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7+office 2010)电子教案(完整版)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7+office 2010)电子教案(完整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计算机应用基础

编写时间:_____年____月____日 执行时间:_____年____月____日 总序第 1 个教案 课题 1.1 了解计算机 共_______课时 第_______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

(1) 能结合自己的日常观察和了解的图片、文字资料,描述计算机在生产、生活、

工作、科研、国防等场合的应用,并能说出各种应用领域的特点。能够表述计算机技术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 通过图片、文字记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过程,认识计算机的分类与各类的

特点。描述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工作中的应用,从而体会在信息时代,计算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所起的作用。

(3) 能够结合计算机应用的具体事例,结合计算机发展及在生活、工作、社会各个

不同场合中的应用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进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2.操作技能目标

(1) 通过阅读资料,理解计算机发展各阶段的特点。能够说出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

段。

(2) 通过收集资料,了解计算机发展趋势及特点。能够说出计算机的主要特点,列

举计算机分类产品及使用场合。

教学分析与准备:

1.教学重点

(1) 计算机发展及分类; (2)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

2.教学难点

(1) 识别并区分计算机发展阶段;

(2) 收集计算机应用与发展的案例,描述计算机发展的趋势。

3.教学策略

启发式教学,从生活实例中搜集与计算机相关的信息,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探讨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任务1 了解计算机技术 1.信息技术 教学内容 备注 搜集计算机在生活、生产、首先,介绍信息技术的特点:人们利用计算机、通信、社会中的广泛应多媒体等技术设备和工具的方法和手段,获取和处理信息用案例,学习信息技术中的基本战略资源的综合技术就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概念。 动摇了传统行业的基础,改变了人们生活消费方式,还提 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力。 查看“相关知识”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2.信息与数字化 其次,提出“信息技术中使用的设备和工具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呢?”,由问题过渡到描述教材的学习内容:信息与数字化。在这里简略地介绍“什么是信息?”、“什么是数据?”、“它们之间的关系”等知识点。 3.处理信息 最后,提出问题:计算机如何处理信息呢?简略描述:数据在计算机内部是用0和1两个数字来表示的,用一连串0和1数字的序列就可以表示更复杂的数据,计算机存储、控制、运算这些数据最后分析结果,即为得到的信息。例如,当用语音往计算机中输入字符时,先必须打开语音识别软件,激活软件工作。话筒接受你话音的声频脉冲,计算机把这些脉冲转换成一串二进制数,软件编制的程序接受这些数,破0译出这些数字所表示的文本,并将其显示在文本框内,完成语音的识别。计算机内部已经用一些预定的二进制数来表示字母、数字、标点和符号。 概括信息技术的三要素:被收集的数据,组织并处理数据的软件,支撑软件运行的计算机硬件。

课堂小节:

通过本课的学习,对计算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重点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计算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反思:

6

计算机应用基础

编写时间:_____年____月____日 执行时间:_____年____月____日 总序第 2 个教案 课题 1.1 了解计算机 共_______课时 第_______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

(1) 能结合自己的日常观察和了解的图片、文字资料,描述计算机在生产、生活、

工作、科研、国防等场合的应用,并能说出各种应用领域的特点。能够表述计算机技术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 通过图片、文字记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过程,认识计算机的分类与各类的

特点。描述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工作中的应用,从而体会在信息时代,计算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所起的作用。

(3) 能够结合计算机应用的具体事例,结合计算机发展及在生活、工作、社会各个

不同场合中的应用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进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2.操作技能目标

(1) 通过阅读资料,理解计算机发展各阶段的特点。能够说出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

段。

(2) 通过收集资料,了解计算机发展趋势及特点。能够说出计算机的主要特点,列

举计算机分类产品及使用场合。

教学分析与准备:

1.教学重点

(1) 计算机发展及分类; (2)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

2.教学难点

(1) 识别并区分计算机发展阶段;

(2) 收集计算机应用与发展的案例,描述计算机发展的趋势。

3.教学策略

启发式教学,从生活实例中搜集与计算机相关的信息,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探讨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学习过程:

引言 任务2 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信息设备可以是电视、广播、移动电话等,以学生熟知的电视为例,用问题启发。例如,电视信号的发展(从模拟到数字)、电视信号传输设备的发展(从电视基站微波接力传播到卫星传送数字信号,从同轴电缆传输到光纤进户等),解释人是如何与信息设备、信息来源、网络等组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在这样一个系统内,人是得到何种类型的信息,每种信息传播的特点,重点讲述人与发明的计算机如何在这个系统中作用的。 通过上述活动的完成,用问题引入“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和“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 2.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用问题和生活实例启发学生理解。 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7

计算机应用基础

首先,提出“什么是计算机”的问题,给学生建立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为一种可以接受输入、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并产生输出的装置)。 计算机是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简称,是一种能自动地、高速地进行数值运算和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它主要由一些机械的、电子的器件组成 ,再配以适当的程序和数据,程序及数据输入后可以自动执行,用以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产生于1946年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先后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规模集成电路四个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 逻辑电子管 元件 主存磁芯、磁鼓 储器 辅助磁鼓、磁带、磁存储器 处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方式 运算速度(次/S) 体积大、耗电大、可靠主要性差、价格昂贵、维修特点 复杂 耗电小、可靠性较高 可靠性高 少、可靠性很高 体积较小、重量轻、小型化、耗电少、微型化、耗电极 几千--几万 几万--几十万 几十万--几百万 几百万--百亿 语言 程序 络结构 作业连续处理、编译实时、分时多道实时、分时处理网磁鼓、磁带 磁鼓、磁带、磁盘 盘 磁带、磁盘、光盘 磁芯、磁鼓 半导体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 晶体管 中小集成 超大集成 第一代 (1946--1958年)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1946--1958年) (1946--1958年) (1946--1958年) 指导学生从身边的计算机加以描述。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讨论。 体验 探索 (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计算机,看看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1)探索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处理过程。 (2)讨论信息技术与自己所学专业的关系。如何提高自己的信息能力,成为有信息素养的公民? 由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要求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书籍,或搜索相关信息。 课堂小节:

通过本课的学习,对计算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重点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计算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反思: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