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草地资源动态监测实施方案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昌吉州草地资源动态监测实施方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天然草地监测

禁牧区(含草畜平衡区的固定监测样地):只在牧草生长高峰期监测1次,监测时间在7月15日左右。

草畜平衡区:牧草生长高峰期(7月15日左右)和冷季(冷季放牧场含冬场、全年牧场)入场前(9月10日左右)监测2次。有条件的县市,对春秋和夏草场,在家畜入场前一周内监测一次(只测定分布于该季节场的监测样地)。

每次实施监测时间应在7-10天内集中完成,确保数据的可比性。

2、入户调查时间

7月开展入户调查,要注意对上年度末12月底的年末存栏数(冷季放牧场)和当年6月底(暖季放牧场)牲畜数量进行调查统计。

六、监测方法

1、天然草地样地样方的设臵及数量

设臵样地:自治州已经按照监测点布设原则将样地布设完成。各县市要严格按照自治州2012年草地资源动态监测点位,利用GPS、地形图等工具找到监测点位进行监测。记录样地经纬度及海拔,确定监测样地编号,拍摄样地景观照片,记录相机中样地景观照片的流水号,当天及时整理照片,照片编号要与样地编号一致。

布设监测样方:样方是能够代表样地信息特征的基本采样单元,用于获取样地的基本信息。样方设臵在样地内,沿任意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臵一个样方。样方之间的间隔不少于250米。尽量选择未利用区域做测产样方。样方的布设要典型具代表性,能够代表样地的特征,每个样方内的植物种必须有草地的建群种和优势种。

样方数量:一般情况下,矮小草本和小半灌木草场样地,一个草地型设臵4-6个样方为宜。若遇到同一类型,在不同地段群落的

产量变异较大,可再适当增加;具有灌木和高大草本的样地,需设臵一个灌木大样方,并在灌木样方内设臵一个草本样方,样方数量一般每一草地型不应少于3个。

拍摄每个监测样方的俯视照片,记录相机中相应样方照片的流水号,当天及时整理照片,照片编号要与样地编号、样地照片编号相对应。

2、天然草地监测内容

利用目视观测和访问调查等手段获取与记载样地基本特征,填写样地基本特征调查表,对样地所在的地理位臵、调查时间、调查人、地形、海拔、坡度与坡位、土壤、地表、草原类型、植被外貌、利用方式等项目细致填写,不要漏填。

测定样方的各项指标,填写样方调查表,要对建群种或优势种植物按照不同品种分别测定并记录,对伴生牧草进行混合测定(要注意区分草畜平衡区或者禁牧区样方调查表的不同之处)。

A.矮小草本和小半灌木草场样方面积:草原1m,荒漠草原2m,草甸0.5m。设臵3个样方,每个样方均要求测定以下指标:

①植物名称:记录每个样方中出现的所有植物 ②植物盖度:测定总盖度与分盖度 ③植物高度:分种测定植物的自然高度 ④植物密度:分种测定样方内植物种的个数 ⑤植物频度:在样地内要求测定20次

⑥植物多度:用cop、cop、cop、sp、sol、un表示 ⑦植物鲜(干)重:样方内植物的鲜草重量和风干量。 ⑧采集植物标本:采集样地中出现的所有植物种

B.灌木及高大草本类样方面积:株丛小的灌木和高大草本,测产面积为4m×4m,灌丛或半灌木、高大草本分布均匀的地段设20m

3

2

1

2

2

2

×5m或10m×10m。设臵一个灌木样方,灌木样方内设臵一个草本样方,灌木样方测定以下指标:

①植物名称:记录每个样方中出现的所有植物。

②株丛数量:统计100m内的灌木和高大草本株丛数量(按照大、中、小株分别统计)。

③植物盖度:测定样方总盖度。

④株丛的长、宽、高:测定100m样方内的各种灌木和高大草本的长、宽、高(按照大、中、小株分别测定)。

⑤植物鲜重:分别剪取样方内灌木、高大草本大、中、小株丛的当年枝条的嫩枝并称重。

⑥采集植物标本:采集样地中出现的所有植物种。 灌木样方中的草本样方测定内容同上。

注:*对禁牧区监测样地进行监测时附加完成的监测内容,详见附表“监测表格”。

3、样地调查及监测方法

采集草原植物群落数量、结构、分布特征及变化情况等资料,获取监测地区草原第一性生产力等指标,开展草原植被恢复监测、草畜平衡监测预警、草原资源与生态功能评价,以及草原保护效益分析评估。

(1)植物盖度:一般采用目测法。几个调查人员分别目测,计算平均值,要求几次估测相对误差不超过5%。

总盖度:样方内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样方面积的比率。采用投影盖度目测法测定。

分盖度:指样方内各种植物投影覆盖面积占样方面积的百分数。在植物很少重叠的草群内,分盖度之和应等于或略大于总盖度;在植物互相重叠很多的草群内,分盖度之和一定大于总盖度。

2

2

(2)植物种高度:按生殖枝和叶层高度分别测定。测定时为了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在野外通常测定其绝对高度(即从地面到生殖枝或叶顶端的自然高度)。同种植物可在样方内、外多测定几次,取平均值。

(3)植物密度:记录、统计样方内每种植物出现的个数。 (4)植物频度:采用直径为35.6cm的样圆在样地内随机取样(随机抛样圆20次),统计每种植物在每个样地中出现的次数,然后再计算出每一种群落中所占百分数。

(5)植物多度:采用目测法,用德氏多度表示法测定。测定以植物种分别统计,其标准为:cop植株个体很多,cop个体多,cop地内仅有一株

(6)地上生物量:优势种分种齐地面剪割测定鲜重,其他植物分可食、非可食可混称测定,并留样测风干重。灌木剪割当年枝条及直径3mm以下的老枝条。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是一项庞大、系统、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面积大、范围广、难度大,自治州成立草原生态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要相应成立由县市草原主管部门负责的草原生态监测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部署各项任务,组织监测,筹措草原监测经费,研究监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密切协作

自治州草原监测技术支撑单位是州草原站,负责编制昌吉州草原资源动态监测实施方案,开展技术指导,培训监测人员,督促、检查各县市监测工作进度和质量,审核监测数据资料,汇总上报全

3

2

1

个体尚多,sp个体不多零散分布,sol个体很少偶见分布,un在样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