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CASS计算两期间土方格网相结合准确计算土方量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南方CASS计算两期间土方格网相结合准确计算土方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设计面三角网文件,按回车键即得计算结果。并将土方计算结果作为可靠的土方量依据保存,用以指导下一步的方格网法土方计算。

2 方格网法土方计算

南方CASS7.1软件中的方格网土方计算法,其具体计算操作如下:首先用闭合的复合线圈定所要计算土方的区域(与第一期、二期三角网的区域边界必须一致),然后用鼠标操作“工程应用\\方格网法土方计算”,在弹出的方格网土方计算对话框中,如图6所示,首先是导入“高程点坐标数据文件”,必须选择生成第一期三角网的地面点高程数据,即原始地形数据。然后在“设计面”栏中,点选“三角网文件”。在导入三角网文件时,一定要选择以第二期的地面点高程数据所构成的三角网,即由设计面数据生成的三角网。然后填写方格网

图6 方格网土方计算对话框

5

图7 方格网穿过斜坡调整后示意图 图8 没参与统计起伏区域调整方格网后示意图 的宽度(系统默认的是20米),点击“确定”即计算出该区域土方量。将该土方量结果与用计算两期间土方量所得的结果相比较,若相差在5%(经验值)以内,则方格网土方计算成果是可靠的,可以出据方格网计算成果。如超出5% ,基本上是由于出现图1和图2所示的情况,这时调整方格网的宽度(地形太破碎的方格网宽度可调到1-2米),使地形变化特征线(如图1的陡坎,图2起伏区域边线)处在方格的中间(如图7、图8所示),从而避免了土方计算出现系统性的误差,提高了土方计算的精度,(由此可见方格网越小,计算精度越高)。至到结果与“计算两期间土方”的成果相比,差值的比率小于5%,方可提供方格网土方计算成果。

[3]

[2]

3 工程实例

在荣县大佛梧桐水街工程场地平整土方测量中,笔者根据现场地形采集高程点数据,绘制地形略图,在内业处理时,首先除掉数据中错误的和含有粗差的点,再用CASS7.1软件自动生成三角网,然后根据地形略图调整三角网,建立与实际地形相吻合的数字地面模型,为确保三角网的准确性,将数字地面模型生成等高线对所有三角网进行再校准。最后删除用以校准三角网的地形地性线图层(即之前绘制的地形略图层)和等高线图层,将三角网作为第一期三角网保存。同理对内业根据设计资料完善的设计面高程数据,建立数字地面模型,将调整后的三角网作为第二期三角保存。然后用南方CASS7.1软件“工程应用”下拉菜单\\DTM

方格网(20米宽)法与计算两期间土方法计算成果对比 表1

挖方量 填方量 总方量 方格网法 132555.4 65.4 132620.8 计算两期间土方 159304.8 52.1 159356.9 差值 26749.4 13.3 26736.1 比率 16.8% 25.5% 16.8% 方格网(5米宽)法与计算两期间土方法计算成果对比 表2

6

挖方量 填方量 总方量 方格网法 155881.3 53.2 155934.5 计算两期间土方 159304.8 52.1 159356.9 差值 3423.5 1.1 3422.4 比率 2.1% 2.1% 2.1% 法土方计算\\计算两期间土方,准确计算出该区域的土方量。并以此作为可靠的土方量依据保存。 然后进入图6所示“方格网土方计算对话框”,在“高程点坐标数据文件”中导入生成第一期三角网的原始地形高程点坐标数据文件。在“三角网文件”中选择第二期三角网,即由设计面数据生成的三角网,首先以默认的方格宽度20米,进行土方量计算。表1是方格网法(20米宽)与计算两期间土方法成果的对比,从表中可以看出:挖方量差值比率达到了16.8%,超过了5%,由于测区地形较为破碎,多坡坎、土丘,方格网宽度过大,显然是出现了如图1、图2所示的情况,从而导致出现大的偏差,于是按照图7、图8的做法将方格宽度由20米调整为5米,再进行方格网土方计算,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无论哪个项目,方格网法与计算两期间土方法差值的比率都在3%以内,说明方格网的布设是比较合理的,方格网土方计算的成果是正确的,可以提交方格网成果资料了。

4 结束语

土方量的计算精度主要取决于采点的密集程度,包括地形变化点、特殊地貌点、变坡点、坎上坎下、沟渠、陡崖上下等明显点位的采集。还包括网格大小,测量精度,计算精度等人为控制因素,因而作为我们测绘人,总结过往工作经验,挖掘计算软件的潜力,提高自身技术,土方计算质量才有保证,土方工程中各方的利益才有保障。

参 考 文 献

1 李玉宝等.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 柯建明等.如何规范土石方计算.学术论坛,2006

3 张海印.土方计算精度与方格网边长之关系的研究.华东地质学院学报,2000、23(1):70-73

7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