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 标志。

3.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试说明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问题实际上是怎样处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 者之间关系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内在革命的前途问题上曾有过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陈独秀的 “二次革命”论,把中国革命过程中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割裂开来,只看到两 者之间的区别,没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要在两个阶段之间硬插一个资产阶级 专政的和发展资本主义阶级;一种是一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主张民 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 限,企图把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 利。这种观点只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而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二次革命 论”、“毕其功于一役”的观点都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毛泽东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 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 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民主革命是社 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 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 命。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揭示了中国 革命的前途,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的学说。

4.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和 30 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先后出现了三次“左” 倾错误,试分析其错误观点及一再出现的原因。

第一次是 1927 年 11 月至 1928 年 4 月的“左”倾盲动错误,认为革命形势 在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

第二次是 1930 年 6 月至 9 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地 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经军力量 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

第三次是 1931 年 1 月至 1935 年 1 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其错误主要表现在: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上,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 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将民族资产阶级视为中国革命最危 险的敌人,一味排斥和打击中间势力。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 中心,将准备城市工人的总同盟罢工和武装起义作为共产党最主要的任务;指 令根据地的红军采取“积极进攻的策略”,配合攻打中心城市。在土地革命问 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在军事斗争 问题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在 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

原因:

第一,主要原因是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 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 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总之一 句话不善于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第二,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 认真的清理;

第三,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物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

第四,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 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党 内出现只注重书本知识,不注重实际的教条主义,只注重感性知识而轻视理论 的经验主义。影响党的思想、路线和政策。

5.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土地革命时期,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其严重 的危害。这些错误的发生,主要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

践没有统一的理解而产生的。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强调,为了纠正错误,必须 端正思想路线,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总结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 论建设。毛泽东早就提出,要注重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红军到达陕北后, 毛泽东、中共中央用很大的精力,去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1935 年 12 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党 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批判了大给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 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1936 年 12 月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著作,总结土 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 略方面的诸问题。

1937 年夏,毛泽东写了《实践论》、《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 高度,总结龙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判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 义的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地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

六、材料分析题 1.

(1)特点:城市没有力量统治广大的农村,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相对独立地 存在。

原因: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自然经济占着显然的优势,资 本主义经济发展很微弱;统治阶级内部四分五裂,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的状态。

(2)在材料 2 中,①、④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②、③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分歧的实质,是从中 国实际出发,还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3)客观依据:近代中国国情决定了强大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广 大的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

基本点:将党的工作重心放在农村,把落后的农村变成先进的根据地,在 农村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2.

(1)它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农民分配土地的神圣权利。不适合实际的规定 是;没收一切土地而不是只没收地主土地;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而不是属于农 民,禁止土地买卖。

(2)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没 收一切土地往往造成对中农利益的损害,不利于土地劳动的开展。

(3)将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改为属于农民,将禁止土地买卖改为允许农民 自主租借买卖土地。土地革命属于民主革命范畴,民主革命不是一般地消灭私 有制,应该承认农民对土地的私有权。

(4)土地政策的制定义领从实际出发,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 团结革命力量,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

3.

(1)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的下层统一战线不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因为大革命 失败后民族资产阶级脱离了革命;党内存在“左”倾错误,把资产阶级看作了 革命对象。

(2)从下层统一战线到实行上、下层结合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政策;由反 蒋抗日到逼蒋抗日;由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

(3)日本扩大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社会阶级 关系发生变化,不仅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抗日,而且 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化,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也有参加抗日的可能。

(4)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集中力量反对最主要的敌人,是马克思主

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策略路线。实践证明,统一战线是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法宝。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