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与赤芍的比较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白芍与赤芍的比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论述白芍与赤芍的区别及芍药苷

的现有分析方法

姓名:瞿明阳 学号:1146121

摘要:本文主要从来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比较了白关键词:芍药 赤芍 白芍 来源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芍药苷 分

芍与赤芍的区别,同时还论述了芍药苷的现有分析方法。

前言:赤芍、白芍主要来源皆为毛茛科芍药Paeonia Lactifora的干燥

根,两者化学成分有相似之处,但在原植物生长环境、药材加工方法及性状、饮片炮制工艺等方而有诸多不同,导致功用各有偏重,区别明显。探索比较白芍和赤芍药材各方面的共性与差异,对有效控制白芍、赤芍药材质量和确保药物临床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芍药苷为赤芍和白芍的共同成分,对它的分析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1. 赤芍和白芍的来源

白芍、赤芍,宋以前本草统称为芍药.芍药一名,最早见载于《诗经·郑

风》(公元前6世纪)。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公元前187年)是始载芍药入药的最古文献。在东汉《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武威汉代医简》、《伤寒杂病论》等医药典籍中,均记载有芍药的性效及主治功用,可见芍药作药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中国药典》(1990年版)载:“白芍,为毛蓖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又载:“赤芍,为毛夏科植物芍药(P. lact价oraPall.)或川赤芍(P.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 从陶弘景《集注》注文:“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的文字可见,芍药分为赤、白两种,始于梁代。宋《开宝本草》曰:“此处有赤白两种,其花亦有赤白 两色。”明《本草纲目》云:“根之赤白,随花之色也。”清《本草崇原》也引文云:“开赤花者为赤芍,开白花者为白芍。”《本草备要》曰:“赤白各随花色。”《本草害利》云:“赤芍,单瓣红芍药入药。”根据以上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古时划分白芍和赤芍,主要是依据花的颜色作标准,认为白花者为白芍,赤花者为赤芍。

2. 赤芍和白芍的化学成分

从化学组成来看,白芍和赤芍非常一致,均以单帖苷及多元酚类化合物为

代表性成分,这是相近的生物基源所决定的。但是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及药材采收后加工处理方式的差异,导致这些成分在两味药材中的含量比例各有不同。与无需炮制的野生品赤芍相比,白芍为人工栽培品,入药前需经浸泡,刮皮,沸水煮至透心等炮制工序。这一过程使得白芍所含化学成分在整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尤以没食子酸、芍药普、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和丹皮酚流失显著,但芍药内醋普是个例外,与赤芍相比,它的含量在白芍中呈现明显优势,是含量仅次于芍药

苷的第二主成分。儿茶素、羟基芍药苷和没食子酸甲酯也是白芍与赤芍中含量差别较大的化学成分,川赤芍中儿茶素和羟基芍药苷含量很低,但没食子酸甲醋含量较高,而在白芍和芍药样品中,这三种成分的含量比例与川赤芍有明显差异。

3.赤芍与白芍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从白芍药材中提取的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of Paeony root TGP)是

芍药单帖及其苷类化合物的总称,在白芍和赤芍药材中含量均较高,它们被报道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显著的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保肝护肝作用,对子宫平滑肌的双向调节作用等;而植物多酚则是白芍和赤芍药材中另一类重要的药效组分,据报道具有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抗实验性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降低门脉高压,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白芍和赤芍中均含有芍药总普和植物多酚,这些共同的化学成分,使两种药材表现出了基本相 同的药理活性。然而二味药材所含化学物质种类和含量比例的不同,又使它们呈现出明显的差别,如:二者共同药理活性的作用强度并不相同,通常认为白芍具有较强的抗炎和免疫调节活性,而赤芍则因含有大量的多元酚而表现出较强的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及改善微循环等药理活性等。总的来说,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淤止痛痛之功效,用于温毒发斑,吐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跌扑损伤,痈肿疮疡等;白芍具有平肝比痛、养血调经、敛阴比汗之功效,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等。

4.芍药苷的现有分析方法

芍药苷为赤芍和白芍的共有成分,药典以此作为两者的质量控制指标,白芍中芍药普质量分数不得少于1. 6%,赤芍中芍药普质量分数不得少于1. 8%,两者稍有差异。芍药苷是一种单帖类糖苷化合物,它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并且毒副作用较小。芍药苷的提取方法主要有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响应面法等。纯化方法主要有DA-2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法、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法、硅胶柱层析纯化法等。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是薄层色谱法,色谱条件通常为:硅胶板GF-254,以氯仿-甲醇(5:1)为展开剂,紫外显色(254nm)。而定量分析主要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来实现的,色谱条件一般为: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柱(250nm×4.6n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流速1.0mL/min,柱温30 ℃ ,检测UV230.

5.结语

现代研究大多对赤芍、白芍的药理作用分别研究,两者的比较研究虽有一

些报道,但未能解释功效差异的物质基础。对赤芍、白芍的共有成分芍药普的药理作用研究较多,因其在两者中仅是含量多寡,不足以导致药效作用质的差别,因此难以用芍药苷作为解释二者的药效差异并区分二者的标志性成分。

【参考文献】

《赤芍和白芍品种、功效及临床应用述评》张建军,李伟,王丽丽,黄银峰,王淳,王景霞,黄斌,高学敏(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

《白芍、赤芍的本草考证》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41001)刘晓龙,刘大培,尚志钧 《“白芍”与“赤芍”的分化与应用初探》 严玉平,宋晓宇(河北医科大

学,河北石家庄050091)

《赤芍与白芍的药理作用比较》王瑞,鲁岚,李颖伟,胡月娟,王峥涛(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院 中药研究所 教育部中药标准化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203;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上海 201203)

《芍药苷研究进展》孙丽荣,曹雄,侯凤青,朱心红,高天明 ( 南方医科大学 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广东广州510515) 《响应面法优化白芍中芍药普的超临界流体提取研究.汤磊,刘本(浙江大学 宁波理工学院生化分院,浙江宁波315100; 浙江大学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白芍、赤芍的比较研究概况》杨柳,许舜军,吴金雄,谢培山,陈璐璐,张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州510120; 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药物及健康应用研究所,澳门999078)

《赤芍与白芍的成分比较》林启寿,庄丽,李峥(北京医学院) 《白芍提取物中芍药普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含量分析》刘志娟(永兴县人民医院,湖南郴州42330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