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49人。从上学期的教学观察与测试结果看,这班学生的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习惯较差,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多。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习惯于接受性学习,强制性学习,主动、合作探究的风气尚未形成。作业抄袭,勤思好问的少。从抽查的情况看,学生对要理解记忆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读题、理解题意的能力弱, 综合分析题目信息,确定解题思路、方法的经验不足,答题书写随意,格式不规范。上学期期末考试班级平均分为68.8,班级合格率为91%;班级优秀率为42.6%。为此新学期的数学教学要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品质,努力提高综合成绩,尽量缩小同学之间的差距。

二、教材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编写的一本全新教材。无论其教学理念,目标要求,教材框架,教材的整合跟以往教材相比,都有很大的变化。现行教材、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乘坐“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之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动脑筋”、“做一做”、“习题A组、B组、C组”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材中还添加了课题学习,让学生把学得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灵活选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应适度引用新例,把初中数学各单元的知识明晰化、条理化、规律化,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品质。本册教材共分为六章26节。

具体章节如下:

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1.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第二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2.1二元一次方程组2.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2.1代入消元法2.2.2加减消元法

2.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三章 平面上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

3.1线段、直线、射线3.2角3.3平面直线的位置关系 3.4图形的平移3.5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3.6垂线的性质与判定 第四章 多项式

4.1多项式4.2多项式的加减 4.3多项式的乘法4.4乘法公式 第五章 轴对称图形

5.1轴反射与轴对称图形5.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3三角形 5.4三角形的内角和5.5角平分线的性质5.6等腰三角形 5.7等边三角形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6.1加权平均数 6.2极差、方差6.3两组数据的比较

每一节配有A、B两组习题,每一章配有A、B、C三组复习题。C组习题一般为探究题。全书配有两个课题学习和两则数学与文化知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二. 目标要求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数学问题,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关注中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又要突出数学知识在社会、科技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练习中熟记知识要点、考试内容,掌握应试技巧和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

第一章重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应用 ,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和态度表现,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

第二章灵活运用代入法或加减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会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应用题,并能分析结果理解解方程组“消元”的思想,领会“转化”的思想,妥善处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突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通法的教学,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第三章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了解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直线的三种关系,初步理解平移的概念,平行与垂直的性质与判定,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概念引入,多联系实际,尽量利用教具或多媒体设备,保持教材的逻辑体系,注重联系教材的文化背景。

第四章多项式的运算,能进行多项式的加减乘法运算,体会乘法公式在计算中的简便作用。

第五章轴对称图形,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轴对称在现实中的应用,认识特殊三角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设计开放性很强的练习,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关注“局部”与“整体”的教学思维的训练 。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与比较,对加权平均数、极差、方差的概念,注意把握教学的层次,让学生自主思考、相互交流,以形成结论。

三. 教学措施

1. 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捕捉课改信息,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品质。

2. 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3.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加强训练,强化记忆,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4. 改进教学方法,用挂图,实物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5. 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习、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

6. 开辟第二课堂,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7. 加强培优补中促差生的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特别要多鼓励后进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

8. 改进单元考试形式,改进评价方法,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

四. 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9 课时; 第二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4 课时;

第三章 平面上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 第四章 多项式 12课时; 第五章 轴对称图形 12课时;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10课时。

课时; 16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