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劳务派遣行业的发展对就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就业规模方面。研究发现使用派遣员工可以降低用人单位成本、解决编制问题和满足临时性用工需要,企业有用派遣员工代替正式员工的需求,总体劳务派遣对就业规模的影响是积极的。

(2)在就业质量方面。派遣员工的薪酬福利相对较低,而且由于派遣员工的短期性,企业出于利润最大化目标,很少考虑派遣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

(3)在匹配成本方面。由于派遣机构只要使劳动者进入用工单位工作,就能按月收取管理费。在利润的刺激下,派遣机构主动地获取企业用工需求和求职者信息的积极性较高,作为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中介组织,派遣机构能使供求信息集约化,有利于减少供求信息障碍,减少摩擦性失业,从而能提高匹配的质量。

6.特殊就业群体有哪些?对他们的就业照顾政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特殊就业群体主要有以下几种:(1)残疾人群体。(2)大龄失业群体。(3)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生活困难的失地农民。(4)复员转业军人。(5)刑满释放人员群体。

除此之外,当前还有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困难人员、失业一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都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对特殊就业群体的政策支持的经济影响分析:

假定资本是固定不变的。某国政府为了提高该国某一群体(如妇女或残疾人,以下简称为A类人,B类人是除此之外的劳动者)的就业水平,要求相关企业必须按政府规定雇佣A类劳动者,否则将受到处罚。假定企业完全按照政府的政策行事,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性影响?

先从政府没有任何雇佣限制的状态考察A、B雇佣量的决定因素。设两类人的劳动效率不同,B类人的劳动效率高于A类人,B类劳动者为LB,A类劳动者为LA,工资分别为WB、WA,产量为Q1,如图3-4所示。若既定成本为CD,则在等产量这条曲线上,成本最小化的点为E,此时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B类类劳动需求量为LBE,A类劳动需求量为LAE,B类劳动需求量大于A类劳动需求量。

LA C/ C F G LAE LAI H I Q3 O LBI LBE D D/ 图1 A、B类劳动需求比例变动的影响 LB E Q1 Q2

若政府要促进A类人就业,要求A、B类人的雇用比例达到一定标准(比如说是1:1),如图1中的OF线所示。企业必须要在OF线上找到AB劳动的组合点。现在面临两个问题:其一,若产量是既定,比如是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的,则现在成本无法完成,必须要增加成本

13

到CD,组合点在G点;其二,若厂商不能在短期内增加筹资,则产量会下降到Q2,组合点在H点。无论从哪一点看,厂商都没有实现最优化的要素组合,这就是政府就业促进政策对厂商造成的代价。

若这种成本的上升并不完全由企业来承担,一部分要通过产品需求的变化,影响到劳动者和消费者。如果相关企业全部受到这样的政策限制,那么,工资的上升对产品需求所造成的影响,将使产品的供给曲线上移,使价格上升,这一部分成本由消费者来承担。若成本不变,产量下降,则价格会上升,会降低消费者的需求量。

但是,如果政府仅限制某些特定企业,只要没有相应的政府补贴,与其他的企业相比,此类企业所增加的成本部分就只能由其自己承担,从而使此类企业竞争力会下降。这样此类企业的产量会随着需求的减少。由于规模效应发挥作用,劳动力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减少。

7.工资补贴对厂商的劳动需求有何影响? 政府对特定劳动者的工资补贴,一方面可使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下降,另一方面也易引起与这些特定劳动者有竞争关系的劳动者的工资上升。其结果是,如果其它各种条件不变,其他劳动者被得到补贴的劳动者替代。

首先,考虑一下企业支付的工资中的一部分由政府承担的情况。例如工资补贴达20%,企业并不是只负担原工资的80%就行了。企业对受补贴劳动者的工资负担减少,那么对这类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增加,他们的市场工资率便会上升。另外,市场工资率的上升使劳动力供给扩大,这又会使工资抑制机能起作用。企业的成本虽然没有增加,但支付的工资要比原工资的80%要多。

如果工资补贴直接发放到接受者手中,情况则有所不同。假定市场工资率依旧是以前的水平,含有补贴金的部分对劳动者来说具有与市场工资率上升相同的效果,劳动力供给量因此增加。其结果是,劳动力需求量虽然相同,但由于劳动力供给量增加而造成市场工资率下降,企业支付的工资额减少。 其次,受到这种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影响,雇佣得到工资补贴的劳动者的雇主所负担的工资额降低。如果在该水平上工资固定不变,劳动力需求将会怎么样?

如图2所示,以享受工资补贴的劳动者A为横轴,其他劳动者B为纵轴。获得工资补贴之前的企业的产量为Q1,相对应的等成本线为CD。此时,点H是企业的最低成本组合点,企业雇用享受工资补贴的劳动者LAH和其他劳动者LBH。

LB C E LBH LBK LBI //H I K Q2 Q1 LAH LAI D LAK F D/ LA

若政府对A类劳动者进行补贴,则企业直接负担的工资下降,由此而产生的变化可以从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两个方面分析。替代效应是因等成本线所代表的相对工资的变化,均衡

图2 工资补贴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14

点从点H向点I移动,结果是享受补贴的劳动者的雇佣量增加,其他劳动者雇佣量减少。 不过变化并非仅此而已,规模效应还发挥着对全部劳动者的劳动力需求扩张的作用:①人工成本的降低使产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②即使市场工资下降,由于享受补贴的劳动者的收入增加,产品的需求也增加,企业的产量随之增加,于是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从Q1移至Q2。这样,规模效应使两者的雇佣量从点I增至点K。

工资补贴通过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使雇佣量扩大,但是对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劳动者来说,替代效应会产生减少雇佣量的效果,而规模效应有扩大雇佣量的效用。但最终是正效果还是负效果,无法做出先验性的回答。因此,为了尽量减少对特定劳动者的工资补贴所造成的对其他劳动者需求的减少,设计与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地形成规模效应的方法是制定此类政策时需要重点考虑的。

8.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对劳动的需求有何差异?

公共部门的目标有两下,一个是服务最大化目标,另一个是财政收入最大化。在服务目标最大化下,公共部门决策者在确定服务水平时所要考虑的问题是,为了满足选举人的要求,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服务,需要筹措多少资金,而为筹措这些资金,又将增加纳税人多少负担。如果提高服务水平所能满足的群众需要小于因提高服务而增加的群众负担,以服务最大化为目标的决策者将决定不提高服务水平;如果提高服务水平所能满足的群众需要大于因提高服务而增加的群众负担,决策者将决定提高服务水平。由于假设技术条件一定,所以公共部门雇佣规模便同服务水平一起确定。

财政收入最大化目标下的公共部门的考虑则不同,如果提高服务水平的决策已定,它考虑的是如何将税收负担增加到群众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如果税收负担一定,它要将服务水平降低到群众可忍受的最低限度。因此,如果服务水平相同,公共部分雇用工资相等,以财政收入最大化为目标的公共部门将比以服务最大化的公共部门雇用更多的人员。

而私人部门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它一定要按照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原则确定雇佣人数。

9.如果雇用和解雇工作者的成本都很高,企业将如何调整其雇用水平?

当雇用一单位的劳动与解雇一个单位的劳动的边际成本相等时,且等于劳动的边际收益,此时的雇佣水平最佳。当雇用一单位的劳动大于解雇一个单位的劳动的边际成本时,减少雇用量,此时,按照边际成本递增规律,雇用成本会下降;反之,则增加雇用量。

10.目前大学生初次就业工资相对于一些岗位的农民工工资是下降的,其原因是什么?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经验不足。(2)劳动效率不高。(3)不能学以致用。(4)不能吃苦。(5)供给太多。

11.最低工资制度的利弊有哪些?对劳动就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1)最低工资制度的“利”:保障工人薪资、维护工人的尊严、维持社会稳定、有效提升内需、带来了高效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政府宏观调控水平的提高。

(2)最低工资制度的“弊”:加剧失业、深化劳资冲突、扭曲了市场机制、削弱竞争力、损害技术和低学历及年轻工人的就业机会、不能改善穷人的处境。

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取决于两个条件:劳动力的市场结构和最低工资标准。在完全竞争性劳动力市场,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时,低于均衡水平的最低工资标准对劳动力市场不产生影响,高于均衡水平的最低工资标准会减少覆盖部门的就业量,增加失业率,同时压低非覆盖部门的工资水平;在买方垄断的劳动力市场,在边际工资成本等于劳

15

动力边际产品收益点的工资以下,有助于短期增加就业,提高工资。高于该点的工资水平,将减少就业量,失业率增加。

三、案例分析

可参考思考题第3题和第5题。

第四章 劳动供给分析

二、思考题

1.什么是劳动供给?有哪些特点?

劳动供给,也可以称为劳动力供给,是指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从量的角度说,劳动供给是指一个经济体(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家庭)在某一段时期中,可以获得的劳动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要深入理解劳动供给概念,需要把握下面几个要点:

(1)个体决策。劳动者是寄寓于其身上的劳动力的法定的产权所有者,劳动者有充分的自由使用权和处置权,并有凭借直接提供劳务或出租劳动力使用权获得收益(即劳动报酬)的权利。

(2)个体意愿。劳动力是劳动者的私有财产,劳动者是否愿意提供自己的劳动能力,取决于许多因素。

(3)时间要素。劳动供给是劳动者在一定条件下愿意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这种劳动能力的总和不仅包括劳动力的数量,还包括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时间和强度等。劳动力供给是满足社会规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要求的标准供给,即把劳动力供给等同于劳动力数量。

2.什么是劳动供给弹性?劳动供给弹性有哪几种类型?

劳动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映程度定义为劳动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供给弹性。其计算公式为劳动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根据劳动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一般将劳动供给弹性分为五类:(1)供给无弹性;(2)供给有无限弹性; (3)单位供给弹性(4)供给富有弹性;(5)供给缺乏弹性。

3.劳动供给的变化与劳动供给量的变化有何不同? 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由工资率变动所引起的劳动力供

16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