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期末复习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系统工程期末复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 ? ? ?

(1)构造系统问题的层次结构模型;

(2)建立判断矩阵,计算相对权重,这又称为层次单排序; (3)判断一致性检验;

(4)计算组合权重,并通过组合权重的对比,得到决策方案的优劣顺序,又称为层次总排序

一致性检验的目的:一致性检验是为了检验各元素重要度之间的协调性,避免出现A比B重要,B比C重要,而C又比A重要这样的矛盾情况出现。

一致性检验指标:对于任意的判断矩阵,C.I.的值越大,判断矩阵的估计偏差也就越大,偏离一致性的程度就越大。C.R.<0.1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层次分析法:计算题见课本(第四版)120页和PPT第六章37页。 模糊综合评判法:书131页和PPT第六章61页。

一、单项选择题(10×1=10分)。

1 我国古代运用系统工程建造的大型水利工程典范是( ) A 都江堰 B 京杭大运河 C 黄河治理 D 灵宝渠 2 系统科学的产生与( )有关

A 科技背景、社会经济水平、军事政治 B 科技背景、军事政治 C 社会经济水平、军事 D 科技背景、社会经济水平

3 下列关于系统定义描述错误的是( ) A 系统是一个整体

B 一个系统的结构就是所有组分间关联方式的总和

C 对于系统中的任意两个组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有一种 D 模型是对原系统特性的简化表达形式。

4 关于切克兰德模式,下面说法中( )是错误的

A 霍尔结构主要解决“硬”问题,而切克兰德模式主要解决“软”问题 B 切克兰德模式实质上是一种调查学习法

C 切克兰德使用概念模型代替数学模型,用可行满意解代替最优解 D 切克兰德模式适合解决工程系统的问题 5 关于综合集成工程方法学说法错误的是( ) A 它是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

B 采用人机结合以机器为主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式 C 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本身是开放的、动态的体系 D 由机器体系、专家体系和知识体系组成 6 关于系统分析,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无狭义和广义之分

B 通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对可能采取的方案进行优选,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依据 C 系统分析应首先明确分析的目的

D 既是系统工程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又贯穿于整个系统工程活动过程

7 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是系统工程过程中的两个核心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系统设计的10个阶段要严格遵循一种线性的进程

B 系统设计是选择和安排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来实现规定的功能 C 可以采用分析和综合两种方法进行系统设计

D 系统分析是对某一给定的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一种调查和分析研究 8 系统功能分析一般不用( )来描述

A 功能流程框图法 B 时间基线法 C系统流程图 D N2图法 9 建立递阶结构模型,一般要经过①级位划分②区域划分③多级递阶有向图绘制④骨架矩阵提取四个阶段,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④③ D ②①③④ 10 关于系统评价,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 A 系统评价只是在系统即将终结之时进行 B 系统评价越晚其意义越显著

C 在系统工程的每一阶段都应进行系统评价 D 系统评价活动与系统需求、系统开发无关

二、选择填空题(15分)。

1 系统理论的产生与一般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有关。如一般系统论是以( )的( )发表为标志,提出了( );控制论以( )的( )的发表为标志,建立了( );信息论是以( )的( )发表为标志,提出了( );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由( )提出,研究( );而( )提出的突变论研究了( ),( )的超循环理论则提出了( )。

A 贝塔朗菲 B 申农 C 维纳 D 普利高津和哈肯 F 艾根和舒斯特 G托姆 a 《关于一般系统论》 b 《控制论》 c 《通信的数学理论》 ① 一般系统论的任务是确立适用于系统的一般原则 ② 输入—输出反馈控制模型

③ 系统自我走向有序结构的基本问题 ④ 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原理 ⑤ 信息传输的普适模型

⑥ 研究从一种稳定组跃迁到另一种稳定组态的现象和规律

2 钱学森认为在科学技术体系中,系统科学是( ),运筹学是( ),系统工程是( )。 A 技术科学 B 基础科学 C 工程技术 D 哲学

3 霍尔结构体系中,按时间维可以划分为( )六个阶段,按逻辑维可以划分为( )七个步骤,把上述时间维和逻辑维结合起来便形成所谓霍尔管理矩阵。

A 规划阶段 B 方案阶段 C 研制阶段 D 生产阶段 E 运行阶段 F 更新阶段

G 明确问题 H 选择目标 I 系统综合 J 系统分析 K 方案优化L 做出决策 M 付诸实施

4 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为( )

A 提出问题 B 收集资料 C 构成问题 D 分析与评价 E 建立模型

5 系统管理主要使用( )理论研究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A 系统论 B 控制论 C 信息论 D 运筹学

6 在通常情况下,可采用( )来表达系统的某种结构 A 示意图 B 集合 C 有向图 D 矩阵 7 最基本的控制方式为( )

A 开环控制 B 闭环控制 C 补偿控制 D 递阶控制

8 控制系统可以用数学分析,也可以用图形表示,如( ) A 方框图 B 信号流程图 C Petri网 D 递阶结构图

9 不论仿真的目的如何,仿真的过程一般包括( )七步。

A 确定目标 B 问题定义 C 系统描述及假设列表 D 建立计算机模型 E收集数据和信息 F 校验和确认模型 G 运行模型并分析输出

10 对于一个完整的评价过程,一般要经历( )阶段。

A 评价需求确认 B 评价方案制定 C评价目的和评价目标制定 D 评价数据采集 E 评价分析 F 撰写评价报告 G 评价结论

三、简答题(6×5=30分)

1 系统有哪些主要特性? 2 简要系统分析的准则。 3 简述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 4 目标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5 简述三种基本仿真策略其基本思想。

6 简述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四、计算及绘图题(45分)

1 已知某邻接矩阵如下,试求其可达矩阵,并画出其层次结构图。

1234567

1?0?0??0??0?0??0?0?234567100000?010100??100000??

000011?000000??000001?001000??2 已知对三个农业生产方案进行评价的指标及其权重如表1所示,各指标的评价尺度如表

2所示,预计三个方案所能达到的指标值如表3所示,试用关联矩阵法进行方案评价。

表1 评价的指标及其权重 评价指标 权重 评价值 5 4 3 2 1 0 A1 A2 A3

亩产量(x1) 0.25

x1 2200以上 1900~2200 1600~1900 1300~1600 1000~1300 1000以下

x1 2200以上 1900~2200 1600~1900

每百斤产量费用

(x2)

0.25

x2 3以下 3~4 4~5 5~6 6~7 7以上

每亩用工(x3) 0.1

x3 20以下 20~30 30~40 40~50 50~60 60以上

每亩纯收入

(x4)

0.2

x4 140以上 120~140 100~120 80~100 60~80 60以下 x4 140以上 120~140 100~120

土壤肥力增减级数

(x5)

0.2

x5 6 5 4 3 2 1 x5 6 5 4

表2 指标的评价尺度

表3 方案能达到的指标值

x2 x3 3以下 3~4 4~5

20以下 20~30 30~40

3 今有一项目建设决策评价问题,已经建立起如图1、表4所示的层次结构和判断矩阵,试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五个方案的优先顺序。已知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如表5所示。

(目的层)综合效益 (U)

经济效益 (C1)社会效益 (C3)(准则层)环境效益 (C2) (方案层)m1m2m3m4m5 U C1 C2 C3 C2 m1 m2 m3 m4 m5 阶数 R.I.

m1 1 3 1/2 5 1/3 m2 1/3 1 1/4 7 1/7 3 0.52

m3 2 4 1 9 1/2 m4 1/5 1/7 1/9 1 1/9 m5 3 7 2 9 1 C3 m1 m2 m3 m4 m5 m1 1 1/2 1/4 9 2 m2 2 1 1/3 6 3 7 1.36

m3 4 3 1 9 7 8 1.41

m4 1/9 1/6 1/9 1 1/3 m5 1/2 1/3 1/7 3 1 9 1.46

C1 1 1/3 1/5 C2 3 1 1/3 C3 5 3 1 表4 判断矩阵 C1 m1 m2 m3 m4 m5 m1 1 5 7 1/2 1/5 m2 1/5 1 2 1/6 1/8 m3 1/7 1/2 1 9 7 m4 2 6 1/9 1 1/3 m5 5 8 1/7 3 1 表5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4 5 6 0.89

1.12

1.26

4 现有一个简单库存控制系统。当库存不足时,需通过订货进行补充,一般是通过考察库存差额来进行的。 设库存量为I,订货量为R1,库存差额为D,期望库存为Y,订货调整时间为Z。已知订货调整时间为5天,初始库存量为1000,期望库存为6000。试: 1)画出系统因果关系图和流程图;

2)写出DYNAMO方程并列表计算(3天)。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系统评价: 2循环经济:3层次分析法:4集成管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