称为单体。大多数单体动物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中,点状染色体(Ⅳ号染色体)缺失一条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

(1)果蝇群体中存在无眼个体,无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无眼果蝇个体与纯合野生型个体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F1 F2 无眼 0 79 野生型 85 245 据此判断,显性性状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判断结果,可利用正常无眼果蝇与野生型(纯合)单体果蝇交配,探究无眼基因是否位于Ⅳ号染色体上。 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让正常无眼果蝇与野生型(纯合)单体果蝇交配,获得子代;统计子代的________________,并记录。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无眼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全为____________,说明无眼基因不位于Ⅳ号染色体上。

答案 (1)野生型 F1全为野生型(F2中野生型∶无眼为3∶1) (2)性状表现 ①野生型果蝇和无眼果蝇且比例为1∶1 ②野生型

解析 (1)由表中数据可知F1全为野生型,F2中野生型∶无眼约为3∶1,所以野生型是显性性状。(2)要判断无眼基因是否在Ⅳ号染色体上,让正常无眼果蝇与野生型(纯合)Ⅳ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假设控制无眼的基因为b,如果无眼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则亲本为bb×BO(BO表示缺失一条染色体),子代中会出现bO∶Bb=1∶1,即无眼果蝇和野生型果蝇,且比例为1∶1。如果无眼基因不在Ⅳ号染色体上,则亲本为bb×BB,子代全为野生型。 8.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甲、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只有各种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

精品文档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是哪一种。(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Ⅰ.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Ⅱ.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Ⅲ.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答案 答案一:①用该宽叶红花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杂交,收集并种植种子,长成植株

Ⅰ.子代中宽叶红花∶宽叶白花=1∶1 Ⅱ.子代中宽叶红花∶宽叶白花=2∶1 Ⅲ.子代中宽叶红花∶窄叶白花=2∶1

答案二:①用该宽叶红花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红花植株杂交,收集并种植种子,长成植株 Ⅰ.子代中宽叶红花∶宽叶白花=3∶1 Ⅱ.子代中全部为宽叶红花植株 Ⅲ.子代宽叶红花∶窄叶红花=2∶1

解析 确定基因型可用测交的方法,依题意选择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mr与该宽叶红花突变体进行测交。若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即MMRr与moro,后代为MmRr、MoRo、Mmrr、Moro,宽叶红花∶宽叶白花=1∶1;若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即MMRo与moro杂交,后代为MmRr、MoRo、Mmro、Mooo(幼胚死亡),

宽叶红花∶宽叶白花=2∶1;若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即MoRo与moro杂交,后代为MmRr、MoRo、moro、oooo(幼胚死亡),宽叶红花∶窄叶白花=2∶1。也可用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红花植株进行测交。

1.利用三个“关于”区分三种变异

(1)关于“互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2)关于“缺失或增加”: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或重复(增加),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精品文档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DNA分子上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增加,属于基因突变。

(3)关于变异的水平问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畸变属于细胞水平的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2.染色体组数量的判断方法

(1)同一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就有几组。如图中有4个染色体组。

(2)控制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有几个就有几组。如AAabbb个体中有3个染色体组。 染色体数8

(3)染色体组数=,如图中染色体组数为=4。

染色体形态数23.“二看法”判断单倍体、二倍体与多倍体

先看待判定个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还是由配子发育而成的。若待判定个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成的,不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单倍体是生物个体,而不是配子,所以精子、卵细胞属于配子,但不是单倍体。

若待判定个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再看它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二倍体,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就是多倍体。 4.利用“假设—推理法”解决生物变异实验探究题

“假设—推理法”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某种假设,然后根据假设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设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设是错误的。孟德尔发现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就是“假设—推理法”的充分体现。高考复习中,通过挖掘“假设—推理法”内涵,运用它解答遗传设计题时分解为3步:提出假设,正向演绎推理(结论→结果),逆向答题(结果→结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考点二 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

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1)杂交育种

①含义:有目的地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培育出更优良的新品种的方法。一般可以通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培养出新品种。 ②育种原理:基因重组。

③方法:杂交→自交→选种→自交。 (2)诱变育种 精品文档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