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52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3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00152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3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战略“Strategy”,指一个企业如何获取和分配它的有限资源的行动和计划。

(2)结构“structure”指一个企业的组织方式

(3)制度“systems”指信息在内部传送的程序和形式 (4)“staff”指企业内部整个人员的状况

(5)作风“style”指主要经理人员的行为方式,也包括企业的传统作风

(6)技能“Skill”指主要人员和整个企业所特有的工作能力

(7)最高目标“superordinategoals”指激动人心的,能将员工个人和去也目标真正结合在一起的价值观

216.在我国企业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应遵循什么原则? (1)激励人们树立理想、坚定的信念,高昂的士气

(2)给人们以尊重、支持和信任,给每个人以主人翁的地位 (3)激励领导人和管理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优异的业绩,做出更大得到贡献。 (4)在平等竞争、公正公平的原则下,实行责权严厉相结合,劳动报酬与劳动成果相联系,做到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去能留、工资奖金由高有低 217.职业生活质量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劳动付酬;雇员福利;工作的安全性 ;灵活的工作时间;工作紧张程度;参与有关决策的程度;工作的民主性;利润分享;退休金权力;公司改善雇员福利的计划;一周4天工作制

218.对职业生活质量的解释有几种?各是什么?

将其归纳为一系列客观的组织条件及其实践;认为职业生活质量在于员工工作后产生的安全感、满意程度以及自身的成就、发展感

219.JK活动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提出工作中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发挥创造性,积极向存在的问题挑战所开展的小组活动

220.JK活动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在公工厂人人能畅所欲言、丰富全员的创造经验,并能灵活应用、向能力的极限挑战、成为工厂的开拓者、使每个人都成为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 221.JK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使每个员工都得到很好的发挥和提高;尊重人性,创造明快工作场所;在工作中得到欢乐和喜悦;使企业蓬勃发展 222.关于JK活动的理论思考是什么?

JK活动的理论基础是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它抓住了激励因素都与成就、发展、责任、自主、多样性等与工作有关这一核心,把个人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自主管理作为突破口,激起员工对组织目标的关心,增强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努力,引导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 223宝钢五大激励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主体激励;关怀激励;荣誉激励;榜样激励;支持激励 224.简述有关宝钢的激励机制的理论思考?

宝钢的激励机制是以综合激励理论为基础的,其自主管理、支持激励能满足员工自我实现和成就需要,从工作的成长、发展、丰富、自主性,为员工提供了任务内在激励;其主体激励、荣誉激励、关怀激励中,既要包含了绩效与奖酬挂钩的任务结果竭力,又突出了任务完成激励,把绩效本身的重要性,提高到主人翁责任感的高度认识,而不是只为获取奖酬的工具手段,从而大大提高了这一部分的激励力量水平。 225.试述全方位激励的理论思考是什么?

全方位激励的理论基础无疑也是内容型激励理论,但它的理论提醒更接近奥德佛的ERG理论,尤其是“二元四重组合效应“,与生存、相互关系、成长三要素的联系更为紧密。奥德佛提出的关于需要关系的7个命题,在全方位激励中也常有体现。

226.全员塑造企业新鲜包含哪两层意思?

要培养和树立理想的职工形象;由企业全体成员共同虚造理想的企业形象

227.全员塑形分那两步进行? 建立理想职工队伍。具体做法有四项;塑造企业总体形象。具体做法有三项

228.建立理想职工队伍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对全体员工进行“塑形”培训;由全体员工结合本岗位工作制定岗位工作形象,全厂共制定229个岗位工作形象;经一个季度考核后不符合理想职工形象者离岗培训;全年均被评为理想之工者工厂授予该年度《理想职工证书》

230.理想职工的形象包括什么?

一个连接:把个人理想同企业的命运紧密连接在一起;两个能够:能够严守纪律;能够创造性的工作;三有:有事业心、有进取精神、有干劲和毅力;四具备:具备集体意识、具备民主意识、具备效益意识、具备服务意识;五做到:做到仪表端庄、做到文明礼貌、做到团结友爱、做到热情诚恳、做到体魄健壮

231有关全员塑形法的理论思考是什么?

全员塑形法的理论基础是参与管理理论和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应属内容的激励理论。其中:“全员”体现参与,“理想”标志着成就。其岗位内容工作形象均为结合本职工作,并非高不可攀,却需努力争取,符合成就需要的激励条件。由于理想企业形象需要依靠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激励员工人人增益、个个增辉、共同争先,正如麦克里兰所说的,一个企业“成就需要”的员工越多,这企业越兴旺发达。

232海尔的“OEC”模式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企业每天的事都有人管,做到控制无漏缺;

所有的人均有管理控制的内容,并依据工作标准对照; 每天把工作结果与预定计划指标对照、总结、纠偏,达到对生产过程的时刻控制,确保生产发展朝预定的目标前进。 233.如何理解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

1.所谓管理幅度,是指一个管理者能够直接指挥和监督的下属数目。

2.所谓管理层次,是指因管理幅度的限制而形成的组织纵向结构的等级层次。

234.如何理解专业化协作和经济联合?

1.专业化协作是指组织在产品会劳务经营方向上的分工和协作。

2.经济联合是指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流通和技术开发的过程中,相关经济组织之间各种内在的联系和协作。

235.什么是组织规模:是指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在组织中的集中程度。

236.什么是企业集团:就是一些有经济联系的企业为了实现共同的经营目标而在生产或经营的有关环节上联系起来的协作组织。

237.如何理解组织结构合理化?

组织结构合理化是从静态标准的角度来衡量组织行为的科学化的,是指组织内部各运行要素的有效配置及其相关机制的有效发挥。

238.如何理解组织的权责体系?

组织的权责体系主要是指由组织内部各级管理层层授权所组成的、使组织中各机构及成员得以开展各自的权利和责任体系。

239.什么是组织决策体制? 组织决策体制是指决策机构和决策人员所组成的一定的组织体系及其制定决策的基本程序和制度。

240.什么是组织的激励行为? 组织的激励行为是指组织运用各种资源和手段,激发组织成员内在的正确动机,焕发其活动和创造性,使其在致力于个人成就的同时,也是达成组织目标。

241.什么是租住的控制行为? 组织的控制行为是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及组织内部的需要,对组织进行调整、协调、监测和督导等活动,是组织运行的重要方面。

242.如何理解组织成员的认同感?

是指组织成员愿意为组织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是组织成员群体意识与群体态度的总和。

243.如何理解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指组织成员之间彼此认识协调、情感和谐、行为合作等基本特征的人际相容性。

244.组织体制的内容有哪些? 1. 职权系统。 系统。

2. 组织是沟通与协调的系

统。

3. 组织是具有影响力的系

统。

4. 组织是人与物协调的系

统。

5. 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为活动过程的控制,是以组织迎合人的管理理论。 255.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1. 目标原则。

2. 集权与分权结合的原则。 3. 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4. 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原

261.事业部制有什么特点? 1.总公司是保留方针战略、预算和重大人事任免权的决策中心。

2.事业部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利润中心。

3.生产企业是政策管制集权化、业务运作分权化的成本中2. 组织活动方式。 3. 任务分配方式。 4. 组织活动的协作。

245.如何衡量一个组织结构的合理性?

衡量一个组织结构的合理性,主要看它是否适应组织的内、外、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否有利于提高工作绩效和社会效益。

246.组织内部结构包括哪些内容?

1. 纵向层次结构。 2. 横向部门结构。 3. 组织体制。

247.组织之间的结构包括哪些内容?

1. 规模和规模结构。 2. 专业化协作。 3. 经济联合。 4. 企业集团。

248.企业集团有什么作用? 企业集团的存在和发展不但可以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调节地区经济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规模结构,而且可以集中力量,优势互补,加速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249.组织结构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1. 传统组织结构理论。 2. 行为组织结构理论额 3. 现代组织结构理论。 250.传统组织结构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 把组织看作是一种有合法

的管理权威进行计划和控制的机械性系统,把组织管理的重点放在组织的内部,着重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已有的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高的利润。 2. 重视工作和制度,忽悠人。 3. 把组织看作是一种权责分

配和制度管理的体系。 4. 重视人的物质要求,忽视

人的社会心理需求。 251.行为组织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 组织是一种心理与平衡的

252.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是什么?

1. 非正式组织可以满足组织

成员的心理需求,运用得当可以成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动力。

2. 非正式组织也有负面作

用,如成员一致性的压力会阻碍个人能力的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目标与正式组织的目标不一致时,会妨碍

组织目标的实现及组织变革。 253.现代组织结构理论的观点有哪些?

1.组织是开放系统和整体系统。

2.组织的权变观念。

3. 强调人是组织的中心,认

为衡量组织经营不能单纯用利润指标,还需考虑人的心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应使组织成员感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和受到组织的尊重和信任。

4. 强调领导权威只要靠领导

者个人的影响力,而不是靠行政命令;领导者的首要任务是搞好组织战略,培养和塑造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 254.从对三种组织结构理论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1. 传统组织结构理论是一种

封闭式的系统理论,强调组织内部的适应性、有效的组织控制及建立明确的职权系统,强调结构分系统和管理分系统,是主张人迎合管理的管理理论。 2. 行为组织结构理论是以人

为本的理论,强调人的心理因素对组织结构影响,主张培养个人价值意识,强调社会心理系统。 3. 现代组织结构理论全面研

究一切只要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是一种开放系统理论,强调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对组织行

则。

5. 稳定性与适应性结合原

则。

6. 执行与监督分开原则。 7. 精简高效原则。

8. 信息的灵活沟通原则。 256.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怎样? 1. 倾向于集权则有利于集中

统一指挥,提高绩效,机构精干,减少管理费用;但会使领导者直接控制面缩小,增加管理层次,不利于沟通和激励。

2. 分权则恰恰相反,它使直

接控制面增大,减少管理层次,利于从环境需要出发,灵活高效地决策。近年来,分权式决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257.传统的组织结构形式包括哪些?

1. 直线制。

2. 直线职能事。 直线职能有什么缺点?

直线职能的缺点是个职能部门自成体系,易产生矛盾和不协调,对组织绩效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对职能部门授权过大,易干扰直线指挥;职能部门缺乏弹性,对环境变法反应迟钝,并增加管理费用。 258.现代的组织结构形式包括哪些? 1.直线制。 2.职能制。 3.直线职能制。

259.事业部制有什么特点? 直线职能制的缺点是各职能部门自成体系,易产生矛盾和不协调,对组织绩效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对职能部门授权过大,易干扰直线指挥;职能部门缺乏弹性,对环境变化反应迟钝,并增加管理费用。 260 现代组织结构形式包括哪些?

1. 事业部制。

2. 超事业部制定。 3. 矩阵制 4. 立体组织制

心。

262.事业部制有何优缺点? 1.事业部制的优点是把统一管理、多种经营与专业分工更好地结合起来,既保证绩效和利润,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培养管理人才。

2.事业部制的缺点是管理人员比重较,分权有可能架空总公司,协调较为困难,资源重复配置,造成内耗。

263.模拟分权结构在哪些方面不同于事业部制?

模拟分权结构是组成单元不是真正的事业部,大多属于前后衔接的生产阶段,没有自己要实现的按内部价格制定的利润指标,而不是像事业部制那样直接面向市场。

264.模拟分权结构有什么优缺点?

其优点是解决了大型企业的管理问题;是高层管理人员集中精力与战略问题:缺点是目标明确困难、沟通效率低、集权分权难以明晰,但对于钢铁、化工、造纸、化纤等大型工业企业而言,不失为一种可以采用的组织形式。

265.矩阵制有什么优缺点? 矩阵制结构在进行产品开发、科研项目攻关是能够发挥各方面专业人才的作用,加强各部门的横向联系,提高组织管理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但具有多头领导和临时观念的倾向。 266.立体组织制有哪几维? 1.按产品划分的事业部,是产品利润中心。

2.按职能(如生产、技术、管理、市场调研等)划分的专业参谋机构,是专业成本中心。 3.按地区或时间划分的管理机构,是地区(或时序)利润中心。

267.新型的组织结构包括哪些?

1.团队结构制。 2.虚拟结构制。 3.无界限组织。

268.团队与群体有什么区别? 在工作群体中,成员共享信息,做出决策,群体绩效等于个人贡献的叠加;工作团队则不同,通过成员的共同努力产生积极协同作用,是团队绩效大于个人绩效的总和。

269.组织行为科学化包括哪些内容?

1.组织结构合理化。 2.组织运行有效化。 3.组织行为心理化。I

270.组织结构合理化的标志是什么?

1.组织目标设置的合理化。 2.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设置的合理化。

3.权责体系设置的合理化。 4.组织结构的功能优化。 271.组织目标的设置应符合哪些特征?

1.一致性,即目标与组织的地位、作用、分工及组织发展相一致。

2.协调性,即与个人目标、群体目标和部门有机结合。 3.适应性,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及组织所处的特定环境相适应。

4.可行性,目标的设置应通过各种可行性分析,以确定其可行程度。

5.可操作性,即目标的设置应具有可实现的科学步骤、方案和程序。

6.认知度,通过大众参与目标的制定过程,提高组织成员对目标的认可和理解程度。 7.实现度,即一定时期内目标完成的程度,包括实现的质量、效率和数量。

272.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设置合理化的标志是什么?

1.权威的有效性,即领导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并对下属实施有效领导。

2.监控的有效性,即组织个部门和成员是否能规范行动及和谐运营。

3.沟通的灵敏度,组织内信息传递的质量。

4.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平衡程度,即管理层次与相应管理者的设置。

273.衡量权责体系设置合理性的指标有哪些?

1.组织内权力结构的层次性和有序性。包括交叉权力的冲突

程度。

2.组织授权行为的合理性。 3.责、权、利的一致性。 4.组织成员对授权和组织权威的认可度,及承担责任的相对程度。

5.权责体系对实现组织目标及组织发展的贡献。

274.组织结构功能优化的程度应从哪些方面衡量?

1.正确认定组织目标的能力,使目标具有适应性、可行性及较大的认可度。

2.有效达成组织目标的能力,从时间、质量。效率及成员满意度来衡量。

3.合理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这是组织行为合理与否是一个重要标志。

275.组织运行有效化包括哪些内容?

1.领导素质的有效性。 2.组织决策的合理性。 3.激励措施的有效性。 4.控制行为的有效性。

276.国内外关于领导行为有效性的理论有哪些? 1.领导特性有效轮。 2.领导作风有效论。 3.领导行为有效论。 4.领带权变有效论。

277.领导行为的评价包括哪些内容?

1.C因素,即领导者的个人品德,评价正确处理公私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及坚持原则抵制错误等领导必备品德。 2.P因素,即领导者的工作绩效,主要考虑领导者的工作计划性、坚持能力、独创精神、进取精神、领导艺术及处理问题的技巧。

3.M因素,即领导者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是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项保证。

278.情景因素包括哪些内容? 1.工作激励。 2.绩效规范。 3.信息沟通。 4.集体工作精神。 5.心理保健。 6.会议成效。 7.工作满意度。

279.衡量组织决策合理性的标准有哪些?

1.组织决策体制的科学性。

2.织决策者的素质。

3.织决策民主化。 4.决策手段科学化。

280.科学的决策体制应包括哪些内容?

1.的组织决策体系。 2.独立的参谋咨询机构。 3.专门的信息系统。 4.人一机系统。

281.现代组织决策者应具有怎样的素质?

1.具有一定的决策能力和水平。

2.具有一定的现代科学知识。 3.具有果断、灵活的品格。 4.具有开拓进取、敢冒一定风险的精神。

5.具有民主作风,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282.有效的激励行为包括哪些内容?

1.保健激励。 2.成就激励。 3.责任激励。

283.衡量激励程度的标准有哪些? 1.是否认清和理解组织目标及工作意义,乐于接受任务并承担责任。

2.是否能施展自己的专长或特长,工作富有成效。

3.是否能变压力为动力,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工作本身是否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和时间弹性。

5.是否对前途和工作充满信心,并有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 6.是否有较强的参与意识、自我意识和自我培养。

7.是否有效地达成工作目标。 284.有效的控制行为包括哪些内容?

1.监测活动的有效性。 2.协调活动的有效性。 3.督导行为的有效性。

285.组织心理和谐化包括哪些内容?

1.组织成员的认同感。 2.组织成员的协同性。 3.组织成员的参与意识。 4.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 286.组织不仅是物质的,而且具有心理性,那么如何做到组织心理的和谐化? 1.组织成员的认同感

组织成员的认同感是指组织成员愿意为组织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是组织成员群体意

识与群体态度的总和。 3. 组织成员的协同性

组织个群体功能的有效发挥、目标的真正实现都有

赖于在总目标指导下的互相配合。

4. 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

所谓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指组织成员之间彼此认识协调、情感和谐、行为合作等基本特征的人际相容性。

287.当今世界组织变革特别是企业变革的特点是什么? 1.变革的速度更快、周期更短。 2.变革的范围更广、数量更多。 3.变革的内容更深刻、更彻底。 288.组织变革所遭受的压力有哪些?

1.技术进步对组织的压力。 2.知识爆炸对组织的压力。 3.产品迅速老化对组织的压力。

4.价值观的改变对组织的压力。

5.新法令、新政策对组织的压力。

6.劳动力素质的改变对组织的压力。

7.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组织的压力。

8.新的管理原理与方法的出现对组织的压力。 289.组织变革的阻力主要来源于那些方面?

1.个体对组织变革的阻力,。 2.群体对组织变革的阻力。 3.组织于领导方面的阻力。 290.管理者通过那些方法开创变革的局面?

1.增大变革压力的强度。 2.降低阻力的强度或稳定性,把阻力转移。

3.改变力量的方向,也就是说把变革的阻力变成变革的压力(推动力)

291.在改革前的心理准备阶段,消除改革阻力的方法有哪些?

1.激励职工改革的动机,宣传旧体制的弊端和建立新体制的好处。

2.有针对性地采取克服心理阻力的措施。

3.施加外部压力,使其感到有非改不可的迫切性。 4.选择改革的恰当时机。 292.组织老化的标志有哪些?

1.机构臃肿。 2.反应迟钝。 3.文山会海。 4.模式僵化。

293.克服组织老化的对策有哪些?

1.定期审议。 2.破格行为。 3.走动管理。 4.越级管理。 5.人员平议。 6.灵活用工。 7.组建团队。

294.在技术方面进行的改革一般有哪几个方向? 1.设备更新。 2.工艺程序更新。 3.操作程序更新。

4.信息系统的更新或替代。 5.信息系统更新。 6.工艺流程的自动化。

295.美国学者勒温认为,组织变革要经历哪几个过程? 1.解冻。解冻是指激励个体或群体改变原有的态度,即改变原有的习惯或传统,接受新的观念和思想。

2.改变。改变是指通过认同和内在化等方式,是成员形成新的态度并接受和学会新的行为。

3.冻结。冻结是指用必要的强化方法使所期望的新态度和新行为为融合成为成员个人品德中永久部分的过程。

296.组织变革的步骤有哪些? 1.在科学预见的基础上,发现征兆并认识到进行变革的必要性。

2.诊断问题,提出明确的目标。 3.进行具体分析,确定变革内容。

4.分析变革的限制条件。 5.正确地选择变革的策略和步调。

6.制定具体的变革计划。 7.实施变革计划。

8.及时收集信息,监控变革计划的实施进程。

297.变革的步调分为哪几种? 1.突破式。突破式是指领导用最大的决心和魄力对重大的变革要求一步到位,定期内必须按时完成变革。

2.渐进式。渐进式是指利用足够的时间分步骤地逐渐推进变革并最终达成变革目标。 298.新中国成立50余年来。属

于企业组织层次上的变革有哪

些方面?

1.机构调整和管理体制的调整。

2.企业领导制度的变动。 3.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4.管理的转轨变型。

5.企业责任——权利体系的完善。

299.现代管理与传统管理的重大差别有哪些?

1管理模式形成的基础不同。 2.管理职能结构不同。

3.部门结构及干部配备不同。 4.管理目标不同。

5.管理规范化程度不同。 300.我过大中型企业组织发展呈什么趋势?

1.组织结构形式的多样化。 2.企业管理的战略化与企业发展的国际化。

3.组织职能经营化和组织发展社会化。

4.组织发展规模趋于小型化。 5.组织运作的高效化和民主化。 301.为什么企业加强战略管理是改革开放这一新形势的必要要求?

1.改革产生了日益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谋划竞争战略,在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 2.改革使我国生产力得到很快的发展,需求结构在静态和动态上均发生了巨大变法,迫使企业提高自己对市场的预测力,加快产品开发的步伐。 3.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世界性的新技术变革的发展是现代企业的战略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化,国际市场上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已使个国企业普遍加强了其战略管理能力。 302.组织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1.阶级性。 2.民族性。

3.整体性和个体性。 4.历史连续性。 5.创新性。

303.组织文化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组 目标或宗旨。组织目标是组织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2.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3.作风及传统习惯。作风及传

统习惯是为达到组织的最高目标和价值观念服务的。 4.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

304.组织文化的功能是什么? 一.织文化的积极作用。 1.目标导向功能。 2.凝聚功能。 3.激励功能。 4.创新功能。 5.约束功能。 6.效率功能。

(2)组织文化的消极作用; 1.阻碍组织的变革。 2.削弱个体优势。 3.组织合并的阻碍。

305. 进行组织文化变革时可以考虑哪些措施?

1.创造出新的仪式和物质象征,作为组织新价值体系的载体。

2.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以身作则,成为新文化的典范。 3.提拔、支持哪些拥护新价值观的组织成员。

4.通过所有组织成员的参与,创造出统一的组织舆论。 5.用正式的组织规章制度代替旧的、不成文的行为准则。 306.组织文化建立原则是什么?

1.目标原则。 2.价值原则。 3.卓越原则。 4.激励原则。 5.环境原则。 6.个性原则。

307.影响组织文化演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民族文化因素。 2.外来文化因素。 3.组织传统因素。 4.个人文化因素。

308.组织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1.文字和标识。 2.物质象征。 3.仪式。 4.语言。

5.实物形象和艺术造型。 6.现代科技方法的表现形式。。 309.美国的组织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1.能力第一。 2.崇尚竞争。 3.尊重知识。

4.相信科学,提倡创新。 5.遵守法纪。

6.建立亲密文化。

310.日本的组织文化有何特征?

1.民族精神。 2.家族主义。

3.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4.忧患意识。 5.职业道德教育。

311.西欧各国组织文化的特征有哪些?

1.传统与现代现结合。 2.关心环保。

3.制定明确的组织目标,并坚忍不拔地努力实现它,这是西欧各国组织文化的一个共同而显著的特征。

4.注重培养组织忠于职守的观念,把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结合起来。

312.俄罗斯及东欧的组织文化有何特征? 1.改革当先。 2.增强效益意识。 3.注重教育。

313.中国的组织文化有何特征?

1.寻求整体模式。

2.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 3.封闭型思想开放型过渡 4.职业道德建设。 5.共同富裕。

314.简述管理者为什么要研究组织行为学? 1.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2.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促使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管辖的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

3.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领导行为与管理,可以促使管理者提高领导素质,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

4.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法,可以使管理者能更好地适合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的改革,增强活力,提高绩效。 6.研究组织行为学还有利于管理者调适心理平衡,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