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议事规则(干货版)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罗伯特议事规则(干货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会议讲究礼节规范,即礼仪。如怎么称呼主持人:如果他有头衔,称头衔;否则,直接称“主持人”。成员发言,必须面向主持人,即使要对另外一位成员发言,那也必须通过主持人。一般而言,成员发言必须起立。主持人发言,称呼自己的时候要使用第三人称,不能说“我”,而要用“主持人”,如“主持人认定……”。

当指定的开会时间到了,主持人需要判断出席人数是否满足法定人数,如果满足,他将从主持人之位站起,等待会场肃静,或者示意会场肃静,然后大声宣布“会议现在开始/开幕”或“现在进入会议程序”。

进入会议程序之前,我们还得学习一个术语:动议(motion)。这个词我们也许有些陌生,其实就是提议的意思。所谓动议,指与会者在会议之上提出的、需要会议给予处理的正式建议,它可以是主张某种实质性的行动,可以是表达某种看法,或者要求进行某种调查并将结果向会议报告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措施等。

成员提出动议,必须取得发言权,这要求他从自己的位置上起立,向主持人申请,主持人可以点头示意,如果会议规模较大,主持人通常要使用正式措辞,如“主持人准许/请某某先生/女士发言”。如果数人同时起立申请发言,那么最先起立并称呼主持人的那位将取得发言权。

对动议的处理,可分六个步骤:

1.一位成员提出动议;

2.另一位成员表示附议;

3.主持人宣布议题;

4.与会成员就议题展开辩论;

5.主持人将议题提请表决;

6.主持人宣布表决结果。

三、动议,动议,动议,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动议大致分作三类:主动议、辅动议、再议类动议。

主动议分为实质主动议与程序主动议,其区别在于,一者关乎实体,一者关乎程序,后者通常采用口头形式,它们的运行规则基本一致。

辅动议分为附属动议、优先动议、偶发动议。

附属动议,顾名思义,指针对主动议而发起的动议,共计七种:搁置、修改、委托、改期、调整辩论限制、结束辩论、暂停。它的一大特征,即应用于另外一个动议,比如说动议A,而且要在动议A待决的时候,对其进行处理,包括推进、调整、暂停或者直接否决。所谓附属,正体现了它对动议A的依附性。

不同于附属动议,优先动议与当前待决的动议毫无关系,其对象是一些特殊的、紧急的或重要的情况。正因特殊、紧急或重要,它们有理由不经辩论便打断当前的事务,所以名曰“优先”。优先动议共计五种:要求遵守议程、提出权益问题、休息、休会、指定后续会议时间。

偶发动议与附属动议接近,不过它处理的是跟规则和程序相关的问题。基于其偶发性,必先得到解决,然后才能处理当前的主动议。而且,大多偶发动议不可辩论。其类型主要包括程序问题、申诉、暂缓规则、反对考虑、拆分议题、逐段或逐条讨论、起立重新表决、关于表决方式的动议、关于提名的动议、请求免责、请求和咨询等。

在此谈一下各种动议之间的优先级关系:与名目相反,辅动议优先于主动议;三大辅动议中,从名目可知,优先动议优先于附属动议,偶发动议则优先于“另一个待决的动议”。

最后说说再议类动议,所谓再议,即对已经处理的动议再次进行考虑。它分作四种:恢复、取消或修改、收回委托、重议。

四、场与次、休息与休会,概念别弄混

这一章主要讨论常用会议术语,如“一场会议”与“一次会议”,我们可能常常混淆。严格说来,“次”的内涵更大,包含了“场”,一次会议可以包含五场、十场会议。所谓一场会议,指组织成员在同一个场合正式集会以处理事务,会议需要连续进行,除了短暂休息,成员不可解散离场。所谓一次会议,指组织成员围绕既定的会议程序、议事日程、时间表或公开宣称的目标而开展的一场、或者连续若干场会议。

还得区分一组容易混淆的概念:休息与休会。它们的区别在于效果:休息结束后的会议直接从断点继续,如同没有休息一样,没有任何开幕的步骤;休会结束后的会议,一般先有开幕的程序,并且要宣读上一场会议纪要,然后从断点继续。

会议类型包括例行会议、临时会议、后续会议、年度会议、闭门会议、公开会议、电子会议等。

不要小觑了这些词语的辨析,这代表了对专业精神的追求。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