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方案1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混凝土施工方案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2、底板混凝土浇筑:底板混凝土浇筑采用赶浆法从短边向长边方向浇筑,底板浇筑要求一次完成,不得留施工缝,底板轴圈导墙在底板浇筑后终凝前浇筑完成,其它要求同独立基础。

3.3、墙、框架柱混凝土浇筑

根据墙、柱钢筋上建筑50线返至墙、柱上口标高上3cm处,用 油漆标记。为加强新旧砼间结合及防止模板底部漏浆造成砼烂根现象,浇筑砼前,宜先浇筑30mm~50mm厚与砼同配比砂浆。采用分层下料和分层振捣的浇筑方法,砼分层厚度为虚铺45cm,将混凝土分层标尺杆做好,标尺杆标记450mm一道,用于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厚度。标尺杆使用完后,要及时擦洗干净,以备下次使用。待砼浇筑至距柱顶标高近30cm时,应采用人工下料,以确保其标高准确。竖向浇筑速度不超过1.5m/h,以免混凝土侧压力过大,使模板支撑系统失稳,造成事故。夜间施工时要求有足够的照明,保证混凝土下料工能够看清标尺杆的标志。

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柱边四角及柱中心必须振捣,振 动棒移动间距为400mm,呈梅花型布置。墙体振捣时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大于400mm,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泛出灰浆且不再冒出气泡为止,以确保振动棒所在位置混凝土密实度,控制不漏振和不过振,保证混凝土中的气泡上排,保证混凝土表面的观感质量。浇筑过程中,振捣是一个重要环节,一定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做到快插慢拨,快插是为了防止上层砼振实后而下层砼内气泡无法排出,慢拨是为了能使砼能填满插棒所造成的空洞。在振捣过程中,振

9

捣棒略上下抽动,使砼振捣密实,插点要均匀,插点之间距离一般控制在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φ50振捣棒取45cm),离开模板距离不大于作用半径0.5倍(φ50振捣棒取15cm),振捣点时间要掌握好,不要过长,也不要过短,控制在20-30s之间,宜在砼表面泛浆,不出现气泡,砼不再下沉为止。在浇筑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间歇时间,上层砼应在下层砼初凝之前浇筑完毕,并在振捣上层砼时,振捣棒下插>5cm,消除上下层之间冷缝。在振捣过程中,不得触及钢筋,模板,以免发生移位,跑模现象。

在浇筑砼柱时,不应一次浇筑多根柱子,应选相邻的四根柱按顺 序分层浇筑。用泵车把水泥砂浆放入4根柱内,剩余砂浆放入砂浆斗内存放在该楼层施工平台上,等浇筑其它柱时,再把砂浆浇入柱中。在天气温度较高时,可先用水对钢筋湿润,可更好的提高与砼连接强度。

地下室墙体要连续转圈分层浇筑,墙体门洞两边应同时对称浇筑 混凝土,避免因门洞两侧混凝土高差太大,混凝土侧压力引起门洞模板移位,窗洞口模板下口应打排气孔,以保证窗台混凝土密实。对上层砼振捣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深度不小于50 mm。

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用串筒、溜斗下料,出料口至浇筑层 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大于1.5m,不得集中倾倒冲击模板或钢筋。

3.4、梁、板混凝土浇筑

梁板混凝土与框架柱强度相同,同时进行浇筑。

10

梁板混凝土浇筑应本着先远后近,其浇筑方向应尽可能顺着次梁方向推进的原则进行。

梁中混凝土采用分层斜面浇筑,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振 捣棒的移动间距为400mm,沿梁侧逐步向后移动。

悬挑部位梁板应待其根部内跨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进行浇筑。 梁板混凝土振捣完毕后根据钢筋上的50控制线进行平整,屋面 混凝土施工时把50线抄测在外脚手架竖向钢管上。由抹灰工先用木杠刮面,再用长木抹子抹平,在混凝土终凝前(用手按,只能按出轻微手印)用木抹子二次抹压。

柱四周100mm内混凝土在二次摸压时要依据钢筋上的标高控制点严格找平压光,表面平整度控制在2mm内。

3.5、楼梯混凝土:楼梯振捣时先振实底板,再振踏步。振捣时动作要快,表面泛浆就提出棒,每一踏步要振2个点,振实后随即用木抹子将踏步面抹平。

3.6、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在施工完成后两个月开始浇筑,浇筑时采用比设计强度高一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施工时后浇带两边梁、板必须支撑好,直到后浇带封闭且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浇筑前将后浇带砼端面必须剔至露出石子,钢筋上的砼浆、老锈清理干净,钢筋修复到位,允许偏差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后浇带部位和钢板止水带应予以保护(基础后浇带封闭前要求覆盖),严防落入杂物和损伤外贴式止水带。浇筑水平后浇带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净浆,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或涂

11

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浇筑垂直后浇带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涂刷水泥净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振捣时必须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利于气泡排出和砼密实。振捣水平间距控制在50cm左右,深度为插入下层100为宜。振捣水平间距控制在50cm左右,深度为插入下层100mm为宜。振捣程度:当表面泛浆,不出现气泡,砼不再下沉为止。

4、施工缝的留置

独立基础及承台留置在基础或承台表面。

基础底板留置在后浇带处,基础外导墙混凝土水平施工缝留置在高出基础底板上表面300mm处,施工缝处设钢板止水带,底板、基础承台与墙体交接处不得留置施工缝。

墙体竖直施工缝留置:地下室外墙施工缝按后浇带留置,在墙体中心竖向留置钢板止水带,止水带宽度300mm,中心为施工缝垂直线,两侧用双层钢丝网绑扎留置。

墙体水平施工缝留置在梁、板下口标高上20㎝处。

框架柱水平施工缝留在梁或柱帽下皮及顶板表面。施工缝留缝位置要求:水平留缝处混凝土上皮标高要高出预定标高30~50mm,混凝土终凝后,剔除软弱层,使水平缝标高控制在梁底或柱帽、顶板底标高以上5~10mm,剔凿的边界弹线后用机械切直;垂直施工缝处,如有浆渗出聚积于一角,应在拆模后将其剔净。

梁板施工缝留置在后浇带或板面跨中1/3范围内。采用多层板留置,留置方法详模板施工方案。

1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