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填空学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填空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高二理科生物 选修一复习学案

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果酒制作的原理

(1)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该过程用到的微生物是 ,

它的代谢类型是 ,与异化作用有关的方程式

有 。 生活状态:进行发酵,产生大量 。 (2)果酒制作条件

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是 。 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 ; PH呈 ; (3)红色葡萄酒呈现颜色的原因是:酒精发酵过程中,随着 的提高,

红色葡萄皮的 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 色。 (4)在 、 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

而绝大多数其它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2.果醋的制作原理

(1)果醋发酵菌种是 ,新陈代谢类型 。

(2)当氧气和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糖分解成 ,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

将 变为 再变成醋酸,其反应

式 。 3.操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1)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发酵瓶要用 消毒。 (2)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 的空间。

(3)制作葡萄酒时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时间控制在 d左右,

可通过 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4)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时间控制在 d,并注意适时在 充气。

4.酒精的检验

(1)检验试剂: 。

(2)反应条件及现象:在 条件下,反应呈现 。 5.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验流程

挑选葡萄→ → → →

↓ ↓ 果酒 果醋

思考:分析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中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

1

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 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1.制作原理 (1).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 和 ,脂肪被分解成 和 ,因而更利于消化吸收。

(2).腐乳的发酵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如 、 、 、 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它是一种丝状 ,常见 、 、 、 上。

(3).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 条件下,将优良 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 ,保证产品的质量。

2. 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 让豆腐长出 → → →密封腌制。 3.实验注意事项

(1)在豆腐上长出毛霉时,温度控制在 ,自然条件下毛霉的菌种来自空气中的 。

(2)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加盐,加盐量要随着摆放层数的加高而 ,近瓶口的表层要 。加盐的目的是使豆腐块失水,利于 ,同时也能 的生长。盐的浓度过低, ;盐的浓度过高, 。

(3)卤汤中酒精的含量应控制在 左右,它能 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也与豆腐乳独特的 形成有关。酒精含量过高, ;酒精含量过低, 。香辛料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同时也有 作用。

(4)瓶口密封时,最好将瓶口 ,防止瓶口污染。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1.乳酸菌代谢类型为 ,在 情况狂下,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 、 、 、 内都有分布。常见的乳酸菌有 和 两种,其中 常用于生产酸奶。

2.亚硝酸盐为 ,易溶于 ,在食品生产中用作 。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当人体摄入硝酸盐总量达 g时,会引起中毒;

当摄入总量达到 g时,会引起死亡。在特定的条件下,如 、 和 的作用下,会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亚硝胺对动物有致畸和致

2

突变作用。

3.泡菜制作大致流程:原料处理→ →装坛→ →成品 (1)配制盐水:清水和盐的比例为 ,盐水 后备用。 (2)装坛:蔬菜装至 时加入香辛料,装至 时加盐水,盐水要 ,盖好坛盖。坛盖边沿水槽中 ,保证坛内 环境。

(3)腌制过程种要注意控制腌制的 、 和 。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 过短,容易造成 , 。

4.测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 。

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 进行比较,可以大致 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测定步骤:配定溶液→ → 制备样品处理液→

专题二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1.根据培养基的物理性质可将培养基可以分为 和 。 2.培养基一般都含有 、 、 、 四类

营养物质,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 、 以及 的要求。

3.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

4.消毒是指 灭菌是指 5.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方法是 ,此外,人们也常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如用 、 等。常用的灭菌方法

有 、 、 ,此外,实验室里还用 或 进行消毒。

6.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方法步骤是⑴ ,⑵ ,⑶ ,⑷ ,⑸ 。

7.微生物接种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 和 。平板划线是指 。稀释涂布平板法指 。

8.菌种的保藏:

(1)临时保藏: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 ,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 长成后,放入 冰箱中保藏,以后每3—6个月,转移一次新的培养基。

缺点是:保存时间 ,菌种容易被 或产生变异。 (2)长期保存方法: 法,放在 冷冻箱中保存。

3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1.尿素只有被 分解成 之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选择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特点: 惟一氮源,按物理性质归类为 培养基。

2..PCR( )是一种在体外将 。此项技术的自动化,要求使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3实验室中微生物的筛选应用的原理是:人为提供有利于 生长的条件(包括 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4.选择培养基是指 。 5.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数目的方法是 。即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 。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 的平板进行计数,计数公式是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成功统计菌落数目的关键是 。另外, 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6.一般来说,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这是因为 。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 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

7.设置对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对照实验是 。满足该条件的称为 ,未满足该条件的称为 。

8.实验设计包括的内容有: 、 、 和 ,具体的实验步骤以及时间安排等的综合考虑和安排。

9.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往往需要不同的培养 和培养 。在实验过程中,一般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 。

10.土壤有“ ”之称,同其他生物环境相比,土壤中微生物 、 。

11.土壤中的微生物约 是细菌,细菌适宜在酸碱度接近 潮湿土壤中生长。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不同,分离不同微生物采用的 的稀释度不同。

12.一般来说,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这

些特征包括菌落的 、 、 和 等方面。

13.在进行多组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做好标记,其目的是 。 14.对所需的微生物进行初步筛选,只是分离纯化菌种的第一步,要对分离的菌种进行一步的鉴定,还需要借助 的方法。

15.在细菌分解尿素的化学反应中,细菌合成的 将尿素分解成了 。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 ,PH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检测培养基 变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