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一)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一)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策略点拨] 动作描写的几种技法 主

(1)综合法 即把动作描写与语言、心理等其他描写有机结合, 取得最佳表达效果。

(2)特写法 运用细致笔调使行为动作如影视中的特写镜头凸

现于读者面前。 要 (3)对比法 将特定场景中不同表现作对比,会你使人物形象

鲜明突出。

(4)特征法 精选富于特征性、个性化的词语简洁传神地进行 描写。 内 三、结论与收获

刻画人物不一定处处求全求多,有时候,一个稍纵即逝的细节 比累赘的描绘更有说服力。 容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五)

时 间 2015.05.12 地 点 会议室 活动形式 研究课 主持人 戴亮亮 应到人数 10 实到人数 10

活动主题 记 录 人 郭伊雯 高中生记叙文常见问题总结 记叙文写作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首尾不入题目

文章的开头、结尾入题,才能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集中、中心活 突出,给读者留下眉目清楚、主题鲜明的感觉。

(二)记人和记事的记叙文不分 有些同学不明确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开头结尾应该突出强调的是

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开头结尾突出强调的才是事。另外,记人

为主的记叙文也要记事,通过事件的叙述、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记动 事为记人服务);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也要写到人,目的是通过人物

的交代和细节的描写使事件的记叙更具体、更完整,深刻地揭示事 件意义,表现文章主题。 (三)选材不典型,重点不突出

主 选材不典型是部分同学写作中存在的通病,许多同学愿意写别人 的材料,不愿写自己的材料。事实上随着年级的升高,作文命题越 来越倾向于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而不善于运用自己生活中的材料,

不理解、不认识自己熟悉的生活是很难完成写作任务的。 (四)写法上,概括叙述多,细致描写少 要

许多同学习惯于对人物的活动、事件的过程作概括的叙述,而不 愿意,或者不善于作具体细致的描写。究其原因,概括的叙述较之 具体细致的描写,要简单省劲一些,这些情况经常出现在一些有惰 性的同学的写作中。

内 (五)语文表达差

其中原因有如下几点:1.生活单调,集体性的活动少。许多同学 对单调的生活认识理解不足,写起文章生拖硬拉,没有真情实感;

2.平时写文不善动脑,只是照搬照抄,一旦脱离了作文选而独立成 文,便出现文不从字不顺的现象;3.个别同学语文基础太差,语言容 不通的现象也存在。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六)

时 间 2015.09.21 地 点 会议室 活动形式 研究课 主持人 戴亮亮 应到人数 10 实到人数 10

议论文学生写作问题探讨及其活动主题 记 录 人 郭伊雯

教学对策 探讨问题内容:

议论文问题常常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 一部分学生的论点提出很慢,最糟糕的是老师看了两三段了还活 找不出的论点。出现这样的失误是由于有些学生一开始先引用作文

命题中的材料,一整段都是,接着第二段才开始发发对于材料的感 慨,感慨有了,却没有明确的论点和重点。八百字的文章就到了将 近结尾的时候才开始说到要说的话题上。

2、 一部分学生想用排比句或者别的事例由远及近的引入自己的观动 点,却最终把思路引到别的话题上。比如,一个学生想写“幸福来

自真挚的友情”,却不小心一大段都在写“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等回头要论证“幸福来自友情”时,结构已经失调了。还有一部分 学生,开头论点提出很快,却在下文的举例中出现结构失调的现象。主 这部分学生往往不会处理论据,事例很长很长,再加上一个事例分

析,就占了全文的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这样三段下来,评卷老师的 眼睛都花了。这是典型的两头小中间大的结构。

3、 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文章结构既不是横向展开,也不是纵向展 开,更没有横纵向结合,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中间没有过渡段,要 文意也不连贯。

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老师讲评时多加强调,学生稍加注意就可以克 服,比如写之前列个提纲,或者打个腹稿,避免写到哪里算哪里的 想法和做法。 内 容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七)

时 间 2015.10.20 地 点 会议室 活动形式 研究课 主持人 戴亮亮 应到人数 10 实到人数 10

活动主题 记 录 人 郭伊雯 议论文中论据的选用与压缩 一、活动过程

史慧芳老师开设一堂“议论文中论据的选用与压缩”的研究 课,成员共同探讨。 活 二、问题探讨

从近阶段同学们所写作文来看,议论文写作框架结构已成,普 遍存在的问题是:或大发议论而无论据相佐,以致枯燥乏味;或以

例代议,缺少理论分析而欠缺深度。就此情况,我们对学生进行一动 个专项训练,即议论文论据选取及材料压缩组合运用的训练。 议论文论据运用的原则:

1(典型:有代表性,有说服力。 主 在所有论据中具有代表性,不随意列举自己身边的只有自己才

知道的事例材料。

2(新颖:论据新鲜,有时代性和现实性。 少用陈腐的材料,如雷锋、张海迪、居里夫人、爱迪生等等从小学

就一 要

直常用的论据材料。 3(准确:论据的真实准确及运用的准确。 (1)真实准确:论据真实可靠,不道听途说,不胡编乱造。

(2)运用准确:论据必须要与论点有内在的联系,切忌张冠李戴。 内 4(生动:论据使用应注意文采。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