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李合成)四川农业大学版课后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植物生理学(李合成)四川农业大学版课后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营养最大效率期:作物对缺乏矿质元素最敏感的时期称为需肥临界期,如苗期;而把施肥营养效果最好的时期称为最高生产效率期(或营养最大效率期),一般以种子和果实为收获对象的作物,其营养最大效率期是生殖生长时期。

(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 AFS:表观自由空间 GOGAT:谷氨酸合成酶 RFS:相对自由空间 GDH:谷氨酸脱氢酶 NR:硝酸还原酶 H+-ATPase:氢离子三磷酸腺甙酶(氢离子泵、质子泵) NiR:亚硝酸还原酶 Ca2+-ATPase:钙离子三磷酸腺甙酶(钙离子泵)GS:谷氨酰胺合成酶

(三)问答题

1.溶液培养法有哪些类型?用溶液培养植物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溶液培养法(水培法)是将植物根系浸没在营养液(或雾气)中培养的方法,包括直接浸入培养、雾状营养膜培养、涨落培养等。

要注意:①.配置营养液的水质要求;②.配置营养液的化学试剂的要求 ③.营养液的PH的要求;④.对营养液的其他要求

2.如何确定植物必须的矿质元素?植物必须的矿质元素有哪些生理作用? 答:确定方法:

通过人为控制培养液的成分,如除去或添加某种元素后,观察分析所培养植物生长发育的变化情况,进而判断植物所必须的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数量,这是确定植物必须矿质元素的有效研究方法。如果在培养液中除去某一元素导致植物发育不良、并出席特有的病症,而当加入该元素后病症又消失,则说明该元素为必需元素;如果从培养液中除去某一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无明显不良影响,且植物也不表现明显的病症,则该元素不是植物的必须元素。

生理作用:

①.是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成分;②.参与调节酶的活动;

③.起电化学作用和渗透调节作用;④.细胞信号转导第二信使。

3.试述无土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答:无土栽培可以:①.不受环境条件限制;②.大大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③.质量优于一般土壤栽培产品;④.可以生产“绿色”无污染植物产品; ⑤.可以节约水肥;⑥.有利于种植业的工厂化生产。 4.试述矿质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生理作用。

答:①.叶绿体结构的组成成分 如N、P、S、Mg是叶绿体结构中构成叶绿素、蛋白质以及片层膜不可缺少的元素。

②.电子传递体的重要成分 如PC中含Cu、Fe-S中心、Cytb、Cytf和Fd中都含有Fe,因而缺Fe会影响光合电子传递速率。

③.磷酸基团在光、暗反应中具有突出地位 如构成同化力的ATP和NADPH,光合碳还原循环中所有的中间产物,合成淀粉的前体ADPG,合成蔗糖的前体UDPG等,这些化合物中都含有磷酸基团;

④.光合作用所必需的辅酶或调节因子如Rubis。 5.植物细胞通过哪几种方式吸收矿质元素? 答:主动吸收、被动吸收、胞饮作用。

6.试比较被动吸收、简单扩散、易化扩散的异同点。

答:异:①.易化扩散的物质不具有脂溶性,必须借助膜中载体或通道蛋白质跨膜转运,简

单扩散不需要;

②.简单扩散扩散率与浓度差成正比;而易化扩散仅在浓度差低的情况下成正比,

在浓度高时则出现饱和现象;

③.简单扩散通量较为恒定,而易化扩散受膜外环境因素改变的影响而不恒定。

同:①.均为被动扩散; ②.不需要能量;

②.其扩散通量均取决于各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电位差和膜的通透性。

7.主动吸收、初级主动转运、次级主动转运有何区别?

答:异:初级主动转运直接利用ATP分解的能量;次级主动转运间接利用能量转运离子。 同:逆化学势梯度吸收矿质物质。

8.为什么说主动转运与被动转运都有膜传递蛋白的参与?

答:主动运输必须要载体和能量;被动运输之协助扩散只要载体。 9. H+-ATP酶是如何与主动转运相关的?H+-ATP酶还有哪些生理作用?

答:实验表明:Na+等许多阳离子通过与H+的反向转运运出原生质;蔗糖、氨基酸、Cl-等阴离子经同向转运进入细胞质;K+尽管是被动扩散进出细胞,但维持分布的膜电势也主要来自于H+-ATP酶的作用。

液泡膜H+-ATP酶驱动溶质跨液泡膜次级主动运输;线粒体膜上、叶绿体膜上H+-ATP酶。 10.试解释两种类型的共转运及单向转运。

答:单向转运:单向转运体催化分子或离子单方向跨膜运输;

同向转运:载体与质膜外的H+结合时,又与另一分子或离子结合,同方向运输。 反向转运:载体与质膜外的H+结合时,与质膜内分子或离子结合,两者反方向运输。 11.试述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主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答:特点:①.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相对的,它们即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 ②.植物根系吸收离子的数量与溶液中离子的数量不成比例的现象; ③.单盐毒害和离子对抗。

12.为什么植物缺钙铁等元素时,缺素症最先表现在幼叶上?

答:参与循环的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优先分配给代谢较旺盛的部位,植物缺乏这类元素时,较老的组织或器官因这类元素被转运至幼嫩的组织或器官而最先出现缺素症状; 而不参与循环的元素则相反,它们被植物转运至地上后即被固定而不能移动,器官越老含量越高,因此植物缺乏该类元素时症状最先出现在幼嫩的部位。 这些元素(Ca、Fe??)在细胞中一般形成难容解的稳定化合物,是几乎不参与循环的元素,也称不可再利用元素。

13.植物的氮素同化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①.硝酸盐的代谢还原(硝态氮同化):NO?3进入细胞后首先在硝酸还原酶(NR)的作用

?

下还原成NO?2,NO2进一步在亚硝酸还原酶(NiR)的作用下还原成氨。 ②.氨的同化(氨态氮同化):游离氨对植物有害,在植物根、根瘤、叶部进行的,通过同化作用把游离氨同化为氨基酸等有机物。 ③.生物固氮。

14.合理施肥为何能够增产?要充分发挥肥效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合理施肥改善光合性能;合理施肥改善栽培环境。

在合理施肥的前体下,进行:①.适当灌溉;②.适当深耕;③.改善光照条件;

④.控制土壤微生物活动;⑤.改进施肥方式。 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名词解释

呼吸作用:是指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一系列酶的参与下,逐步氧化分解成简单物质,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是指生活细胞利用分子氧(O2),将某些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为CO2,并生成H2O,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指生活细胞在无氧条件下,把淀粉、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物,同时释放出部分能量的过程。

糖酵解:是指在一系列酶的参与下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丙酮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三羧酸循环:TCA循环是指从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开始,然后经过一系列氧化脱羧反应生成CO2、NADH、FADH2、ATP直至草酰乙酸再生的全过程。

戊糖磷酸途径:HMP是指葡萄糖在细胞质内经一系列酶促反应被氧化降解为CO2,的过程。 乙醛酸循环:甘油酸经β-氧化分解为乙酰CoA。在乙醛酸循环体内生成琥珀酸、乙醛酸、苹果酸和草酰乙酸的酶促反应过程,称为乙醛酸循环,素有“脂肪呼吸”之称。 生物氧化:是指发生在细胞线粒体内的一系列传递氢和电子的氧化还原反应,因而有别于体外的直接氧化。 呼吸链:电子传递链又称呼吸链,是指按一定氧化还原电位顺序排列相互衔接传递氢(H++e)或电子到分子氧的一系列呼吸传递体的总轨道。

氧化磷酸化:是指NADH或FADH2中的电子,经电子传递链传递给分子氧生成水,并偶连ADP和Pi生成ATP的过程。 末端氧化酶:是指能将底物脱下的电子最终传给O2,使其活化,并形成H2O或H2O2的酶类。 抗氰呼吸:植物体内的这种不受氰化物抑制的呼吸作用称为抗氰呼吸,或称为氰不敏感呼吸、抗霉素A不敏感呼吸、氧肟酸敏感呼吸,也就是交替途径(AP)。(研究表明:氰化物处理动、植物细胞组织,动物的呼吸速率降为0,植物仍有10%~25%的呼吸速率)

初生代谢:蛋白质、脂肪、糖类及核酸等有机物质代谢对植物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是细胞中共有的一些物质代谢过程,可以将其称为初级代谢。 次生代谢:植物把一些初级代谢产物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转化成为结构更复杂、特殊的物质,可将其称为次级代谢。

巴斯德效应:有氧条件下,酒精发酵会受到抑制,这种现象被称为“巴斯德效应”。

能荷:EC是细胞中腺苷酸系统的能量状态,是对ATP-ADP-AMP系统中可利用高能磷酸键的度量。

能荷=

ATP + ADP + AMP ATP + ADP

21

呼吸速率:又称呼吸强度,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单位鲜重或干重植物组织或原生质释放的CO2的量(??CO2)或吸收O2的量(??O2)来表示。

呼吸商:RQ又称呼吸系数,是指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释放CO2,与吸收O2的数量(体积或物质的量)的比值。

呼吸商=

释放CO2的量

吸收O2的量

呼吸作用氧饱和点:从有氧呼吸来看,在氧含量较低的情况下,呼吸速率与氧浓度成正比,即呼吸作用随氧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但氧浓度增至一定程度,对呼吸作用就没有促进作用了,这一氧含量称为氧饱和点。

无氧呼吸消失点:无氧呼吸停止进行的最低氧含量(10%左右)。

呼吸跃变:当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其呼吸速率突然增高,然后又突然下降,这种现象称之为呼吸跃变。

(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 EMP:糖酵解途径 PEP:磷酸烯醇丙酮酸 SHAM:水杨基氧肟酸 TCAC:三羟酸循环/ Cyt:细胞色素 DNP:2,4-二硝基酚

柠檬酸循环 UQ:泛醌 IPP:异戊烯焦磷酸 PPP:戊糖磷酸途径 P/O ratio:磷氧比 Q10:温度系数 GAC:乙醛酸循环 RQ:呼吸商或呼吸系数 PAL:苯丙氨酸解氨酶 ETS:电子传递链 FP:黄素蛋白 (三)问答题

1.植物呼吸代谢多条路线有何生物学意义?

答:它们在方向上相互交错、在空间上相互交错、在时间上相互交替,既分工合作,构成不同代谢类型,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相互制约。 2.TCA循环的特点和意义如何?

答:①.是有氧呼吸产生CO2的主要来源; ②.形成还原物质NADH+、H+;

③.中间产物可以作为各种有机物质合成的原料。 3.抗氰呼吸的生理意义有哪些?

答:①.放热效应:抗氰呼吸是放热呼吸,产生大量热能对产热植物早春开花有保护作用; ②.促进果实成熟: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出现呼吸跃变现象,表现为抗氰呼吸速率增强; ③.增强植物抗病及抗逆能力:在逆境下,抗氰呼吸产生或加强,保证EMP-TCA循环,PPP能正常运转,保证底物继续氧化,维持逆境下植物生命活动呼吸代谢的基本需求。 ④.代谢协同调控。

4.油料种子呼吸作用有何特点? 答:油料种子在发芽过程中,细胞中出现许多乙醛酸体,贮藏脂肪首先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然后脂肪酸在乙醛酸循环体氧化分解为乙酰CoA,并通过乙醛酸循环转化为糖类;淀粉种子萌发不发生乙醛酸循环。

5.长时间的无氧呼吸为什么会使植物受到伤害?

答:无氧呼吸的能量利用效率低,有机物质损耗大,而且发酵产物酒精和乳酸的累积,对细胞原生质有毒害作用。

6.以化学渗透假说说明氧化磷酸化的机制。

答:在电子传递过程中,由于线粒体内膜的的不通透性,形成了跨质粒内膜的质子梯度驱动ATP的合成。

7.葡萄糖作为呼吸底物通过EMP-TCA循环、呼吸链彻底氧化,可以生成多少ATP?能量转换效率是多少?

答:第一步是EMP途径,中文名糖酵解:

C6H12O6+2NAD++2ADP+2Pi→2CH3COCOOH+2NADH+2H++2ATP+2H2O

ATP:?2+2+2=2mol NADH:2×1=2mol

第二步是TCA途径,中文名三羧酸循环或柠檬酸循环:

2CH3COCOOH+8NAD++2FAD+2ADP+2Pi+4H2O→6CO2+8NADH+8H++2FADH2+2ATP

ATP:2×1=2mol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