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光学成就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中国古代的光学成就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代人对此已有所认识。《墨经》指出“景迎日,说在转”,其中“转”字表现墨家知道反射光的光路发生了方向性改变。

古代中国人对各种镜面成像现象作了许多探讨,取得了古代西方人所未及的成就。《墨经·经下》:“临鉴而立,景倒。多而若少,说在寡区。”《墨经·经说下》:“临正鉴,景寡,貌态、黑白、远近、杝正、异于光。鉴景,就当俱,去亦当俱,俱用北。鉴者之臭,于鉴无所不鉴,景之臭无数,而必过正,故其同处其体,俱然鉴分。” 钱临照解释如下:其中,“临鉴”的“鉴”是指以静水为镜;或将镜子平置地面,犹如照水镜,故“景倒”。《说》中的“正鉴”指平面镜;“异于光”的“光”是指阴影,而不是平面镜的虚像。平面镜成像时,鉴者近镜,像亦近镜;鉴者远镜,像也远镜,故曰:“鉴景,就当俱,去亦当俱。” 这是说,平面镜只有一个不变的像。这像的形状、颜色、远近、斜直程度都跟阴影不一样。人走近镜子,像也走近;人离开镜子,像也离开:人与像的方向老是相反。可见,墨家最早提出镜面对称的物理认识。

虽然不能肯定《墨经》是否讨论过复镜或组合平面镜,但至晚从汉代开始,人们对组合平面镜已有相当的认识,而且作出了独特的创造。早在汉代人们已创造了开管式潜望镜。西汉初期,淮南王刘安所撰《淮南万毕术》写道:“高悬大镜,坐见四邻。”高诱注曰:“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这就是由一枚铜镜、一为水镜组成的开管式潜望镜,它是近代潜望镜的始祖。这条记载表明,汉代人在追求一种纯物理实验的理想,其科学史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组合平面镜与道家方术极为相关。道家在晋代的代表人物葛洪曾这样描写组合平面镜:“明镜或用一,或用二,谓之日月镜;或用四,谓之四规镜。四规者,照之时前后左右各施一也。用四规所见,来神甚多。” 追求自然真谛的道家亲手拿起多面镜子,果然“分形为数十人”,即镜中之像有数十个,“衣服面貌皆如一”。道家“分形术”,大抵如此。道家南唐谭峭也说:“以一镜照形,以余镜照影。镜镜相照,影影相传。不变冠剑之状,不夺带微之色。是形也,与影无殊;是影也,与形无异。乃知形之非实,影之非虚,无实无虚,可以道俱。”在组合平面镜中,一物之影无数。这与道家主张、其道为一而变化无穷的思想恰好吻合。故谭峭云“又与道俱”。或许,这是道家乐于在修炼密室之中从事光学实验的原因。清代从西洋传入“万花筒”、“多宝镜”都是依据组合平面镜原理制成的玩具或娱乐布景。

3、阳隧与球面镜成像

阳隧起源于西周时期,在物理学上称它为凹面镜。凸面镜的起源比凹面镜要早约2千年。《淮南子·天文训》说:“物类相动,本标相应。故阳隧见日则燃而为火,??。”阳隧一类凹面镜最早作出光学上探讨的是《墨经》:“《经下》:“鉴洼,景一小而易,一大而正,说在中之外、内。”《经说下》:“鉴中之内:鉴者近中,则所鉴大,景亦大;远中,则所鉴小,景亦小——而必正,起于中缘正而长其直也。中之外:鉴者近中,则所鉴大,景亦大;远中,则所鉴小,景亦小——而必易,合于中而长其直也。”

图1-11 为凹面镜成像原理 《经》文“鉴洼”,即凹面镜,“洼”者凹也。研究者认为,凹面镜成像有三种情形:物体在球心

之外,则像比物体小而倒立,是实像;物体在球心与焦点之间时,则像比物体大而倒立,也是实像;物体在焦点以内时,则像比物体大而正立,是虚像。然而,钱临照解释说,“中”

字是球心与焦点之间的通称。实验者是以自身作物,以自己眼晴作屏,并从远处向着凹面镜走近的过程中而观察自身的成像情形。继墨翟之后,沈括对凹面镜又一次作了较深入的考察,他不仅清楚地认识到焦点,而且结合小孔成像还提出了“格术”的概念。 《墨经》对于有关凸面镜成像的认识的文字写道:《经下》:“鉴团,景一。”《经说下》:“鉴,鉴者近,则所鉴大,景亦大;其远,所鉴小,景亦小,——而必正。景过正故招。”所谓“鉴团”就是指凸面镜。凸面镜成像总是正立、缩小的虚像。故《经》文说:“鉴团,景一”。《说》对距离凸面镜远近不同的物体所成像情形,作了更详细的讨论,指出物体距镜面近时所成像大,距镜面远时所成像小,且像都是正立虚像。

4、透镜成像

4、1 点火透镜和冰透镜

点火透镜最早见于《管子·侈靡》中的记载。它说:“珠者阴之阳也,故胜火”。“珠”是指产于山岸流水之中的水晶珠,相当于凸透镜。汉晋时期,中国人已有透镜折射知识,发现了透镜聚焦点火的功能。西晋张华在《博物志》中写道:“取火法,如用珠取火,多有说者,此未试。” 唐代王秦《外台秘要》在述及炙火“用阳隧之火”中说:“阳隧是以火珠向日下,以艾于下承之,便得火也”。可见,汉唐时期有将“火珠”称之为“阳隧”的,大概起因于它们都能聚焦起火的缘故。明代、方以智在其著《物理小识》中引用其座师杨用宾所言,指出透镜光路变化:“凹者光交在前,凸者光交在后。”凹透镜是发散透镜,因而光线相交于镜前,其相交处即是虚焦点;凸透镜是会聚透镜,因而光线相交于镜后,其相交处为焦点,在此可以点火引燃。这知识可能是受西来传教士的启发后、杨用宾自己悟彻的道理。

早在汉代人们就发明了冰透镜并用它点火;这是中国独特的光学成就之一。《淮南万毕术》写道:“削冷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对如何制造无气眼的冰透镜,清代郑复光在对其进行实验研究之后,特别指出了一种简易、巧妙的方法:将盛有热水的金属水壶底置冰块上旋转几回,冰透镜立即制成。因为水壶外底往往是凹形的,则受热而化开的冰块就成凸形了。在西方,直到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胡克才制造出冰透镜。

4、2 放大镜和复合透镜

放大镜,实质上就是一个凸透镜。当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之内时,就可以看到一个放大的正立的虚像。宋代杜绍在《云林石谱》卷上《英石》中曾发现天然石英“面面有光可鉴物”。同时,人们发现了放大镜的制造与使用方法;唐代王倚笔管,是放大镜在微雕工艺中的运用,放大镜至晚在11世纪已被广为使用。北宋晚期刘肢(?~ 1117年)在《暇日记》中记载,只要将小小一片水晶凸透镜放在极靠近案读文件之处,将文件置阳光下或光线稍好的地方,就可以鉴别不清晰的文字。

古人曾设计了诸如“鲫鱼杯”、“蝴蝶杯”等稀罕之物。宋代《春渚纪闻》中有“鲫鱼杯”的记载,这是一个古玛瑙酒杯,杯中贮水(或酒)后,即可见其内“有一鲫,长寸许,游泳可爱”。水倒出,“鱼不复 见。复酌水酒中,须臾一鱼泛然而起。以手取之,终无形体可拘”。宋代的《真率笔记》中也记载了类似的“青华酒杯”:“酌酒辄有异香在内,或有桂花或梅或兰,视之宛然,取之若影,酒干亦不见矣。”中国传统 剧目“蝴蝶杯”,描述的是明代故事,其中的蝴蝶杯也有此奇异效果,只要斟酒人杯,杯中就有蝴蝶翩翩起图1-12蝴蝶杯(a)外表(b)没酒(水)时蝴蝶舞,酒干,蝴蝶则随之隐去。这些酒杯的奇特之处,在透镜焦点之外(c)盛酒(水)时蝴蝶在透镜焦实际上源于复合透镜的成像原理(如图6-7)。杯脚点之内(d)光路图 的细游丝上安上绘制的鲫鱼、蝴蝶等物嵌人杯底,其上放一小块凸透镜,物在凸透镜焦点之外。杯空时,鱼像成在人眼一侧,是实像,人眼视之模糊。盛水后,水与杯底接触处为凹面,即成一凹透镜,与凸透镜形成一复合透镜,焦距增大,物落在焦点之内,人眼就看到了物在杯底放大的虚像。杯在手中稍有晃动,鱼或蝶就会舞动不止。“蝴蝶杯”与鲫鱼杯、青华酒杯同属一类。科学与文艺的结合,既增添艺术的跌宕起伏,又表明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深刻理解。

综上可见,中国古代光学至少同希腊光学一样早。以墨翟为首的墨家举起烛炬与镜进行光学实验的时间是在公元前5至前4世纪之间。在整个汉代,光学得到一次发展,人们初步掌握了某些凸透镜的知识。晋代张华是汉代光学知识的继承者。入唐以后,由于道家对玻璃制造的研究,致使谭峭等道士成为古代世界中涉猎最多透镜的学者。沈括是宋代推进光学发展的代表人物,他不仅研究过各种镜、影和光的色散问题,而且是尝试提出光学理论即格术的学者。明清时代,传统光学趋于衰落。但方以智对传统光学以笔记和分类叙述的形式作了总结和发挥,郑复光在点滴西方光学知识影响下,以传统的研究方式对光学作出全面探讨的人。但中国古人对光学的研究,主要用于一般的技艺和消遣,缺乏几何学及其在光学中的应用,这是中国光学发展史上的一大缺陷。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